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丝胶蛋白、提取方法、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58411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蛋白成分的提取和病毒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丝胶蛋白、提取方法、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应用,丝胶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用途;丝胶蛋白剂量浓度为10‑20mg/mL,有效终浓度为≥1mg/mL;丝胶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选取可用的蚕茧和储存条件、蚕茧预处理和灭菌、丝胶溶解、透析和丝胶蛋白的复性、丝胶溶液浓缩、去除丝胶溶液中的内毒素、丝胶溶液过滤、丝胶溶液质量控制检测,符合检测标准的丝胶溶液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开发和利用蚕丝蛋白丝胶,作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材料来源广泛,相比其它抗病毒药物高昂的合成和生产费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胶蛋白、提取方法、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蛋白成分的提取和病毒学
,尤其涉及一种丝胶蛋白、提取方法、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丝胶是一种存在于蚕茧中的天然蛋白质,是包裹在蚕丝外层的活性成分。在纺织业中,蚕茧经过抽丝工艺提取用于制作纺织品的丝素,而丝胶以前通常作为工业废料抛弃。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学和材料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逐渐发现使用价值,尤其是发现其具备多种生物学活性,更使这种物质成为研究热点,也让它变废为宝成为可能。诸多科学研究表明,丝胶具有低免疫原性、促细胞粘附和增值活性、促进代谢和促进细胞活力等活性,可作为高档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在食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开始有人开发和研究。传统的丝胶提取工艺主要以水煮沸法为主,该方法通过加热,使蚕茧中的丝胶成分溶解,之后收集溶解在水溶液中的成分。优点是方法便捷,成本低廉。缺点是:1.提出的丝胶杂质较多,可能混有大量的丝素和蚕茧的其它成分;2.丝胶在加热的水溶液中十分不稳定,容易降解,得到的大部分是丝胶的降解产物;3.此外耗时较长,因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胶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胶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控制水泡性口炎病毒、肠道病毒-71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丝胶蛋白浓度为10-20mg/mL,所述丝胶蛋白在细胞培养环境/体内组织液环境中细胞培养体系或组织液有效终浓度>1mg/mL。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用途中丝胶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
步骤一,选取可用的蚕茧和储存条件;选取结茧后24小时内破口除去蚕蛹的蚕茧;储存条件:选好的蚕茧在4℃或-20℃保存备用;
步骤二,蚕茧预处理和灭菌:在无菌环境中将蚕茧剪碎成碎片置于无菌容器中;将剪好的蚕茧碎片,单层分散平铺于无菌的玻璃板上,置于紫外线中照射;后翻动蚕茧碎片后,紫外线再照射;
步骤三,丝胶溶解,采用溴化锂法或尿素法;
步骤四,透析和丝胶蛋白的复性,对步骤三的溴化锂法产物透析、尿素法产物透析;
步骤五,丝胶溶液浓缩,最后一次透析完成后,在无菌环境下,将装有丝胶溶液的浓缩;
步骤六,去除丝胶溶液中的内毒素,采用蛋白质去内毒素试剂盒清除丝胶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内毒素,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步骤七,丝胶溶液过滤:在无菌环境下,吸取清除内毒素后的丝胶溶液,用滤器进行过滤;
步骤八,丝胶溶液质量控制检测和要求,包括:丝胶蛋白含量测定、蛋白质电泳、内毒素检测、在RNA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模型中,用获得的丝胶溶液以不低于1mg/mL的终浓度预处理细胞12小时,之后用工具病毒感染丝胶处理和未用丝胶的对照细胞;
步骤九,完全符合步骤八中四项项检测标准的丝胶溶液作为细胞抗病毒免疫增强剂,用于抗病毒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丝胶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蚕茧剪碎成小于2x2mm2的碎片置于无菌容器中;将剪好的蚕茧碎片,置于光强度为1400Lux的紫外线中照射30分钟;后翻动蚕茧碎片后,相同条件紫外线再照射30分钟;
步骤三中,丝胶溶解具体包括:
a.溴化锂法:在无菌环境中,将每克蚕茧碎片投放入55mL浓度为521.1g/L的无菌溴化锂水溶液中,37℃恒温振荡6-12小时;取全部混合物置于无菌离心管中,12000rpm4℃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再次离心取上清,重复3-5次,直至完全去除未溶解物质;
b.尿素法:在无菌环境中,将每克蚕茧碎片投放入20mL浓度为480g/L的无菌尿素水溶液中,37℃恒温振荡6-12小时;取全部混合物置于无菌离心管中,12000rpm4℃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再次离心取上清,重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李永奎黄颖邢曦雯罗震潘攀张业顺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