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主要涉及环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抽水管,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出水机构,分散机构设置于出水机构上方,所述出水机构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两路出水通道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上方,所述出水机构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出水机构下端具有一凸台,卡键固定于出水机构的侧面,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分散盘、容置孔、分散片,所述分散片沿分散盘朝向出水机构的一侧外缘间隔分布,沿分散盘半径方向,所述分散片的两侧面分别为迎水面和背水面,水从出水机构喷出后冲击迎水面,使分散盘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环保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恶化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拯救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粉尘处理的主要对象是150μm以下的粉尘颗粒,特别是直径10μm以下的人体容易吸入的粉尘颗粒,而PM2.5颗粒其对人身会造成不可复原性伤害,同时也是造成矽肺病等职业病的主要根源,为了提高抑尘效果,目前有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现有的干雾抑尘装置一旦安装后其角度或位置不可以调节,且当现场的安装位置的空间有限时,喷雾装置往往偏离原来设定的位置,造成抑尘效果不佳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底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方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出水管连接出水机构,分散机构设置于出水机构上方,所述出水机构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两路出水通道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上方,所述出水机构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出水机构下端具有一凸台,卡键固定于出水机构的侧面,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分散盘、容置孔、分散片,所述分散片沿分散盘朝向出水机构的一侧外缘间隔分布,沿分散盘半径方向,所述分散片的两侧面分别为迎水面和背水面,水从出水机构喷出后冲击迎水面,使分散盘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过滤器的上方安装有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包括包括卡孔和卡板,在所述卡板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卡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卡键的上设有锁紧条,与卡槽配合,增强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储存在喷雾储水箱内的水源接入水泵的抽吸,从喷雾储水箱中吸出来,后先经过滤器水质净化处理,除去水中的杂质,喷头自动旋转,散水部将水流分散通过离心力向外发散,形成细微的雾粒,弥漫在空中,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起到抑尘、除尘作用,能完成除尘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效除尘任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出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分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水管、2水泵、3过滤器、4电磁阀、5出水管、51卡孔、52卡板、53卡槽、54第一锁紧条、6出水机构、61出水通道、62凸台、63卡键、64锁紧条、65固定轴、66盖板、7分散机构、71分散盘、72容置孔、73分散片、74迎水面、75背水面、8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到图4,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包括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上方连接有抽水管1,所述抽水管1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5,所述抽水管1的底端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上方安装有过滤器3,在所述过滤器3的上方安装有电磁阀4,所述出水管5连接出水机构6,分散机构7设置于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管5包括包括卡孔51和卡板52,在所述卡板52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卡槽53,所述出水机构6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61,两路出水通道61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6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65,所述固定轴6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66,出水机构6下端具有一凸台62,卡键63固定于出水机构6的侧面,在卡键63的上设有锁紧条64,与卡槽53配合,增强固定,所述分散机构7包括分散盘71、容置孔72、分散片73,所述分散片73沿分散盘71朝向出水机构的一侧外缘间隔分布,沿分散盘71半径方向,所述分散片73的两侧面分别为迎水面74和背水面75,水从出水机构喷出后冲击迎水面74,使分散盘转动。储存在水箱8内的水源接入水泵2的抽吸,从水箱8中吸出来,后先经过滤器3水质净化处理,除去水中的杂质,所述出水管5包括包括卡孔51和卡板52,在所述卡板52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卡槽53,所述出水机构6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61,两路出水通道61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6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65,所述固定轴6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66,出水机构6下端具有一凸台62,卡键63固定于出水机构6的侧面,卡槽53配合卡键63,从而将出水管5与出水机构6锁死固定,并同时将出水管5沿竖直方向锁定,所述分散机构7设置于固定轴65上,所述分散机构7包括分散盘71和设置于圆盘上的分散片73;分散盘73中心设置有一容置孔72,固定轴65穿过容置孔72;所述分散片73沿分散盘71的外缘均匀设置有一圈并朝向出水机构7,沿分散盘71半径方向,分散片73的两侧面分别为迎水面74和背水面75,水从出水机构6的出水通道61喷出冲击迎水面74,从而在迎水面74上产生一个指向背水面75并沿分散盘71切向的冲击力,从而使分散盘71在固定轴65上转动,喷到分散机构7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向外分散出去,从而实现360度旋转喷水。形成细微的雾粒,弥漫在空中,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起到抑尘、除尘作用,能完成除尘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效除尘任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上方连接有抽水管(1),所述抽水管(1)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5),所述抽水管(1)的底端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上方安装有过滤器(3),所述出水管(5)连接出水机构(6),分散机构(7)设置于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61),两路出水通道(61)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6)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65),所述固定轴(6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66),出水机构(6)下端具有一凸台(62),卡键(63)固定于出水机构(6)的侧面,所述分散机构(7)包括分散盘(71)、容置孔(72)、分散片(73),所述分散片(73)沿分散盘(71)朝向出水机构的一侧外缘间隔分布,沿分散盘(71)半径方向,所述分散片(73)的两侧面分别为迎水面(74)和背水面(75),水从出水机构喷出后冲击迎水面(74),使分散盘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8),所述水箱(8)的上方连接有抽水管(1),所述抽水管(1)的顶端连接有出水管(5),所述抽水管(1)的底端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上方安装有过滤器(3),所述出水管(5)连接出水机构(6),分散机构(7)设置于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设置有两路出水通道(61),两路出水通道(61)构成一朝向出水机构上方的V型结构,从而将水从出水机构(6)的底部向两侧引出并冲击出水机构(6)上方,所述出水机构(6)上方设置有一固定轴(65),所述固定轴(6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盖板(66),出水机构(6)下端具有一凸台(62),卡键(63)固定于出水机构(6)的侧面,所述分散机构(7)包括分散盘(71)、容置孔(72)、分散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堃,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凯力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