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泽富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64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底端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杆,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底端设置有排料管,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插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该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经过破碎后的固体废物对其进行压缩,方便对其进行运输,可有效的利用固体废物的重力驱动刀片旋转对其破碎,节约能源,避免大量的固体废物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固体废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有机废物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术语,它通常被理解为有机生物降解,废物低于85-90%水分含量,有许多农业和工业废物举行标准,但最相关的是有机成分的城市固体废物(垃圾),与日产在欧洲,约40吨,由于大量的土地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雷电定位系统,其中许多是由于关闭在欧洲由于立法的演变,事实上欧洲指令正在准备限制这种做法;现有的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都是直接将其进行堆积,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导致固体废物越积越多,长期以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固体废物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底端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杆,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底端设置有排料管;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插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的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内腔前侧和壳体的内腔后侧顶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前侧过盈配合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外壁圆周表面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第一链轮。优选的,所述搅拌杆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圆筒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电机二,所述电机二通过螺钉锁紧在壳体的内腔后侧内壁,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前端过盈配合有第二轴承的内环,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两端右侧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的外环,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均过盈配合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圆周表面均设置有刀片,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后侧均过盈配合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外壁链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三链轮的外壁链连接有第二链条。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三链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通过固体废物推动搅拌杆促使转筒和刀片旋转对其进行破碎,节约能源,通过电机二正常启动后,促使第一连接杆带动转筒、刀片和第二链轮通过第二轴承旋转,通过第二链轮促使第二连接杆带动转筒和刀片通过第三轴承旋转,通过刀片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经过破碎后的固体废物对其进行压缩,方便对其进行运输,可有效的利用固体废物的重力驱动刀片旋转对其破碎,节约能源,避免大量的固体废物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链条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条右视图。图中:1、壳体,2、电机一,3、螺旋输送杆,4、排料管,5、驱动机构,51、进料管,52、第一轴承,53、圆杆,54、圆筒,55、搅拌杆,56、第一链轮,6、破碎机构,61、电机二,62、第一连接杆,63、第二轴承,64、第三轴承,65、第二连接杆,66、转筒,67、刀片,68、第二链轮,69、第一链条,70、第三链轮,71、第二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侧底端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一2,电机一2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杆3,壳体1的内腔右侧底端设置有排料管4,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的插接于壳体1的内腔顶端,破碎机构6,破碎机构6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机构5的包括进料管51,进料管51的内腔前侧和壳体1的内腔后侧顶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2的外环,第一轴承52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53,圆杆53的外壁前侧过盈配合有圆筒54,圆筒54的外壁圆周表面设置有搅拌杆55,第一轴承52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第一链轮56,通过将固体废物通过进料管51的顶端倒入并与搅拌杆55接触,并推动搅拌杆55带动圆筒54、圆杆53和第一链轮56旋转,通过第一链轮56促使第三链轮70带动第二连接杆65、转筒66、刀片67和第二链轮68通过第三轴承64旋转,通过第二链轮68促使第一连接杆62带动转筒66和刀片67通过第二轴承63旋转,通过刀片67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搅拌杆55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圆筒54的外壁,通过固体废物推动搅拌杆55促使转筒66和刀片67旋转对其进行破碎,节约能源。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破碎机构6包括电机二61,电机二61通过螺钉锁紧在壳体1的内腔后侧内壁,电机二6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2,第一连接杆62的外壁前端过盈配合有第二轴承63的内环,第二轴承63的外环通过轴承座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端右侧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64的外环,第三轴承64的内环过盈配合有第二连接杆65,第一连接杆62和第二连接杆65的外壁均过盈配合有转筒66,转筒66的外壁圆周表面均设置有刀片67,第一连接杆62和第二连接杆65的外壁后侧均过盈配合有第二链轮68,第二链轮68的外壁链连接有第一链条69,第二连接杆65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第三链轮70,第一链轮56和第三链轮70的外壁链连接有第二链条71,通过电机二61正常启动后,促使第一连接杆62带动转筒66、刀片67和第二链轮68通过第二轴承63旋转,通过第二链轮68促使第二连接杆65带动转筒66和刀片67通过第三轴承64旋转,通过刀片67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链轮56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三链轮70,通过将固体废物通过进料管51的顶端倒入,固体废物与搅拌杆55接触,并推动搅拌杆55带动圆筒54、圆杆53和第一链轮56通过第一轴承52旋转,第一链轮56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三链轮70,通过第一链轮56和第三链轮70与第二链条71链连接的关系,当圆杆53在旋转时,加快第三链轮70带动第二连接杆65、转筒66、刀片67和第二链轮68旋转的速度,从而调高刀片67破碎的效果。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均为现有技术,型号与本方案适配可正常运作均可,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侧底端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杆(3),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底端设置有排料管(4);/n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的插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端;/n破碎机构(6),所述破碎机构(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侧底端通过螺钉锁紧有电机一(2),所述电机一(2)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输送杆(3),所述壳体(1)的内腔右侧底端设置有排料管(4);
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的插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端;
破碎机构(6),所述破碎机构(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的包括进料管(51),所述进料管(51)的内腔前侧和壳体(1)的内腔后侧顶端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2)的外环,所述第一轴承(52)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53),所述圆杆(53)的外壁前侧过盈配合有圆筒(54),所述圆筒(54)的外壁圆周表面设置有搅拌杆(55),所述第一轴承(52)的外壁后侧过盈配合有第一链轮(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5)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圆筒(54)的外壁。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冯泽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