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坚专利>正文

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30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包括片模成型机构、模套、底模成型机构,片模成型机构的隔板上具有定位侧面和开模侧面,任意一开模侧面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定位侧面连接,每个开模侧面上均设有片模芯;模套套设于片模成型机构的外周侧,每个定位侧面均与模套面接触,底盘的外周侧与模套面接触,以使任意一开模侧面与底盘、模套之间均形成一片模成型腔;底模成型机构的底座上侧设有底模芯,该底座与其下活动套之间形成一底模成型腔;能够同时往底模成型腔与复数个片模成型腔内灌注原料,以分别形成底模和片模;该底模与片模能够相互拼接形成石膏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石膏膨胀率不同的问题,质量好,价格低,解决合缝线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膏模具制作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在陶瓷生产行业中,石膏模具是被使用最多的传统注浆成型模具,如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形状构造复杂的特种陶瓷等等类型陶瓷的成型。与其他材质的注浆成型模具相比,石膏模具有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吸水率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传统的石膏模具均是分体式,一般由一个底模和两个半模组成,其制作工序为先根据母模制作底模,再根据底模和母模制作第一个半模,之后由第一个半模和母模制作第二个半模。由上述工序可知,在制作第一个半模之前,需先等待底模成型完并硬化之后,在制作第二个半模之前,需先等待第一个半模成型完并硬化之后。由于其等待时间较长,因此传统工业上为了实现流水线化生产,惯常采用的方式为先采用一桶石膏原料注浆形成底模,再采用第二桶原料注浆形成第一个半模,最后采用第三桶原料注浆形成第二个半模。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于,三桶石膏原料难以确保其具有相同的凝固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片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盘、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侧,并且该隔板上具有复数个定位侧面和复数个开模侧面,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定位侧面连接,每个所述开模侧面上均设有片模芯;/n模套,其套设于所述片模成型机构的外周侧,每个所述定位侧面均与所述模套面接触,所述底盘的外周侧也与所述模套面接触,以使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与底盘、模套之间均形成一片模成型腔;/n底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座和下活动套,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底模芯;所述下活动套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绕设于所述底模芯之外,以使所述底座与下活动套之间形成一底模成型腔;/n能够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盘、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侧,并且该隔板上具有复数个定位侧面和复数个开模侧面,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定位侧面连接,每个所述开模侧面上均设有片模芯;
模套,其套设于所述片模成型机构的外周侧,每个所述定位侧面均与所述模套面接触,所述底盘的外周侧也与所述模套面接触,以使任意一所述开模侧面与底盘、模套之间均形成一片模成型腔;
底模成型机构,其包括底座和下活动套,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底模芯;所述下活动套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绕设于所述底模芯之外,以使所述底座与下活动套之间形成一底模成型腔;
能够同时往所述底模成型腔与复数个片模成型腔内灌注原料,以分别形成底模和复数个片模;所述底模与复数个片模能够相互拼接形成所述石膏模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膏模具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片模成型腔内均设有一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可横向拆卸地嵌设在所述底盘上,并且向上凸出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且每个所述活动块均有一侧面与所述模套面接触;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与复数个活动块凸出于底盘上表面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坚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