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塑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
技术介绍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目前“以塑代钢”的趋势在很多行业都显现出来,而现阶段要找出一种大规模替代塑料制品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聚苯乙烯树脂,英文名称为Poly(styrene),CAS号为9003-53-6,分子式为C8H8,主要用于发泡成型,用作保温、隔热、防震、包装材料及漂浮制品。通用型(R)适用于包装材料;阻燃型(F)适用于建筑、绝热材料。现有的技术生产的聚苯乙烯存在物理性能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力开裂、耐热性差等问题,现有的改性配方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且存在成本较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缺点,同时现有技术中对聚苯乙烯的改性工艺过于复杂,且聚苯乙烯在改性过程中需要熔融,并且需要通过挤出机进行基础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分:聚苯乙烯60-80份、聚碳酸酯1-1.5份、纳米粒子0.6-1份、偶联剂0.5-0.7份、填充剂0.5-0.6份、蛭石粉0.8-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分:聚苯乙烯60-80份、聚碳酸酯1-1.5份、纳米粒子0.6-1份、偶联剂0.5-0.7份、填充剂0.5-0.6份、蛭石粉0.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包括以下组分:聚苯乙烯75份、聚碳酸酯1.2份、纳米粒子0.8份、偶联剂0.6份、填充剂0.5份、蛭石粉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莫来石和蛭石按照4: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该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熔融共混,熔融共混过程中持续对混合物搅拌,且熔融共混的温度初始为210摄氏度,每隔1.5秒加热一度,待加热至300摄氏度且熔融共混完全后,停止加热并保温至310摄氏度,得到半成品;
S2:将偶联剂、填充剂和纳米粒子依次加入S1中得到的半成品中,且纳米粒子通过空心管加入至半成品中部,保温加热3分钟后搅拌保温在310摄氏度;
S3:于挤出装置进料斗(1)上表面的加料管(14)处加入油水混合物使第一空腔(12)内油水混合物充满后塞上橡胶塞(15),将蛭石粉均匀铺洒于进料斗(1)内壁表面,并将S2中保温在310摄氏度的半成品倒入进料斗(1)内,并启动电机,并于出料斗(3)下端取出挤出后的半成品,通过水冷后造粒得到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聚苯乙烯塑料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装置包括进料斗(1)、挤压桶(2)、出料斗(3)、转轴(4)和挤压轴(5);所述进料斗(1)漏斗形设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