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包括轨道,连接套和动力箱,轨道和连接套固定于河堤斜坡面,动力箱固定于河堤顶部,轨道成对设置,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牵引块,牵引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动力箱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轮,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沿连接套延伸至牵引块一侧并与牵引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设工程技术领域。该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解决了落入水中施救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施救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设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河道的两侧修建坝体,由于坝体表面会生长苔藓类植物,经常会出现有人跌落水中的情况,对于不会游泳的落水后有生命危险,施救者也需要进入水中进行营救,因此需要对坝体两侧采取防溺水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解决了落入水中施救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施救的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包括轨道,连接套和动力箱,所述轨道和连接套固定于河堤斜坡面,所述动力箱固定于河堤顶部,所述轨道成对设置,所述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动力箱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轮,所述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沿连接套延伸至牵引块一侧并与牵引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位于两个所述轨道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套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固定连接有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穿过定滑轮的表面,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开设有与牵引块适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动力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动力箱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动力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为尼龙网。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轨道垂直设置。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轨道和连接套固定于河堤斜坡面,动力箱固定于河堤顶部,轨道的表面通过滑动块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两个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动力箱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牵引绳,防护网可兜住落水者,通过操作动力箱利用牵引绳带动滑动块移动,实现将防护网露出水面,实现对落水者的施救,避免溺亡;防护网设置在水里,避免河道两侧拉网影响整体的风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河道两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与轨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力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放大图。图中:1-轨道、2-连接套、21-固定壳、22-定滑轮、3-动力箱、4-滑动块、5-支撑杆、6-连接杆、7-牵引块、8-防护网、9-转动轴、10-线轮、11-牵引绳、12-棘轮、13-拉杆、14-棘爪、15-复位弹簧、16-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包括轨道1,连接套2和动力箱3,轨道1和连接套2固定于河堤斜坡面,动力箱3固定于河堤顶部,轨道1成对设置,轨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滑动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两个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套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牵引块7,牵引块7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8,动力箱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轮10,线轮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1,牵引绳11的一端沿连接套2延伸至牵引块7一侧并与牵引块7固定连接,当人员落水后,水里的防护网会兜住落水者,转动轴9的转动通过牵引绳11能带动滑动块4移动,从而能够使得防护网8露出水面,便于进行救援。连接套2位于两个轨道1的中间位置,保证两侧的滑动块4受力均衡,更易于滑动;连接套2包括固定壳21,固定壳21内固定连接有定滑轮22,牵引绳11穿过定滑轮22的表面,固定壳21的表面开设有与牵引块7适配的通孔。转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棘轮12,动力箱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拉杆13,拉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棘爪14,棘爪14与动力箱3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施救时转动转动轴9避免了转动轴9反转,方便施救。转动轴9的一端延伸至动力箱3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6,方便对转动轴9转动。防护网8为尼龙网。支撑杆5与轨道1垂直设置,轨道设置在河堤斜坡上,支撑杆5相对于水平面是倾斜设置,保证支撑杆5之间连接的防护网8能够兜住落水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固定、安装现有技术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连接套(2)和动力箱(3),所述轨道(1)和连接套(2)固定于河堤斜坡面,所述动力箱(3)固定于河堤顶部,所述轨道(1)成对设置,所述轨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套(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牵引块(7),所述牵引块(7)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8),所述动力箱(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轮(10),所述线轮(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1),所述牵引绳(11)的一端沿连接套(2)延伸至牵引块(7)一侧并与牵引块(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连接套(2)和动力箱(3),所述轨道(1)和连接套(2)固定于河堤斜坡面,所述动力箱(3)固定于河堤顶部,所述轨道(1)成对设置,所述轨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滑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套(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牵引块(7),所述牵引块(7)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8),所述动力箱(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轮(10),所述线轮(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1),所述牵引绳(11)的一端沿连接套(2)延伸至牵引块(7)一侧并与牵引块(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工程用防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位于两个所述轨道(1)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套(2)包括固定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刘甜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