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及汽车,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包括:托架、发电控制机构、燃料电池堆、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蓄能机构、储气瓶和冷却壶;燃料电池堆具有正极和负极,空气循环机构与正极相连,储气瓶与供取管理机构相连,供取管理机构与负极相连,蓄能机构储存电能向电动机供应电能,发电控制机构与燃料电池堆、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蓄能机构和主控系统电连接,冷却壶且有流经发电控制机构的冷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集成仓模块设计,优化氢燃料汽车布置,可根据不同车辆对不同功率的需求进行适应性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氢燃料电池是把氢燃料中的电子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装置,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负极,经过催化剂的作用,氢原子中两个电子被分离出来。这两个电子在正极的吸引下,经外部电路产生电流。而失去电子的氢离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在正极与氧原子和电子重新结合为水。因此,只要给氢燃料电池提供氧,并及时把水(蒸汽)带走,便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同时,氧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而氢燃料电池最后生成的是水(蒸汽),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在产生电流的前后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所以氢燃料电池是一种极佳的驱动动力,使用这种动力驱动的汽车被称为零污染的氢动力汽车。但是,常规的氢燃料汽车,其功能模块多、结构复杂且分散,重量较大,调整不变,整体结构性和布置性不能根据车型进行自适应调节,需要进行分散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具备零污染、功能模块少、结构简单集中,可以根据车型进行自适应调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的汽车。所述汽车使用带氢燃料集成系统,零件数量少,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包括:托架、发电控制机构、燃料电池堆、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蓄能机构、储气瓶和冷却壶,所述发电控制机构、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所述蓄能机构和所述储气瓶均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燃料电池堆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空气循环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通过输入空气来供应氧气,所述储气瓶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气瓶与所述供取管理机构相连,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负极相连以供应氢气,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回收水,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相连以储存电能,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电机动相连以供应电能,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和所述蓄能机构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冷却壶且有流经所述发电控制机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壶用于对所述发电控制机构进行冷却散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通过对带氢燃料集成系统采用集成仓模块设计,相较于常规氢燃料汽车的氢燃料电池组件安装方便,且能够有效减少零件数量,极大优化氢燃料汽车产品布置的便利性,还可根据不同车辆对不同功率的需求进行适应性匹配,解决常规氢燃料汽车的缺点。而且带氢燃料集成系统中集成有发电控制机构、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实现集成仓动力仓一体化设计,功能集中便于监控、结构简单,成本低。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构成的集成仓结构,容易与汽车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辅助电池系统进行组合匹配,便于规模化推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储气瓶位于所述托架的上方,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位于所述储气瓶的下方,所述蓄能机构设置在所述托架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发电控制机构的下方,所述燃料电池堆邻近所述托架的水平一侧设置,所述空气循环机构和所述供取管理机构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蓄能机构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堆包括:两个电池分体,其中一个所述电池分体具有正极,另一个所述电池分体具有负极,两个所述电池分体沿上下方向并齐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燃料电池堆相连的散热器。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堆邻近所述托架的水平一侧设置,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堆向外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堆通过减震垫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冷却壶为塑料制成的膨胀壶。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壶为多个,每个所述冷却壶均具有补水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所述储气瓶、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供取管理机构、所述空气循环机构的外侧均包裹有保护袋,所述保护袋内填充有保护气体。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袋为金属袋,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包括根据前文中任一项所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集成仓模块设计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使得氢燃料电池组件安装方便,零件数量较少,极大优化氢燃料汽车产品布置的便利性,还可根据需要适应性匹配适合的功率,而且带氢燃料集成系统中集成有发电控制机构、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实现集成仓动力仓一体化设计,功能集中便于监控、结构简单,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包括:车体、电动机、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底盘和货箱,所述货箱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位于所述货箱内。进一步地,所述带氢燃料集成系统位于所述货箱的前端。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氢燃料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带氢燃料集成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汽车;10、车体;101、车轮;102、主控系统;103、底盘;104、货箱;105、驾驶舱;1051、舱门;1052、保险杠;1053、后视镜;1054、辅助后视镜;20、带氢燃料集成系统;201、托架;202、发电控制机构;203、燃料电池堆;2031、电池分体;204、空气循环机构;205、供取管理机构;206、蓄能机构;207、储气瓶;208、散热器;209、冷却壶;30、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发电控制机构、燃料电池堆、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蓄能机构、储气瓶和冷却壶,所述发电控制机构、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所述蓄能机构和所述储气瓶均安装在所述托架上;/n燃料电池堆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空气循环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通过输入空气来供应氧气,所述储气瓶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气瓶与所述供取管理机构相连,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负极相连以供应氢气,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回收水,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相连以储存电能,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电机动相连以供应电能,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和所述蓄能机构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冷却壶且有流经所述发电控制机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壶用于对所述发电控制机构进行冷却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发电控制机构、燃料电池堆、空气循环机构、供取管理机构、蓄能机构、储气瓶和冷却壶,所述发电控制机构、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所述蓄能机构和所述储气瓶均安装在所述托架上;
燃料电池堆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空气循环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通过输入空气来供应氧气,所述储气瓶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气瓶与所述供取管理机构相连,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负极相连以供应氢气,所述供取管理机构与所述正极相连以回收水,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相连以储存电能,所述蓄能机构与所述电机动相连以供应电能,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燃料电池堆、所述空气循环机构、所述供取管理机构和所述蓄能机构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冷却壶且有流经所述发电控制机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壶用于对所述发电控制机构进行冷却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氢燃料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位于所述托架的上方,所述发电控制机构位于所述储气瓶的下方,所述蓄能机构设置在所述托架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发电控制机构的下方,所述燃料电池堆邻近所述托架的水平一侧设置,所述空气循环机构和所述供取管理机构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堆和所述蓄能机构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强,孙祥清,周东峰,黄峻,王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