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40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氨基化合物和芳香醛的反应,得到席夫碱;2)进行席夫碱和过渡金属盐的反应,得到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3)进行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红外预碳化和碳化,即得介孔碳基电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添加模板剂,过程简单、耗时短,可以制备含有大量介孔、较大比表面积、活性金属化合物的种类可调、适用于多种电催化反应的介孔碳基电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介孔碳材料是一类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孔道结构规则、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等众多优点,在吸附、催化、储氢及电化学等众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介孔碳材料的介孔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用作电催化剂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催化活性位点的暴露,可以增加电催化反应活性和电催化剂的耐久性。因此,介孔碳基电催化剂成为了国际上电催化的研究热点之一。介孔碳材料的合成往往需要添加模板或模板剂,合成过后还需除去模板,合成过程繁琐、耗时,合成效率不高。而且,介孔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预碳化(用于防止材料因升温过快而迅速分解,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碳化效果)和碳化,现有的预碳化工艺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500℃)下对材料进行煅烧预碳化,升温速度慢,预碳化时间长。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简单、高效、可控的无模板法制备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进行氨基化合物和芳香醛的反应,得到席夫碱;/n2)进行席夫碱和过渡金属盐的反应,得到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n3)进行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红外预碳化和碳化,即得介孔碳基电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氨基化合物和芳香醛的反应,得到席夫碱;
2)进行席夫碱和过渡金属盐的反应,得到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
3)进行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红外预碳化和碳化,即得介孔碳基电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氨基化合物和芳香醛置于溶剂体系中,升温至120~150℃进行反应,得到席夫碱;
2)将席夫碱和过渡金属盐置于溶剂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
3)将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置于红外照射下进行红外预碳化,再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900℃进行碳化,即得介孔碳基电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合物、芳香醛、过渡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1~5):(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孔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氨基化合物为壳聚糖、硫脲、尿素、氨基硫脲、甲基脲、二氧化硫脲、氨基脲、三聚氰胺、盐酸胍、甘氨酸、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常威屈俊任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