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燕丝专利>正文

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21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双压反馈台、承载底座、装载架、控制机构、灌装箱、自动灌装头,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双压反馈台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在进行灌装的过程中,装载瓶容易受到液体冲击力,进而产生晃动,导致灌装的液体漏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如采用硬夹持的方式则需需要更加精确的人工调节,否则容易过多挤压到瓶身,会对瓶子造成损伤的问题,使设备通过接触台装置对装载瓶的感应,进而触发气泵机启动,在加压条装置与活动板装置的相配合下,自调节气垫与气囊有效对于放置的装载瓶进行扶正,同时对其瓶身周围进行自适应包裹,确保灌装的稳定进行,也能保护好瓶子的外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属于灌装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液体灌装机械按照不同的液体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液体灌装机,比如有食用油灌装机,酒水灌装机,口服液灌装机,洗涤液灌装机,香水灌装机,化妆水灌装机,饮料灌装机,农药灌装机等设备。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在进行灌装的过程中,装载瓶容易受到液体冲击力,进而产生晃动,导致灌装的液体漏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如采用硬夹持的方式则需需要更加精确的人工调节,否则容易过多挤压到瓶身,会对瓶子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以解决现有在进行灌装的过程中,装载瓶容易受到液体冲击力,进而产生晃动,导致灌装的液体漏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如采用硬夹持的方式则需需要更加精确的人工调节,否则容易过多挤压到瓶身,会对瓶子造成损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双压反馈台、承载底座、装载架、控制机构、灌装箱、自动灌装头,所述自动灌装头安装于灌装箱下方且与灌装箱扣接,所述灌装箱左侧下方设有装载架,所述装载架与灌装箱锁接,所述装载架前侧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装载架电连接,所述装载架右侧设有双压反馈台,所述双压反馈台与装载架锁接,所述装载架下方设有承载底座且与承载底座锁接,所述双压反馈台包括加压条装置、接触台装置、弧形外框、活动板装置、气泵机、连接板,所述活动板装置安装于加压条装置上端且与加压条装置锁接,所述加压条装置外侧设有弧形外框,所述弧形外框与加压条装置扣接,所述加压条装置内侧设有气泵机,所述气泵机与加压条装置锁接,所述气泵机安装于连接板中侧且与连接板扣接。作为优选,所述加压条装置包括压缩气垫、内空气腔、通气槽、气阀,所述气阀安装于压缩气垫内侧且与压缩气垫扣接,所述气阀内侧设有内空气腔,所述内空气腔中段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内空气腔扣接。作为优选,所述接触台装置包括接触板、称重感应装置、摆板,所述称重感应装置安装于接触板下方且与接触板扣接,所述接触板侧边设有摆板,所述摆板与接触板锁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装置包括装配架、斜杆组、进气槽、移动轨条、气囊球,所述移动轨条安装于装配架侧边且与装配架活动连接,所述装配架内侧设有进气槽,所述进气槽与装配架锁接,所述进气槽后侧设有斜杆组,所述斜杆组与进气槽扣接,所述进气槽前侧设有气囊球,所述气囊球与进气槽扣接。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气垫充满气时会呈现一个半圆状态,能够将灌装瓶挤压扶正,并对其产生夹持力,防止其灌装时候晃动。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轨条为伸缩结构设计,能够随着活动板装置的移动而进行自动调整。作为优选,所述气泵机的触发信号与称重感应装置为同步关系。作为优选,所述摆板初始状态下为斜向上立起的型态,当与装载瓶接触时会被压下。作为优选,用户可通过控制机构调成自动状态,当装载瓶进行放置的时候,首先会压下摆板处于水平位置,进而触发到称重感应装置,进而形成启动反馈状态,通过气泵机的启动,在通气槽的配合下,空气向内空气腔填充,进而经由气阀传递到压缩气垫,使得两端的压缩气垫呈现外延展的状态,另外一侧在进气槽的配合下,气囊球也不断向外膨胀,与瓶身进行接触,移动轨条则沿着装配架做对应的伸缩动作,通过对于瓶身的内外包裹,进而对于装载瓶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确保灌装的稳定进行,进而当其达到一定气压时,灌装箱会对自动灌装头形成信号反馈,进而向下方装载瓶灌装一定量的液体,进而完成灌装工序,取出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气泵机启动排气状态,最终取出更换装载瓶即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灌装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台装置对装载瓶的感应,进而触发气泵机启动,在加压条装置与活动板装置的相配合下,自调节气垫与气囊有效对于放置的装载瓶进行扶正,同时对其瓶身周围进行自适应包裹,确保灌装的稳定进行,也能保护好瓶子的外结构。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压反馈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压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触台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双压反馈台-1、承载底座-2、装载架-3、控制机构-4、灌装箱-5、自动灌装头-6、加压条装置-a、接触台装置-b、弧形外框-c、活动板装置-d、气泵机-e、连接板-f、压缩气垫-a1、内空气腔-a2、通气槽-a3、气阀-a4、接触板-b1、称重感应装置-b2、摆板-b3、装配架-d1、斜杆组-d2、进气槽-d3、移动轨条-d4、气囊球-d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双压反馈台1、承载底座2、装载架3、控制机构4、灌装箱5、自动灌装头6,所述自动灌装头6安装于灌装箱5下方且与灌装箱5扣接,所述灌装箱5左侧下方设有装载架3,所述装载架3与灌装箱5锁接,所述装载架3前侧设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与装载架3电连接,所述装载架3右侧设有双压反馈台1,所述双压反馈台1与装载架3锁接,所述装载架3下方设有承载底座2且与承载底座2锁接,所述双压反馈台1包括加压条装置a、接触台装置b、弧形外框c、活动板装置d、气泵机e、连接板f,所述活动板装置d安装于加压条装置a上端且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外侧设有弧形外框c,所述弧形外框c与加压条装置a扣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内侧设有气泵机e,所述气泵机e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气泵机e安装于连接板f中侧且与连接板f扣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用户可通过控制机构4调成自动状态,将装载瓶放置于接触台装置b上方,倾斜靠在弧形外框c内侧,在重力作用下触发气泵机e启动吸气,进而使得加压条装置a与活动板装置d形成充气状态,形成对于瓶身的包裹以及固定辅助,进而当其达到一定气压时,灌装箱5会对自动灌装头6形成信号反馈,进而向下方装载瓶灌装一定量的液体,进而完成灌装工序,取出时通过控制机构4控制气泵机e启动排气状态,最终取出更换装载瓶即可。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3-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所述加压条装置a包括压缩气垫a1、内空气腔a2、通气槽a3、气阀a4,所述气阀a4安装于压缩气垫a1内侧且与压缩气垫a1扣接,所述气阀a4内侧设有内空气腔a2,所述内空气腔a2中段设有通气槽a3,所述通气槽a3与内空气腔a2扣接。所述接触台装置b包括接触板b1、称重感应装置b2、摆板b3,所述称重感应装置b2安装于接触板b1下方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双压反馈台(1)、承载底座(2)、装载架(3)、控制机构(4)、灌装箱(5)、自动灌装头(6),所述自动灌装头(6)安装于灌装箱(5)下方且与灌装箱(5)扣接,所述灌装箱(5)左侧下方设有装载架(3),所述装载架(3)与灌装箱(5)锁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装载架(3)前侧设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与装载架(3)电连接,所述装载架(3)右侧设有双压反馈台(1),所述双压反馈台(1)与装载架(3)锁接,所述装载架(3)下方设有承载底座(2)且与承载底座(2)锁接;/n所述双压反馈台(1)包括加压条装置(a)、接触台装置(b)、弧形外框(c)、活动板装置(d)、气泵机(e)、连接板(f),所述活动板装置(d)安装于加压条装置(a)上端且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外侧设有弧形外框(c),所述弧形外框(c)与加压条装置(a)扣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内侧设有气泵机(e),所述气泵机(e)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气泵机(e)安装于连接板(f)中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其结构包括:双压反馈台(1)、承载底座(2)、装载架(3)、控制机构(4)、灌装箱(5)、自动灌装头(6),所述自动灌装头(6)安装于灌装箱(5)下方且与灌装箱(5)扣接,所述灌装箱(5)左侧下方设有装载架(3),所述装载架(3)与灌装箱(5)锁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架(3)前侧设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与装载架(3)电连接,所述装载架(3)右侧设有双压反馈台(1),所述双压反馈台(1)与装载架(3)锁接,所述装载架(3)下方设有承载底座(2)且与承载底座(2)锁接;
所述双压反馈台(1)包括加压条装置(a)、接触台装置(b)、弧形外框(c)、活动板装置(d)、气泵机(e)、连接板(f),所述活动板装置(d)安装于加压条装置(a)上端且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外侧设有弧形外框(c),所述弧形外框(c)与加压条装置(a)扣接,所述加压条装置(a)内侧设有气泵机(e),所述气泵机(e)与加压条装置(a)锁接,所述气泵机(e)安装于连接板(f)中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加压称重反馈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条装置(a)包括压缩气垫(a1)、内空气腔(a2)、通气槽(a3)、气阀(a4),所述气阀(a4)安装于压缩气垫(a1)内侧且与压缩气垫(a1)扣接,所述气阀(a4)内侧设有内空气腔(a2),所述内空气腔(a2)中段设有通气槽(a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加压称重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丝
申请(专利权)人:黄燕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