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天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3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包括承重架、手拖架及承重轮;承重架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手拖架连接;连接件包括相对的固定条及铰接条、以及相对的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连接件固定于手拖架内侧,承重架穿过连接件并与铰接条铰接,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可同时对承重架进行反方向限位,手拖架具有向下的支撑部,支撑部底端铰接有平行于承重架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承重架铰接。拖行时,手拖架与承重架之间的铰接轴不承受杠杆力,延长了铰接轴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采用后端翘起的方式拖动手拖车,更省力;承重架的底部通过支撑部、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支撑定位,不会滑动,又可跟随承重架折叠起来,不占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
本技术涉及手拖车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
技术介绍
手拖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且不可或缺,从买菜到搬运,各种场景均需要手拖车助力。现有一些承载能力较强的手拖车,其结构通常为:车轮通过万向支架铰接于承重架的底部,而手拖架则铰接于承重架上,承重架上的铰接处后侧还设有限制手拖架展开角度的限位件。这种结构的手拖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限位件仅在手拖架后侧提供支撑,当货物较重时,因为杠杆作用而使得手拖架与承重架之间的铰接轴承受非常大的力,容易使铰接轴损坏;2、由于铰接轴承受能力有限,使得手拖车只适合平拖,即拖动时承重架与地面平行,各车轮均与地面接触摩擦,相比承重架后端翘起而前轮触地的拖动方式更耗力;3、车轮因无法进行固定而容易滑动,不便于物品的装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拖动省力且便于物品装卸的折叠手拖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包括相互铰接的承重架及手拖架、以及铰接于所述承重架前端的承重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承重架及手拖架、以及铰接于所述承重架前端的承重轮;所述承重架及所述手拖架均具有位于两侧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侧杆,所述承重架的两根侧杆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拖架的两根侧杆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四边围成的方形孔,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条及铰接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固定条呈夹角地固定于其一所述侧杆内侧,另一所述侧杆则穿过所述方形孔并与所述铰接条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手拖架与所述承重架完全展开时,所述上限位杆及所述下限位杆同时对穿过所述方形孔的所述侧杆进行反方向限位;所述手拖架的侧杆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端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承重架及手拖架、以及铰接于所述承重架前端的承重轮;所述承重架及所述手拖架均具有位于两侧且相互平行的两根侧杆,所述承重架的两根侧杆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拖架的两根侧杆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四边围成的方形孔,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条及铰接条、以及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固定条呈夹角地固定于其一所述侧杆内侧,另一所述侧杆则穿过所述方形孔并与所述铰接条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手拖架与所述承重架完全展开时,所述上限位杆及所述下限位杆同时对穿过所述方形孔的所述侧杆进行反方向限位;所述手拖架的侧杆具有向下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端铰接有与所述承重架的侧杆平行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承重架的侧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支撑部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折叠手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拖架与所述承重架完全展开时,所述支撑部的底端与所述承重轮的底端平齐;且两侧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天海
申请(专利权)人:吕天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