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29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污管和机房,所述进污管远离集水管网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格栅池,所述一体化格栅池的出水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一体化格栅池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潜污泵,所述第一潜污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一体化格栅池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鼓风机提供驱动来源,接着通过曝气管、反冲洗主管、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单孔膜曝气器的配合,可对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增大污水颗粒和微生物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污水和微生物之间的反应速率,通过不锈钢滤网、竹炭活性炭和陶粒的配合,可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升,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需要用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然而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过程中,不可对污水进行高效脱氮除磷曝气处理,从而易使污水内部残留大量的有害气体,易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不可对污水清液和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延长污水的整体处理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污管和机房,所述进污管远离集水管网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格栅池,所述一体化格栅池的出水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一体化格栅池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潜污泵,所述第一潜污泵的出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一体化格栅池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池,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腔顶部的右侧连通有除磷剂注入管,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腔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一支撑槽钢,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内腔设置有曝气机构,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潜污泵,所述第二潜污泵的进水口通过钢丝软管连通有混合液回流管,所述混合液回流管远离第二潜污泵的一端与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潜污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远离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一端连通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位于机房内部,所述离心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泥管远离机房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泥池,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滤槽,所述滤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取样槽。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曝气机构包括鼓风机、曝气管、反冲洗主管、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单孔膜曝气器,所述机房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远离鼓风机的两端均贯穿一体化污泥池并依次连通有曝气主管和反冲洗主管,所述曝气主管的四端均连通有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的内腔连通有单孔膜曝气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不锈钢滤网、竹炭活性炭、陶粒、第二支撑槽钢、玻璃钢水篦子和蜂窝斜管填料架,所述一体化污泥池内腔两侧的顶部均横向栓接有不锈钢滤网,所述不锈钢滤网的底端填充有竹炭活性炭,所述竹炭活性炭的底端填充有陶粒,所述一体化污泥池内腔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栓接有第二支撑槽钢,所述第二支撑槽钢的顶部栓接有玻璃钢水篦子,所述玻璃钢水篦子的顶部栓接有蜂窝斜管填料架。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体化格栅池的内腔竖向连通有液位控制计,所述液位控制计的显示数值由上至下依次呈递减状态分布。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一体化污泥池内腔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抽粉车定期清掏外运出粪口,所述抽粉车定期清掏外运出粪口和一体化污泥池相向的一侧垫设有密封垫圈。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曝气管的内腔连通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排泥管的内腔连通有第二球阀。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曝气支管沿曝气主管的中心处呈对称状态分布,所述曝气支管的数量至少为根,所述单孔膜曝气器相邻的距离为160mm。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玻璃钢水篦子的尺寸为300*500*20,所述玻璃钢水篦子的数量为块,所述玻璃钢水篦子的网眼形状设置为矩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鼓风机提供驱动来源,接着通过曝气管、反冲洗主管、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单孔膜曝气器的配合,可对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部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增大污水颗粒和微生物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污水和微生物之间的反应速率,通过不锈钢滤网、竹炭活性炭和陶粒的配合,可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吸附,通过第二支撑槽钢、玻璃钢水篦子和蜂窝斜管填料架的配合,可对污水清液和淤泥进行快速固液分离,进一步增强污水的净化处理效率,缩短污水的处理周期。2.本专利技术通过液位控制计,可对一体化格栅池内部污水的液位高度变化进行实时感应监测,防止一体化格栅池内部污水出现溢出,通过抽粉车定期清掏外运出粪口,便于使用者定期对一体化污泥池内部淤泥进行清理运走,通过密封垫圈,增强抽粉车定期清掏外运出粪口和一体化污泥池连接位置的密封效果,防止一体化污泥池内部淤泥臭气蔓延至外界造成空气污染,通过第一球阀,可对曝气管内部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通过第二球阀,可对第一排泥管内部的淤泥流量进行控制,通过曝气支管沿曝气主管的中心处呈对称状态分布且数量至少为根,可对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内部污水进行均匀曝气处理,增强污水的处理均匀度,通过玻璃钢水篦子的尺寸为300*500*20且数量为块,可对污水混合物进行预先过滤,可对污水中的淤泥进行预先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结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4为图2所示玻璃钢水篦子的结构俯视图;图5为图3所示反冲洗主管、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图1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池的结构侧视剖面图。图中标号:1、进污管;2、机房;3、一体化格栅池;4、溢流管;5、第一潜污泵;6、一体化污水处理池;7、除磷剂注入管;8、第一支撑槽钢;9、曝气机构;91、鼓风机;92、曝气管;93、反冲洗主管;94、曝气主管;95、曝气支管;96、单孔膜曝气器;10、过滤机构;101、不锈钢滤网;102、竹炭活性炭;103、陶粒;104、第二支撑槽钢;105、玻璃钢水篦子;106、蜂窝斜管填料架;11、第二潜污泵;12、混合液回流管;13、第一排泥管;14、离心泵;15、第二排泥管;16、一体化污泥池;17、滤槽;18、取样槽;19、液位控制计;20、抽粉车定期清掏外运出粪口;21、第一球阀;22、第二球阀;23、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以专利技术最优效果进行解释说明。实施例:如图1—6,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包括:进污管1和机房2,所述进污管1远离集水管网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格栅池3,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的出水口连通有溢流管4,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潜污泵5,所述第一潜污泵5的出水口连通有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远离一体化格栅池3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污管(1)和机房(2),所述进污管(1)远离集水管网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格栅池(3),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的出水口连通有溢流管(4),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潜污泵(5),所述第一潜污泵(5)的出水口连通有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远离一体化格栅池(3)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顶部的右侧连通有除磷剂注入管(7),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一支撑槽钢(8),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内腔设置有曝气机构(9),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滤机构(10),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潜污泵(11),所述第二潜污泵(11)的进水口通过钢丝软管连通有混合液回流管(12),所述混合液回流管(12)远离第二潜污泵(11)的一端与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潜污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排泥管(13),所述第一排泥管(13)远离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一端连通有离心泵(14),所述离心泵(14)位于机房(2)内部,所述离心泵(1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排泥管(15),所述第二排泥管(15)远离机房(2)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泥池(16),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滤槽(17),所述滤槽(1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取样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污管(1)和机房(2),所述进污管(1)远离集水管网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格栅池(3),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的出水口连通有溢流管(4),所述一体化格栅池(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潜污泵(5),所述第一潜污泵(5)的出水口连通有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远离一体化格栅池(3)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顶部的右侧连通有除磷剂注入管(7),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第一支撑槽钢(8),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内腔设置有曝气机构(9),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滤机构(10),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潜污泵(11),所述第二潜污泵(11)的进水口通过钢丝软管连通有混合液回流管(12),所述混合液回流管(12)远离第二潜污泵(11)的一端与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潜污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排泥管(13),所述第一排泥管(13)远离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一端连通有离心泵(14),所述离心泵(14)位于机房(2)内部,所述离心泵(1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排泥管(15),所述第二排泥管(15)远离机房(2)的一端连通有一体化污泥池(16),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滤槽(17),所述滤槽(1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取样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9)包括鼓风机(91)、曝气管(92)、反冲洗主管(93)、曝气主管(94)、曝气支管(95)和单孔膜曝气器(96),所述机房(2)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鼓风机(91),所述鼓风机(91)的出风口连通有曝气管(92),所述曝气管(92)远离鼓风机(91)的两端均贯穿一体化污泥池(16)并依次连通有曝气主管(94)和反冲洗主管(93),所述曝气主管(94)的四端均连通有曝气支管(95),所述曝气支管(95)的内腔连通有单孔膜曝气器(9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金兰弋发陈海肖刘敦强刘波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妙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