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55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底端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悬架系统,所述车身与所述悬架系统之间设置有两组减震装置,两组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相互连接且与倾斜于水平面,两组所述减震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端与连杆二连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杆三连接,所述悬架系统的顶端设置有滑杆,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杆上且在所述连杆二与所述连杆三之间套设有弹簧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缓解因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减少零部件受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
本技术涉及观光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兴的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同时一些知名的旅游景区也在不断完善其设备设施,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一些景区内,由于范围较大、路程较长,因此对于一些老人和小孩来说,行走起来比较累,因此常常需要配置景区内的观光车。观光车在服务游客的时候,需要保证观光车行驶时平稳、不颠簸,避免因颠簸造成游客乘坐不适甚至出现呕吐的症状,同时崎岖不平的道路容易使零部件受损,降低车辆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包括车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轮(2),所述驱动轮(2)的一侧设置有悬架系统(3),所述车身(1)与所述悬架系统(3)之间设置有两组减震装置(4),两组所述减震装置(4)的顶端相互连接且与倾斜于水平面,两组所述减震装置(4)之间设置有连杆一(20),所述连杆一(20)的一端与连杆二(21)连接,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与连杆三(22)连接,所述悬架系统(3)的顶端设置有滑杆(23),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2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三(2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杆(23)上且在所述连杆二(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包括车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轮(2),所述驱动轮(2)的一侧设置有悬架系统(3),所述车身(1)与所述悬架系统(3)之间设置有两组减震装置(4),两组所述减震装置(4)的顶端相互连接且与倾斜于水平面,两组所述减震装置(4)之间设置有连杆一(20),所述连杆一(20)的一端与连杆二(21)连接,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与连杆三(22)连接,所述悬架系统(3)的顶端设置有滑杆(23),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2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三(2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杆(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杆(23)上且在所述连杆二(21)与所述连杆三(22)之间套设有弹簧二(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车驱动轮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防尘壳(5),所述防尘壳(5)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保护壳(6),所述保护壳(6)的顶端设置有油封(7),所述防尘壳(5)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杆(8),且所述活塞杆(8)贯穿所述保护壳(6)的顶端并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银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世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