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素华专利>正文

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35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果园内部环境处理过程中效率过低且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利用果园内部枯木循环进行环境改善,以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实现果园内部环境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果园内部环境在长期运作后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例如,土壤肥力下降等;对于上述现象,需定期对果园内的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处理。现有技术中,对果园的环境处理往往依赖于人工对土地进行肥料或营养剂的翻拌,但由于果园内存在相对密集的果树,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效率过低的问题,并且,处理过程中需引入的外部物料过多,亦存在成本较大的问题。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果园内部环境处理过程中效率过低且成本过高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果园内部环境处理过程中效率过低且成本过高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可选地,所述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包括: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至长度为5至10厘米的木块,在所述木块之上均匀喷洒营养液后,将所述木块粉碎为木屑;其中,所述营养液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果实泥、陈石灰、米糠、甘油、酵母碱基、胰蛋白酶。可选地,所述木屑层的厚度为4至8厘米。可选地,所述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包括: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第一孔洞,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第一孔洞中;其中,每一个第一孔洞的深度为40至60厘米;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底部通过倒锥形的压具设置第二孔洞;其中,所述第二孔洞的深度为20至40厘米。可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孔洞之间的距离至多为3米。可选地,所述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包括:将空管插入至所述孔洞中,将尿素液由所述空管中注入至所述孔洞内。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果园内部环境处理过程中效率过低且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利用果园内部枯木循环进行环境改善,以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实现果园内部环境改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包括:S101,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S102,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S103,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S104,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由于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果园内部环境处理过程中效率过低且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利用果园内部枯木循环进行环境改善,以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实现果园内部环境改善。可选地,所述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包括: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至长度为5至10厘米的木块,在所述木块之上均匀喷洒营养液后,将所述木块粉碎为木屑;其中,所述营养液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果实泥、陈石灰、米糠、甘油、酵母碱基、胰蛋白酶。可选地,所述木屑层的厚度为4至8厘米。可选地,所述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包括: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第一孔洞,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第一孔洞中;其中,每一个第一孔洞的深度为40至60厘米;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底部通过倒锥形的压具设置第二孔洞;其中,所述第二孔洞的深度为20至40厘米。可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孔洞之间的距离至多为3米。可选地,所述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包括:将空管插入至所述孔洞中,将尿素液由所述空管中注入至所述孔洞内。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n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n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n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园环境循环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并平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土壤层之上,以形成木屑层;
将钙元素肥料、磷元素肥料、氮元素肥料和钾元素肥料撒入至所述木屑层中,并通过表面设置有齿的滚筒进行翻拌,以形成养料层;
通过倒锥形的压具在所述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由所述养料层进入至所述土壤层,并将所述养料层置入所述孔洞中;
向所述孔洞内注入尿素液,以完成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环境改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包括:
将目标区域内的生长年龄达到预设阈值的果木击碎至长度为5至10厘米的木块,在所述木块之上均匀喷洒营养液后,将所述木块粉碎为木屑;其中,所述营养液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果实泥、陈石灰、米糠、甘油、酵母碱基、胰蛋白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汪素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