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67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步骤;将二次蒸馏水和乙醇充分混合制成乙醇溶液;向乙醇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作为催化剂,滴加正硅酸乙酯,反应后固体经烘干,烘干后的固体煅烧,制得多孔二氧化硅。还包括含菩提提取物的多孔分子巢的制备步骤;将多孔二氧化硅粉体、乙醇水溶液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剪切、分散,得到多孔纳米材料分散液;将菩提提取物的饱和水溶液、多孔纳米材料分散液、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进行剪切分散,得到含菩提提取物的纳米材料分散液,溶剂挥发,得到干燥的含菩提提取物的多孔分子巢。制备的纤维成品机械强度高,吸湿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式HO-H2C-H2C-O[-OC-Ph-COOCH2CH2O-]n,因分子链上存在大量酯基故称聚酯纤维(PET),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OCH2CCOCO)NOCH2CH2OH,用于纤维的聚酯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8000-25000左右,仿毛涤纶分子量较低,工业涤纶分子量较高。实际上,其中还有少量的单体和低聚物存在。这些低聚物的聚合度较低,又以环状形式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取对苯二甲酸乙二酯9BHET)后缩聚而成。菩提(学名:FicusreligiosaL.)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叶革质,三角状卵形,长9-17厘米,宽8-12厘米,表面深绿色,光亮,背面绿色,先端骤尖,顶部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步骤;所述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将二次蒸馏水和乙醇充分混合制成乙醇溶液;向乙醇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作为催化剂,滴加正硅酸乙酯,反应后固体经烘干,烘干后的固体煅烧,制得多孔二氧化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步骤;所述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将二次蒸馏水和乙醇充分混合制成乙醇溶液;向乙醇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作为催化剂,滴加正硅酸乙酯,反应后固体经烘干,烘干后的固体煅烧,制得多孔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反应时间4-4.5h,烘干温度为80-85℃,所述煅烧:固体在马弗炉中,以1-2℃/min的速率加热到550-580℃,并在此温度下煅烧6-6.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入量为乙醇溶液质量的13.5-14.8%;所述氨水的添加量为乙醇溶液质量的8.5-9.5%;所述正硅酸乙酯的加入量为乙醇溶液质量的5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多孔二氧化硅:比表面积800-850m2/g、粒径160-180nm、孔径8-13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菩提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菩提提取物的多孔分子巢的制备步骤;所述含菩提提取物的多孔分子巢的制备:将菩提提取物用去离子水配制成菩提提取物的饱和水溶液;将多孔二氧化硅粉体、乙醇水溶液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研磨剪切、分散,得到多孔纳米材料分散液;将菩提提取物的饱和水溶液、多孔纳米材料分散液、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进行剪切分散,得到含菩提提取物的纳米材料分散液,溶剂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华甄丽王丙伟黄效龙刘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