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滚筒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71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其由橡胶制成,包含第一凸缘、第二凸缘,以及位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连接壁,连接壁呈弯折状态,从而与第二凸缘之间形成凹槽,第二凸缘上具有排水孔,连接壁靠近排水孔的区域的径向的内表面具有疏水区域,其中疏水区域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该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下实现疏水效果,其余区域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在靠近排水孔的密封圈表面形成疏水区域,污水更易由排水孔排出,而不容易残存,从而改善密封圈的卫生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密封圈的滚筒洗衣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以及具有该密封圈的滚筒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该密封圈连接于滚筒洗衣机的外桶开口与箱体开口之间。还涉及具有该密封圈的滚筒洗衣机。
技术介绍
滚筒洗衣机通常包括箱体。箱体的前面板上设有衣物投入口,以投入或取出衣物。箱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外桶,用于盛装洗涤衣物的液体。外桶内设有受电机驱动而可旋转的滚筒。外桶具有一个开口,其与箱体的衣物投入口之间通过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连接。密封圈通常由橡胶制成,由于橡胶材料具有黏附力,表面摩擦系数大,因此当进行开关洗衣机门操作时门玻璃与密封圈之间的阻力较大,这导致操作者的使用感受不好,或一些自动开门功能难以实现。另外,橡胶类材质虽然自身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但其疏水性有限。密封圈的底部容易残留水和泡沫污垢等,且由于密封圈使用环境温暖潮湿,如果容易滋生霉菌。目前已知的使橡胶表面形成减阻、疏水层的做法是在零件表面喷涂特殊涂层,或利用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材料改性。这些方法往往需要额外的原料或工艺,导致零件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其中滚筒洗衣机包含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外桶,箱体和外桶分别具有临近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密封圈由橡胶制成,包含与箱体的第一开口连接的第一凸缘,以及与外桶的第二开口连接的第二凸缘,位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连接壁,连接壁呈弯折状态,从而与第二凸缘之间形成凹槽,第二凸缘上具有连通凹槽与外桶的排水孔,连接壁靠近排水孔的区域的径向的内表面具有疏水区域,其中疏水区域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该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下实现疏水效果,其余区域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在靠近排水孔的密封圈表面形成疏水区域,污水更易由排水孔排出,而不容易残存,从而改善密封圈的卫生问题。另外,相比于采用表面涂层的疏水方案,利用控制密封圈局部表面粗糙度来实现疏水性能更稳定,更环保,制造成本也更低。疏水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可设于3μ到15μ之间。在此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疏水效果。例如,疏水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被设为约6.63μ。在该表面粗糙度下的橡胶具有超疏水特性。疏水区域应当位于处于安装状态下的密封圈的底部。洗涤水在重力作用下向密封圈的底部汇集,也容易残留在底部位置。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疏水区域可以轴向连接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以保证连接壁的底部均达到较好的疏水效果,避免污水局部残留。疏水区域包含第二凸缘面向连接壁的表面。第二凸缘面向连接壁的表面往往位于第二凸缘与连接壁形成的凹槽内,因此会接触污水。该表面设为疏水区域后避免污水在其表面残留。靠近第一凸缘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唇边,唇边的位置被设定为密封圈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且机门关闭时,门玻璃推压唇边,其中唇边面向门玻璃的一侧具有接触面,其中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凸缘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较大的接触面与门玻璃接触时摩擦力较小,从而减小关门时的阻力。理论上橡胶的表面粗糙度越大,与玻璃接触时的摩擦力越小,同时考虑到要保证唇边与门玻璃之间的水密封的作用,可将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设于5μ到200μ之间。以上各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滚筒洗衣机,包含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外桶,箱体和外桶分别具有临近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上各种实施例的任意组合的密封圈装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滚筒洗衣机侧向构造示意图;图2为密封圈立体图;图3为密封圈底部局部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滚筒洗衣机1具有一个箱体2。箱体2的前部具有第一开口3。机门4铰装于箱体2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3。机门4具有内凹的门玻璃41。箱体2内通过震动装置5悬空设有一个外桶6。外桶6内装有一个受电机7驱动而可旋转的滚筒8。外桶6具有与第一开口3临近设置的第二开口9,靠近第一开口3。由弹性橡胶制成的密封圈10连接于第一开口3与第二开口9之间。如图2及图3所示,密封圈10包含与箱体2的第一开口3连接的第一凸缘11,以及与外桶6的第二开口9连接的第二凸缘12,还包含位于第一凸缘11和第二凸缘12之间的连接壁13。连接壁13整体为环形结构,轴向横截面呈弯折状态。连接壁13包含径向靠内的第一壁141、径向靠外的第二壁142,以及弯折于第一壁141和第二壁142之间的第三壁143。第二凸缘12具有径向延伸的第四壁124。第二壁142、第三壁143及第四壁124之间形成环形的凹槽15。第二凸缘12的第四壁124上具有连通凹槽15与外桶6内部的排水孔16。密封圈1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排水孔16靠近凹槽15重力方向的底部。于是在洗涤程序后期的脱水阶段中,密封圈10中的水可通过排水孔16排到外桶6中。密封圈10安装状态下的底部设有疏水区域18。疏水区域18含盖的范围包括连接壁13径向的内表面,靠近且围绕排水孔16的区域。具体而言,疏水区域18轴向连接第一凸缘11及第二凸缘12,包含第一壁141、第二壁142、及第三壁143靠近重力方向的底部的局部。疏水区域18还包括第二凸缘12面向连接壁13的表面,也即第四壁124面向连接壁13方向的表面。其中疏水区域18通过控制其表面粗糙度来实现。可使疏水区域18具有较高的可实现较好的疏水效果的表面粗糙度,而其余区域具有通常的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例如,疏水区域18的表面粗糙度可设于3μ到15μ之间,而其余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一般约为1.6μ。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将疏水区域18的表面粗糙度设为6.63μ左右。如图2及图3所示,靠近第一凸缘11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唇边20。唇边20的位置被设定为密封圈1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且机门4关闭时,门玻璃41推压唇边20,并使之变形。唇边20面向门玻璃的一侧具有接触面21。关门时,门玻璃41接触并推压接触面21。其中接触面2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凸缘11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具体地,接触面21的表面粗糙度可在5μ到200μ之间取一系数。可以在密封圈10的磨具内进行刻蚀来实现局部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上文所描述以及附图所示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针对本专利技术所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变更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其中滚筒洗衣机(1)包含箱体(2)以及位于箱体内的外桶(6),箱体和外桶分别具有临近设置的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9),密封圈(10)由橡胶制成,包含与箱体的第一开口(3)连接的第一凸缘(11),以及与外桶的第二开口(9)连接的第二凸缘(12),位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连接壁(13),连接壁呈弯折状态,从而与第二凸缘之间形成凹槽(15),第二凸缘上具有连通凹槽与外桶的排水孔(16),其特征在于:连接壁靠近排水孔的区域的径向的内表面具有疏水区域(18),其中疏水区域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该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下实现疏水效果,其余区域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滚筒洗衣机的密封圈,其中滚筒洗衣机(1)包含箱体(2)以及位于箱体内的外桶(6),箱体和外桶分别具有临近设置的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9),密封圈(10)由橡胶制成,包含与箱体的第一开口(3)连接的第一凸缘(11),以及与外桶的第二开口(9)连接的第二凸缘(12),位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连接壁(13),连接壁呈弯折状态,从而与第二凸缘之间形成凹槽(15),第二凸缘上具有连通凹槽与外桶的排水孔(16),其特征在于:连接壁靠近排水孔的区域的径向的内表面具有疏水区域(18),其中疏水区域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在该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下实现疏水效果,其余区域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区域的表面粗糙度设于3μ到15μ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约为6.63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尚文杨静虎窦川川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