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3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喷药机构包括储液箱以及喷药杆,防回弹机构包括承载板以及若干个风扇,无人机主体在农作物上方航行时,位于前端的喷药杆可以将储液箱中的药液喷洒到空中,在重力以及无人机主体旋翼的风力作用下,药液可以附着到农作物叶片上,而在风力作用下,叶片会发生扭曲形变,为了防止叶片突然回弹将药液弹走,在无人机主体的后端设置了若干个风扇,风扇的转速依次递减,当无人机主体离开叶片时,设置的多个风扇会持续对叶片提供风力,而由于风力递减,所以叶片会缓慢的回弹,提高药液滴的附着率,保证虫害防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喷药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目前无人机已广泛运用于农业
中,装上喷药装置后对农作物进行喷药处理,而现有的喷药无人机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在对农作物叶片进行药液喷洒时,无人机的旋翼产生的风力使得农作物叶子发生扭曲变形,当无人机飞离时,农作物叶片在恢复原来状态时,会将沉积在其上的药液滴回弹出去,从而降低了药液的附着率,使得防止虫害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在离开被喷药的叶片后,可以缓慢控制叶片发生回弹,提高药液的附着率,保证虫害防治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所述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均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下方;所述喷药机构包括储液箱以及喷药杆,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下方,所述喷药杆设置在储液箱底面一侧,所述无人机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其内置有控制无人机主体以喷药杆为前端进行航行的控制策略;所述防回弹机构包括承载板以及若干个风扇,所述承载板设置在储液箱侧面,并与喷药杆相对设置,所述风扇阵列式设置在承载板上,且所述风扇转速沿着航行方向依次增大;所述主控单元与风扇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喷药杆包括连接管道以及喷头,所述连接管道连接在储液箱侧面,所述喷头连通在连接管道底面。优选的,所述喷头包括外壳、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微型电机以及固定板,所述外壳上端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设置在外壳下端,所述第二多孔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多孔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外壳内壁,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固定板上,其输出轴与第二多孔板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第二多孔板转动使第二多孔板的出水孔与第一多孔板的出水孔交错或重叠;所述主控单元与微型电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多孔板底面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多孔板顶面中心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设置在轴承中。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包括箱体、第一金属触头、第二金属触头、电磁铁、干簧管、移动板以及推杆电机,所述无人机主体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第一金属触头、电池组、电磁铁以及第二金属触头依次电连接,所述移动板两侧与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电机设置在箱体内顶面,其输出轴与移动板顶面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触头、第二金属触头、电磁铁以及干簧管数量相同,若干组所述第一金属触头和第二金属触头垂直排列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电磁铁以及干簧管设置在箱体侧壁中,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电池组、干簧管以及推杆电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板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表面设置有旋翼,所述主控单元与旋翼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主体侧面向下方延伸设置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底端低于储液箱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在无人机主体下方设置了喷药机构可以喷洒药液到农作物上,而无人机主体内的主控单元可以控制无人机始终朝着喷药杆的方向进行移动,在喷洒药液时,无人机主体提供的向下的风力会使农作物叶片发生扭曲形变,而当无人机主体离开农作物时,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下方的若干个风扇会持续对被喷洒药液的农作物施加风力,同时由于若干个风扇的转速是逐渐递减的,因此农作物叶片所受的风扇的风力逐渐减小,从而为叶片的自我弹性恢复提供了缓冲,防止叶片在失去无人机主体产生的风力后突然的回弹导致药液滴被弹出,提高药液的附着率,保证虫害防治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的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无人机主体,2为储液箱,3为喷药杆,4为主控单元,5为承载板,6为风扇,7为连接管道,8为喷头,9为外壳,10为第一多孔板,11为第二多孔板,12为微型电机,13为固定板,14为出水孔,15为转轴,16为轴承,17为箱体,18为第一金属触头,19为第二金属触头,20为电磁铁,21为干簧管,22为移动板,23为推杆电机,24为电池组,25为滑槽,26为滑块,27为旋翼,28为起落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所述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均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的下方;所述喷药机构包括储液箱2以及喷药杆3,所述储液箱2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下方,所述喷药杆3设置在储液箱2底面一侧,所述无人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4,其内置有控制无人机主体1以喷药杆3为前端进行航行的控制策略;所述防回弹机构包括承载板5以及若干个风扇6,所述承载板5设置在储液箱2侧面,并与喷药杆3相对设置,所述风扇6阵列式设置在承载板5上,且所述风扇6转速沿着航行方向依次增大;所述主控单元4与风扇6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用于为农作物进行高空药液的喷洒,其中,无人机主体1用于提供动力,可以带动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按照设定的路线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喷药机构将药液喷出,喷出的药液附着在农作物上后,可以防止虫害的发生。而在无人机主体1内部设置了主控单元4,主控单元4用于控制无人机主体1按照设定的路线进行航行,其中主控单元4内置的相应的控制策略,可以使得无人机主体1以喷药杆3的方向为前端进行移动,即在无人机主体1移动的过程中,喷药杆3所在一侧为前端,承载板5所在一侧为后端,无人机主体1移动过程中,喷药杆3将储液箱2中的药液喷洒到空中,药液在重力以及无人机主体1产生的向下风力的作用下附着到农作物叶片上,此时农作物叶片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扭曲形变,当无人机主体1离开被喷洒药液的叶片时,位于后端的若干个风扇6还会持续提供向下的风力给叶片,而由于风扇6的转速是逐渐递减的,因此叶片的自身回弹获得了缓冲,当最后一个风扇6离开被喷洒药液的叶片时,叶片已基本恢复到原始状态,因此不会存在叶片突然回弹将附着的药液弹走的情况,提高药液的附着率。优选的,所述喷药杆3包括连接管道7以及喷头8,所述连接管道7连接在储液箱2侧面,所述喷头8连通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所述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均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下方;所述喷药机构包括储液箱以及喷药杆,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下方,所述喷药杆设置在储液箱底面一侧,所述无人机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其内置有控制无人机主体以喷药杆为前端进行航行的控制策略;所述防回弹机构包括承载板以及若干个风扇,所述承载板设置在储液箱侧面,并与喷药杆相对设置,所述风扇阵列式设置在承载板上,且所述风扇转速沿着航行方向依次增大;所述主控单元与风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所述喷药机构以及防回弹机构均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下方;所述喷药机构包括储液箱以及喷药杆,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下方,所述喷药杆设置在储液箱底面一侧,所述无人机主体内部设置有主控单元,其内置有控制无人机主体以喷药杆为前端进行航行的控制策略;所述防回弹机构包括承载板以及若干个风扇,所述承载板设置在储液箱侧面,并与喷药杆相对设置,所述风扇阵列式设置在承载板上,且所述风扇转速沿着航行方向依次增大;所述主控单元与风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杆包括连接管道以及喷头,所述连接管道连接在储液箱侧面,所述喷头连通在连接管道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控制航向功能的喷药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外壳、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微型电机以及固定板,所述外壳上端与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设置在外壳下端,所述第二多孔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多孔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外壳内壁,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固定板上,其输出轴与第二多孔板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第二多孔板转动使第二多孔板的出水孔与第一多孔板的出水孔交错或重叠;所述主控单元与微型电机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先权李振华张毅超李晓莎吴海仙孙世海王明朱宏宇孙祥森刘凡宾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中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和智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