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81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左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支承架,所述机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承架左端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本设备通过搅拌装置、起伏装置和摆动装置的配合使各个材料之间混合充分,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从而使搅拌后的混凝土质量更佳,提升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搅拌过程中刮刀能将粘在内端壁的水泥刮下使搅拌更加充分,下料过程中配合下料装置将搅拌桶内端壁残留的水泥刮下达到清洁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
,尤其是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混凝土在使用之前要经过加水搅拌,其搅拌的均匀度会影响后续的混凝土性能,目前对混凝土搅拌时,混凝土搅拌不充分,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且市面上的搅拌设备不同时具备下料清洁功能,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左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支承架,所述机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承架左端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壁与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壁间固定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搅拌辅助辊,所述搅拌辅助辊上固定设置有四层搅拌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端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内设置有第三皮带腔,所述第三皮带腔下端壁左侧转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刮刀支撑杆,所述刮刀支撑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内端壁贴合的刮刀,所述刮刀下端向后倾斜三十度,所述右支承架内设置有第一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左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摆动腔,所述右支承架右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左动力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摆动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设置有锥齿腔,所述第一皮带腔左端壁与所述锥齿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间使用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锥齿腔与所述第三皮带腔间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向左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搅拌装置进行水泥搅拌,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摆动腔内的摆动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前后摆动,所述电机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下料齿轮,所述下料齿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下料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向前摆动下料。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所述搅拌主轴下端固定设置的搅拌支撑梁,所述搅拌支撑梁内设置有搅拌啮合腔,所述搅拌主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间使用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腔上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搅拌啮合腔内的定轴,所述定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支撑梁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端壁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啮合腔下端壁与所述搅拌杆下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搅拌副轴,所述搅拌副轴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搅拌副轴下端固定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副轴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搅拌桨上下浮动的起伏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起伏装置包括所述搅拌杆内设置的起伏腔,所述起伏腔内固定设置有上下两道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起伏腔左端壁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起伏销,所述起伏销恰好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所述摆动腔左端壁与所述所述第二皮带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六带轮,所述第六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间使用第三皮带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左端偏心固定设置有摆动销,所述摆动腔内前后滑动设置有摆动滑块,所述摆动滑块后端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摆动销可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所述摆动滑块上左右滑动设置有齿条套,所述齿条套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所述齿条套内设置的开口向下的滑销腔,所述滑销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下料销,所述下料销上端壁与所述滑销腔上端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摆动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料腔,所述下料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与所述下料销抵接的下料顶块,所述下料顶块下端壁与所述下料腔下端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下料腔左端壁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向后动力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后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下料顶块抵接的楔形块,所述下料腔下方设置有推杆腔,所述推杆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推杆腔内固定设置有推杆块,所述推杆块上端壁可与所述楔形块下端壁抵接,所述推杆块下端壁与所述推杆腔下端壁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所述齿条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齿条腔,所述齿条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齿条顶块,所述齿条顶块上端壁与所述推杆下端壁抵接,所述齿条顶块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齿条支撑杆,所述齿条支撑杆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下料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本设备通过搅拌装置、起伏装置和摆动装置的配合使各个材料之间混合充分,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果,从而使搅拌后的混凝土质量更佳,提升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搅拌过程中刮刀能将粘在内端壁的水泥刮下使搅拌更加充分,下料过程中配合下料装置将搅拌桶内端壁残留的水泥刮下达到清洁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包括机座10,所述机座10左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支承架48,所述机座10右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右支承架34,所述左支承架48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转轴96,所述右支承架左端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30,所述第一转轴96右端壁与所述第二转轴30左端壁间固定设置有搅拌桶99,所述搅拌桶99内设置有搅拌腔98,所述搅拌腔98下端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左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支承架,所述机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承架左端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壁与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壁间固定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搅拌辅助辊,所述搅拌辅助辊上固定设置有四层搅拌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端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内设置有第三皮带腔,所述第三皮带腔下端壁左侧转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刮刀支撑杆,所述刮刀支撑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内端壁贴合的刮刀,所述刮刀下端向后倾斜三十度,所述右支承架内设置有第一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左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摆动腔,所述右支承架右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左动力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摆动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设置有锥齿腔,所述第一皮带腔左端壁与所述锥齿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间使用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锥齿腔与所述第三皮带腔间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向左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搅拌装置进行水泥搅拌,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摆动腔内的摆动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前后摆动,所述电机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下料齿轮,所述下料齿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下料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向前摆动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左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支承架,所述机座右端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右支承架,所述左支承架右端壁转动设置有向右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承架左端壁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壁与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壁间固定设置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下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搅拌辅助辊,所述搅拌辅助辊上固定设置有四层搅拌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承架,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端固定设置有向左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内设置有第三皮带腔,所述第三皮带腔下端壁左侧转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上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刮刀支撑杆,所述刮刀支撑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内端壁贴合的刮刀,所述刮刀下端向后倾斜三十度,所述右支承架内设置有第一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左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腔,所述右支承架内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摆动腔,所述右支承架右端壁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向左动力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摆动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内设置有锥齿腔,所述第一皮带腔左端壁与所述锥齿腔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间使用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锥齿腔与所述第三皮带腔间转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向左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搅拌腔内的搅拌装置进行水泥搅拌,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腔内固定设置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位于所述摆动腔内的摆动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前后摆动,所述电机轴左端固定设置有下料齿轮,所述下料齿轮向上传动可带动下料装置带动所述搅拌桶向前摆动下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所述搅拌主轴下端固定设置的搅拌支撑梁,所述搅拌支撑梁内设置有搅拌啮合腔,所述搅拌主轴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五带轮,所述第五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间使用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腔上端壁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搅拌啮合腔内的定轴,所述定轴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支撑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飒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瑞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