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37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包括上模板、上固定块、下模板、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上固定块设置于上模板底部,上固定块设有固定斜面,下模板内安装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金属件预定块位于活动块前方,活动块设有与固定斜面相对应的活动斜面,塑胶件成型型腔位于活动块后方,金属件预定块预先固定好金属件位置,然后上模板、下模板合模时;上固定块通过固定斜面与活动斜面的配合驱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夹紧矫形金属件尾部,保证金属件尾部形状不变形、位置精确,从而使金属件与塑胶件精密包胶粘结一体,能够防止注塑时产生披锋和毛刺的可能,提升良品率或消除返工,节约生产成本,缩短整个交货周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体配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光模块是一种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其一般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光接口、壳体、拉环等组成,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各种网络接入输出连接光模块需求日益趋多,在同一设备上使用同型号外观的光模块数量倍增,如何将各种具体应用功能的模块区分也凸显重要性。因此有人将光模块的拉环进行二次包胶来进行分辨,拉环结构如图1所示,拉环由金属件01和塑胶件02组成,通过对塑胶件02进行注塑时的颜色变化来区分不同应用的光模块。现有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是直接把金属件01放入到模具中,然后直接合模成型塑胶件02,由于塑胶件02是在高温状态下熔融成型的,所以熔融状态的塑胶会粘合包胶金属件01,最终做出包胶好的拉环。这种现有包胶模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熔融的塑胶流动性很高,所以当金属件01放入模具内时,若金属件轻微变形或位置放不正就会产生间隙,位置精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导致最终成型的成品上会出现毛刺和披锋,后期需要不良返工或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上固定块、下模板、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上固定块设置于上模板底部,上固定块设有固定斜面,下模板内安装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金属件预定块位于活动块前方,金属件预定块用于预先固定金属件,活动块设有与固定斜面相对应的活动斜面,塑胶件成型型腔位于活动块后方,上模板、下模板合模时;上固定块通过固定斜面与活动斜面的配合驱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夹紧矫形金属件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上固定块、下模板、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上固定块设置于上模板底部,上固定块设有固定斜面,下模板内安装金属件预定块、活动块,金属件预定块位于活动块前方,金属件预定块用于预先固定金属件,活动块设有与固定斜面相对应的活动斜面,塑胶件成型型腔位于活动块后方,上模板、下模板合模时;上固定块通过固定斜面与活动斜面的配合驱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夹紧矫形金属件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模块拉环的包胶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包括从左至右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第五固定块,所述活动块包括从左至右的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第四活动块、第五活动块、第六活动块、第七活动块、第八活动块,塑胶件一次成型出4个,第一固定块驱动第一活动块移动,第二固定块驱动第二活动块、第三活动块移动,第三固定块驱动第四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征平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星河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