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5736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反渗透膜的结构包括聚砜多孔支撑层和形成于支撑层上的聚酰胺脱盐层,所述聚酰胺脱盐层内部或表面含有羟基磺酸盐和醇胺共混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反渗透膜具有低能耗、高亲水性、高产水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给水、废水回用等水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工业发展、人口激增,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膜分离尤其是反渗透膜技术由于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和污染少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废水回用等水处理领域。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商品反渗透膜是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由DowFilmtec公司于1981年所专利技术,这种反渗透膜利用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在聚砜支撑膜表面进行界面缩聚反应形成聚酰胺脱盐层,而聚酰胺层是影响水渗透率和盐阻滞率的关键。因此,着眼于界面缩聚反应,优化聚酰胺层,以期获得通量大、盐脱除率高的反渗透膜一直是众多研究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低能耗高通量反渗透膜所需的能耗低,可有效节省投资和设备操作费用,提升处理效率。目前已公开专利和文献主要围绕多孔支撑膜的优化和聚酰胺层的优化展开研究。特别是聚酰胺层的优化,研究较多,且多集中在向水相溶液或有机相溶液中添加不同类别的添加剂影响界面缩聚过程以改善聚酰胺层结构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包括聚砜多孔支撑层和形成于所述多孔支撑层上的聚酰胺脱盐层,所述聚酰胺脱盐层内部或表面含有羟基磺酸盐和醇胺共混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包括聚砜多孔支撑层和形成于所述多孔支撑层上的聚酰胺脱盐层,所述聚酰胺脱盐层内部或表面含有羟基磺酸盐和醇胺共混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磺酸盐为脂肪族羟基磺酸盐或芳香族羟基磺酸盐;优选地,所述羟基磺酸盐为羟甲基磺酸钠、羟乙基磺酸钠、3-羟基-1-丙磺酸钠、4-羟基丁磺酸钠、二水对羟基苯磺酸钠、1,4-二羟基-1,4-丁二磺酸二钠盐、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2,3-二羟基萘-6-磺酸钠、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2,5-二羟基苯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为小分子醇胺;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醇胺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异丙醇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脱盐层是由间苯二胺水相溶液和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所述聚砜多孔支撑层为形成于无纺布上的聚砜支撑膜。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能耗大通量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间苯二胺水相溶液、羟基磺酸盐和醇胺共混物溶于水中;
2)将聚砜多孔支撑层与上述水相溶液接触后,除去多余水相,再与均苯三甲酰氯有机相溶液接触;
3)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发生界面缩聚反应,在聚砜多孔支撑层上形成掺杂有羟基磺酸盐和醇胺共混物的聚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许胜杰苏蕾邬军辉赵伟国孙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