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包括无纺纸本体,所述无纺纸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布边框,且布边框上设置有第一缝合线,所述布边框通过第一缝合线与无纺纸本体缝合连接,所述布边框的一端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连接有挂带,所述无纺纸本体包括第一无纺纸层、第二无纺纸层与第三无纺纸层,且第一无纺纸层、第二无纺纸层与第三无纺纸层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抗拉纤维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抗拉纤维束以及布边框,使得无纺纸本体的抗拉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将三层无纺纸层合为一体,增加了无纺纸的厚度,再配合把手机构的设置,使得整个无纺纸主体能够进行多次利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纺纸,特别涉及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属于无纺纸

技术介绍
无纺纸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无纺纸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但也正是因为其是由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原因,导致其本身的抗拉性能较差,实际使用效果差,其次,现有技术的中的无纺纸都薄薄的一层,通常在使用一次后就会失去作用,即为一次性产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现有的无纺纸抗拉性能差以及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包括无纺纸本体,所述无纺纸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布边框,且布边框上设置有第一缝合线,所述布边框通过第一缝合线与无纺纸本体缝合连接,所述布边框的一端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连接有挂带,所述无纺纸本体包括第一无纺纸层、第二无纺纸层与第三无纺纸层,且第一无纺纸层、第二无纺纸层与第三无纺纸层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抗拉纤维束,所述无纺纸本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弹性布带与连接布带,且弹性布带上开设有槽口,所述弹性布带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条,所述连接布带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条,所述弹性布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子魔术贴,所述连接布带的两端均设置有母魔术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拉纤维束由若干抗拉纤维组成,抗拉纤维具体为聚丙烯纤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布带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无纺纸本体的一侧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布带的一侧外表面与连接布带的一侧外表面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子魔术贴通过第三缝合线与弹性布带缝合连接,所述母魔术贴通过第四缝合线与连接布带缝合连接,所述连接布带通过第一缝合线与布边框缝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带的材质与布边框的材质相同,且挂带为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布带的一端缝合连接有环形布带,所述第一防滑条与第二防滑条均为硅胶材质制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抗拉纤维束以及布边框,使得无纺纸本体的抗拉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将三层无纺纸层合为一体,增加了无纺纸的厚度,再配合把手机构的设置,使得整个无纺纸主体能够进行多次利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无纺纸本体的侧视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把手机构的侧视剖面图。图中:1、无纺纸本体;2、布边框;3、第一缝合线;4、挂带;5、第一无纺纸层;6、第二无纺纸层;7、第三无纺纸层;8、抗拉纤维束;9、把手机构;10、弹性布带;11、连接布带;12、槽口;13、第一防滑条;14、第二防滑条;15、子魔术贴;16、母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包括无纺纸本体1,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布边框2,且布边框2上设置有第一缝合线3,布边框2通过第一缝合线3与无纺纸本体1缝合连接,布边框2的一端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连接有挂带4,无纺纸本体1包括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且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抗拉纤维束8,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机构9,把手机构9包括弹性布带10与连接布带11,且弹性布带10上开设有槽口12,弹性布带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条13,连接布带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条14,弹性布带10的两端均设置有子魔术贴15,连接布带11的两端均设置有母魔术贴16。抗拉纤维束8由若干抗拉纤维组成,抗拉纤维具体为聚丙烯纤维,连接布带11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相接触,弹性布带10的一侧外表面与连接布带11的一侧外表面相接触,子魔术贴15通过第三缝合线与弹性布带10缝合连接,母魔术贴16通过第四缝合线与连接布带11缝合连接,连接布带11通过第一缝合线3与布边框2缝合连接,挂带4的材质与布边框2的材质相同,且挂带4为环形结构,弹性布带10的一端缝合连接有环形布带,第一防滑条13与第二防滑条14均为硅胶材质制成。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利用槽口12将手指插接到弹性布带10与连接布带11之间,由于正常状态下的弹性布带10处于与连接布带11相平行的状态,因此在手指撑开弹性布带10与连接布带11后,弹性布带10会产生一定的弹力,再配合第一防滑条13与第二防滑条14,从而使得无纺纸本体1能够紧紧粘附到手掌上,然后即可对其进行使用,当无纺纸本体1需要清洗时,拉动弹性布带10上设置的环形布带,使得子魔术贴15与母魔术贴16相分离,将弹性布带10从连接布带11上取下,再对无纺纸本体1进行清洗即可,从而能够对弹性布带10进行保护,防止其因长期的清洗而腐败,延长了弹性布带10的使用寿命,布边框2配合抗拉纤维束8用于增强无纺纸本体1的抗拉性能,第一缝合线3用于将布边框2缝合到无纺纸本体1上,挂带4用于在清洗无纺纸本体1后,方便对无纺纸本体1的悬挂晾晒,由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三层结构构成的无纺纸本体1的使用寿命得到显著的增加,使其能够多次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包括无纺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布边框(2),且布边框(2)上设置有第一缝合线(3),所述布边框(2)通过第一缝合线(3)与无纺纸本体(1)缝合连接,所述布边框(2)的一端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连接有挂带(4),所述无纺纸本体(1)包括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且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抗拉纤维束(8),所述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机构(9),所述把手机构(9)包括弹性布带(10)与连接布带(11),且弹性布带(10)上开设有槽口(12),所述弹性布带(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条(13),所述连接布带(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条(14),所述弹性布带(10)的两端均设置有子魔术贴(15),所述连接布带(11)的两端均设置有母魔术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包括无纺纸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布边框(2),且布边框(2)上设置有第一缝合线(3),所述布边框(2)通过第一缝合线(3)与无纺纸本体(1)缝合连接,所述布边框(2)的一端通过第二缝合线缝合连接有挂带(4),所述无纺纸本体(1)包括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且第一无纺纸层(5)、第二无纺纸层(6)与第三无纺纸层(7)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抗拉纤维束(8),所述无纺纸本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机构(9),所述把手机构(9)包括弹性布带(10)与连接布带(11),且弹性布带(10)上开设有槽口(12),所述弹性布带(1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条(13),所述连接布带(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条(14),所述弹性布带(10)的两端均设置有子魔术贴(15),所述连接布带(11)的两端均设置有母魔术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性能优异的无纺纸,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中优壁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