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冲压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汽车的底盘类零件都有翻孔的工序,但现在的零部件形状更复杂、加工更困难,零部件成型后的形状精度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要成型的连杆结构,其两端开口且为空心结构。现要在连杆的两端成型两个翻孔,且要求两个翻孔的中心距的精度较高。现有的做法是逐一去成型翻孔结构,也就是两道翻孔成型工艺。但两道翻孔成型工艺,所需配设的设备、模具数量多,成本较高,甚至在其操作过程中还需配设人工实现整体的操作流程。而且这种翻孔的方式成型的零部件精度不高,特别是中心距的精度无法达到所需标准。基于上述问题,行业内的工程师自然会考虑两侧同时进行翻孔,以保证零部件的中心距,但在成型后零部件的脱模又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同步成型两个翻孔,且得到的产品精度较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下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待加工连杆的浮动安装座,所述的上模板对应设置有两个冲头,所述的浮动安装座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与第四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通过弹性件分别可浮动设置于两个前基块,所述的上模板下压将驱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浮动安装座向下移动,所述的上模板下压驱动运动到底部的第一滑块、第三滑块移动伸入连杆的左侧开口内,所述的上模板下压驱动第二滑块、第四滑块移动伸入连杆的由侧开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待加工连杆的浮动安装座,所述的上模板对应设置有两个冲头,所述的浮动安装座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与第四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通过弹性件分别可浮动设置于两个前基块,所述的上模板下压将驱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浮动安装座向下移动,所述的上模板下压驱动运动到底部的第一滑块、第三滑块移动伸入连杆的左侧开口内,所述的上模板下压驱动第二滑块、第四滑块移动伸入连杆的由侧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位于浮动安装座前侧,所述的第三滑块与第四滑块位于浮动安装座的后侧,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三滑块于同一条直线上移动,所述的第二滑块、第四滑块于同一条直线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三滑块于连杆的前后两个方向锁住连杆左端开口处,所述的第三滑块、第四滑块于连杆的前后两个方向锁住连杆右端开口处,所述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的端部均设有半圆形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压块,两个前基块分别位于第一滑块的两个侧面,所述的前基块靠近第一压块的一侧顶部为倾斜面,所述的第一压块靠近两个前基块的两侧底部为倾斜面,所述的第一压块作用于两个前基块从而推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冲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基块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的容槽,所述的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可在容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弹性件作用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使得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位于容槽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秀强,张哲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沃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