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艳琨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46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链板,且导链板位于底板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转板,且转板位于底板上的正中间位置,所述转板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位于水箱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水箱的一端安装有液压顶,且液压顶位于水箱的外侧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喷雾箱内部设置有喷水管,且喷水管通过水阀开关进行单独连接喷雾嘴,有效的解决了喷雾嘴在使用过程中因堵塞问题导致机器不能使用的状况,通过喷水管进行单独连接喷雾嘴可实现单独的喷雾状况,解决了因单个损坏导致停机的状况,从而有效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扬尘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后利用雨水资源立即清扫洗刷道路积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风干后反复形成扬尘最有效手段,同时能够避免晴天时清扫形成扬尘,也能极大地节约清洁用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通过水箱内部的水泵带动水箱内部的水流进行传输至喷雾嘴内部,进而通过喷雾嘴进行灰尘的降尘。现有技术中的扬尘处理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使用过程中对移动不便,且在工作状况下,由于堵塞问题容易导致堵塞,导致不能工作的状况,对喷雾箱的防护较为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过程中对移动不便,且在工作状况下,由于堵塞问题容易导致堵塞,导致不能工作的状况,对喷雾箱的防护较为不好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导链板(11),且导链板(11)位于底板(12)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转板(10),且转板(10)位于底板(12)上的正中间位置,所述转板(10)上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内设置有水泵(7),且水泵(7)位于水箱(9)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水箱(9)的一端安装有液压顶(18),且液压顶(18)位于水箱(9)的外侧位置,所述水箱(9)上设置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位于水箱(9)上的顶端位置,所述水箱(9)的顶端安装有减震簧(5),所述减震簧(5)的顶端安装有喷雾箱(3),所述喷雾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无水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导链板(11),且导链板(11)位于底板(12)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转板(10),且转板(10)位于底板(12)上的正中间位置,所述转板(10)上设置有水箱(9),所述水箱(9)内设置有水泵(7),且水泵(7)位于水箱(9)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水箱(9)的一端安装有液压顶(18),且液压顶(18)位于水箱(9)的外侧位置,所述水箱(9)上设置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位于水箱(9)上的顶端位置,所述水箱(9)的顶端安装有减震簧(5),所述减震簧(5)的顶端安装有喷雾箱(3),所述喷雾箱(3)内设置有喷雾板(2),且喷雾板(2)位于喷雾箱(3)内的一端位置,所述喷雾板(2)上设置有喷雾嘴(1),所述喷雾嘴(1)的一端安装有喷水管(17),所述喷水管(17)的一端安装有水阀开关(16),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安装有主水管(6),所述主水管(6)的一端安装有水管(4),所述底板(12)的底端安装有支腿(14),所述支腿(14)上设置有横杆(13),且横杆(13)位于支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琨彭新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