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23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4h~24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2混合洗涤1‑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线路短,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可以达到连续生产的效果,提高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碱式硫酸铜,属于单斜晶体,呈绿色,可溶于稀酸和氨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碱式硫酸铜是一种保护性低毒杀菌剂,俗称波尔多粉、保果灵、绿得宝、杀菌特、多病宁,具有粒度细小、分散性好、耐雨水冲刷等特点,悬浮剂内还加有粘着剂,药液可粘附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着色好,果面洁净。含有大量的钙、硼、锌、锰等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品品质。是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首选杀菌剂。该制剂的有效成分依靠植物表面水的酸化,逐步释放铜离子,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发育。目前,碱式硫酸铜的常见的生产工艺,如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进行制备,或利用孔雀石进行生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工艺复杂且杂质含量较高,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了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并且提供一种操作过程简便、原料易得,而且目标产物纯度高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采用廉价易得、无毒的生产原料,工艺过程简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4h~24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S4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2混合洗涤1-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优选的,在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75-85r/min。优选的,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1mol/L~0.20mol/L。优选的,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5mol/L~0.10mol/L。优选的,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01mol/L~0.20mol/L。优选的,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05mol/L~0.10mol/L。优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00℃~20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线路短,操作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没有引入其他杂志离子,既提高了目标产品纯度,又可以达到连续生产的效果,提高生产规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18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S4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2混合洗涤1-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75r/min。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5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05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00℃。实施例2: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进行搅拌;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6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S4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5混合洗涤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85r/min。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10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10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200℃。实施例3: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混合,进行搅拌;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15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S4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1混合洗涤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80r/min。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10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08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50℃。实施例4: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20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S4洗涤: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5混合洗涤2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80r/min。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9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尿素溶液浓度为0.08mol/L。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30℃。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包括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n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n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4h~24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n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nS4洗涤:将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2混合洗涤1-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溶液配制:将适量的硫酸铜和尿素加入离子水配置成硫酸铜溶液和尿素溶液,按体积比1:1-1.2混合,进行搅拌;
S2加热处理: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密封加热4h~24h,使两者充分反应,得到含碱式硫酸铜晶体的溶液;
S3冷却:将反应完成的混合溶液放置到冷却室冷却,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并收集碱式硫酸铜晶体;
S4洗涤:将水与步骤S3得到的碱式硫酸铜晶体按固液比1:1-2混合洗涤1-3次,然后过滤收集得到碱式硫酸铜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式硫酸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搅拌转速为75-85转/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若红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华宏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