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02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包括船坞主体、输液通孔、设备底座、内螺纹管、滚珠丝杠、配重面板和连接件,所述船坞主体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储液箱体,且储液箱体的外侧焊接固定有进水箱体,所述输液通孔贯穿开设在进水箱体的外侧,所述船坞主体的两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箱门,且船坞主体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船坞侧板,所述设备底座安装在船坞侧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抓持手臂的外侧嵌套连接有侧支撑臂。该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设置有第一平面齿轮与调节手柄;通过第一平面齿轮带动第二抓持手臂进行水平滑动,根据船舶的长度及位置调节第二抓持手臂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加工
,具体为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
技术介绍
浮动船坞由通过连接器装配在一起的选定船坞件制成,在对船舶进行维修及建造过程中,首先在浮船坞水舱内灌水,根据船舶的吃水深度调节浮船坞水舱的高度,使浮船坞下沉至坞内水深满足进坞船只吃水要求时,用设在坞墙顶上的绞车将待修船牵引进坞,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是主要对较浅海域的沉船进行打捞,之间对沉船进行打捞检修,降低不同类型沉船在浅海打捞及维修的难度;船坞用于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对接、改建和制造,维修船坞水下部分时,可在船坞一侧的水舱内灌水,使船坞倾斜,另一侧水下部分露出水面,一侧维修好后,再用同样方法维修另一侧,由于船坞在维修船舶时,缺乏对船舶打捞及牵引的结构,主要通过其他类型的工具船舶对浅海的船舶进行打捞,再通过船坞对船舶进行支撑及对接;1、浮动船坞装置两侧采用水平状结构,只能通过缆绳对船舶的外侧进行绑缚,而对已经半沉没或全沉没的船舶,浮动船坞装置缺乏对船舶打捞及牵引的结构,导致船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组其它类型的工具船舶配合,导致浮动船坞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及劳动强度;2、浮动船坞装置在对船舶维修时,船坞难以根据船舶的尺寸调节牵引结构高度及范围,导致船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对船舶内部的牵引绳进行捆扎及爬入沉船的表面,牵引绳容易随海风四处飘散及摇晃,进而影响船舶在牵引及打捞过程中的难度及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浮动船坞装置两侧采用水平状结构,浮动船坞装置缺乏对船舶打捞及牵引的结构,浮动船坞装置在对船舶维修时,船坞难以根据船舶的尺寸调节牵引结构高度及范围的目前市场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包括船坞主体、输液通孔、设备底座、内螺纹管、滚珠丝杠、配重面板和连接件,所述船坞主体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储液箱体,且储液箱体的外侧焊接固定有进水箱体,所述输液通孔贯穿开设在进水箱体的外侧,所述船坞主体的两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箱门,且船坞主体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船坞侧板,所述设备底座安装在船坞侧板的正上方,且设备底座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第一抓持手臂,所述第一抓持手臂的外侧嵌套连接有侧支撑臂,所述第一抓持手臂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抓持手臂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体,所述控制箱体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抓持手臂,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平面齿轮,所述船坞主体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受力托板,且受力托板的外侧轴连接有辅助滚轮,所述船坞侧板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滑槽,且矩形滑槽的一侧嵌套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船坞侧板的内部焊接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所述受力托板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配重面板的外侧轴连接有侧挡板。优选的,所述进水箱体与设备箱门交错分布在船坞主体的外侧,且进水箱体与船坞主体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船坞主体与储液箱体为中空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船坞侧板与储液箱体关于船坞主体中心线对称分布,且船坞侧板与第三抓持手臂相互垂直,并且第三抓持手臂数量为2组。优选的,所述第一抓持手臂的内部包括有驱动箱体、第二抓持手臂、拉伸钢索、导向滚轮、皮带轮、绕线转筒和导向滑槽,且第一抓持手臂外侧焊接固定有驱动箱体,并且第一抓持手臂的内部嵌套连接有第二抓持手臂,而且第二抓持手臂的顶部焊接有导向滚轮,同时导向滚轮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拉伸钢索,所述拉伸钢索的尾部缠绕固定有绕线转筒,且第一抓持手臂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抓持手臂与控制箱体通过第一平面齿轮和导向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抓持手臂的一侧采用矩形开口式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支撑臂与第一抓持手臂相互贴合,且侧支撑臂的宽度大于第一抓持手臂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包括有微型电机、调节手柄、调节手杆和导向滑杆,且控制箱体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并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手柄。优选的,所述第三抓持手臂通过调节手柄、调节手杆和导向滑杆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三抓持手臂与控制箱体通过调节手柄和调节手杆连接,并且调节手杆与第三抓持手臂为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受力托板与辅助滚轮通过矩形滑槽与螺纹孔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受力托板与船坞侧板均开设有矩形滑槽。优选的,所述侧挡板和配重面板通过内螺纹管和滚珠丝杠构成升降结构,且配重面板和滚珠丝杠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且配重面板的正上方连接有连接件,而且连接件的正上方连接有滚珠丝杠,同时滚珠丝杠的外侧连接有内螺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1、设置有第一平面齿轮与调节手柄;通过第一平面齿轮带动第二抓持手臂进行水平滑动,根据船舶的长度及位置调节第二抓持手臂的长度,提升第二抓持手臂在拖曳及抓持的稳定性,并通过调节手柄带动两侧的调节手柄进行转动拉扯,进而对第三抓持手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方便通过第三抓持手臂对船舶进行抓持锁定,确保船舶在拖曳过程中的安全性;2、设置有内螺纹管与配重面板;通过内螺纹管带动配重面板进行垂直升降,根据第一抓持手臂抓持的重量调节自身的重心,避免超出底面支持面的范围,提升第一抓持手臂及第二抓持手臂抓持的稳定性,配重面板对配重块进行固定,便于根据配重的重量对配重块的增添,提升配重块拿取和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3、设置有第二平面齿轮与螺纹孔,一方面通过平面齿轮带动设备底座进行转动,根据使用的需求调节设备底座的角度,提升第一抓持手臂转向及调节的便捷性,一方面通过第二平面齿轮对设备底座进行啮合,避免设备底座在转动或移动过程中发生松动情况,并通过螺纹孔对辅助滚轮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确保辅助滚轮在使用及间距调节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船坞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抓持手臂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船坞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储液箱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抓持手臂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箱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船坞主体侧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配重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坞主体;2、储液箱体;3、进水箱体;4、输液通孔;5、设备箱门;6、船坞侧板;7、设备底座;8、第一抓持手臂;801、驱动箱体;802、第二抓持手臂;803、拉伸钢索;804、导向滚轮;805、皮带轮;806、绕线转筒;807、导向滑槽;9、侧支撑臂;10、第一驱动电机;11、控制箱体;1101、微型电机;1102、调节手柄;1103、调节手杆;1104、导向滑杆;12、第三抓持手臂;13、第一平面齿轮;14、受力托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包括船坞主体(1)、输液通孔(4)、设备底座(7)、内螺纹管(20)、滚珠丝杠(21)、配重面板(22)和连接件(26),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储液箱体(2),且储液箱体(2)的外侧焊接固定有进水箱体(3),所述输液通孔(4)贯穿开设在进水箱体(3)的外侧,所述船坞主体(1)的两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箱门(5),且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船坞侧板(6),所述设备底座(7)安装在船坞侧板(6)的正上方,且设备底座(7)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第一抓持手臂(8),所述第一抓持手臂(8)的外侧嵌套连接有侧支撑臂(9),所述第一抓持手臂(8)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0),且第一抓持手臂(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体(11),所述控制箱体(11)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抓持手臂(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平面齿轮(13),所述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受力托板(14),且受力托板(14)的外侧轴连接有辅助滚轮(15),所述船坞侧板(6)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滑槽(16),且矩形滑槽(16)的一侧嵌套连接有液压油缸(17),所述船坞侧板(6)的内部焊接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8),且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23),所述受力托板(14)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螺纹孔(24),所述配重面板(22)的外侧轴连接有侧挡板(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包括船坞主体(1)、输液通孔(4)、设备底座(7)、内螺纹管(20)、滚珠丝杠(21)、配重面板(22)和连接件(26),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储液箱体(2),且储液箱体(2)的外侧焊接固定有进水箱体(3),所述输液通孔(4)贯穿开设在进水箱体(3)的外侧,所述船坞主体(1)的两侧铰接固定有设备箱门(5),且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船坞侧板(6),所述设备底座(7)安装在船坞侧板(6)的正上方,且设备底座(7)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第一抓持手臂(8),所述第一抓持手臂(8)的外侧嵌套连接有侧支撑臂(9),所述第一抓持手臂(8)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0),且第一抓持手臂(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体(11),所述控制箱体(11)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抓持手臂(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平面齿轮(13),所述船坞主体(1)的正上方焊接固定有受力托板(14),且受力托板(14)的外侧轴连接有辅助滚轮(15),所述船坞侧板(6)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滑槽(16),且矩形滑槽(16)的一侧嵌套连接有液压油缸(17),所述船坞侧板(6)的内部焊接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8),且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平面齿轮(23),所述受力托板(14)的外侧贯穿开设有螺纹孔(24),所述配重面板(22)的外侧轴连接有侧挡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体(3)与设备箱门(5)交错分布在船坞主体(1)的外侧,且进水箱体(3)与船坞主体(1)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船坞主体(1)与储液箱体(2)为中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侧板(6)与储液箱体(2)关于船坞主体(1)中心线对称分布,且船坞侧板(6)与第三抓持手臂(12)相互垂直,并且第三抓持手臂(12)数量为2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底沉船抓取拖曳的近海浮动船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持手臂(8)的内部包括有驱动箱体(801)、第二抓持手臂(802)、拉伸钢索(803)、导向滚轮(804)、皮带轮(805)、绕线转筒(806)和导向滑槽(807),且第一抓持手臂(8)外侧焊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