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31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医用入体式引流传导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引流导出存储罐,引流导出存储罐的一侧通过气管固定有增压气囊,增压气囊的一端固定有放气塞,引流导出存储罐的顶端插接有倒流管,倒流管的轴侧面固定有密封接头,倒流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稳固导向入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引流针头的外侧增加了稳固导向入针结构,使得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入针的过程中可以更便捷的定位,更稳定的入针,降低了手臂晃动带来的影响,且通过在引流管中增加了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使得引流管在获得便于固定的同时便于分段清洁,大大提高了引流过程中的卫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型医用入体式引流传导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肝胆管引流术包括肝胆管T形管引流术、肝胆管U形管引流术等。有少数患者,节段性肝胆管狭窄或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进行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管狭窄,狭窄以上的肝胆管壁因慢性炎症和纤维瘢痕增厚而无明显扩张,此类病例想再次做一个理想的吻合口很难,必须借助引流管长时期支撑引流,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引流手术时缺少入针的稳定导向支撑结构,容易被手臂抖动影响到下针位置,且采用了整体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管内清洁,容易产生细菌,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装置在进行引流手术时缺少入针的稳定导向支撑结构,容易被手臂抖动影响到下针位置,且采用了整体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管内清洁,容易产生细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引流导出存储罐,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的一侧通过气管固定有增压气囊,所述增压气囊的一端固定有放气塞,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的顶端插接有倒流管,所述倒流管的轴侧面固定有密封接头,所述倒流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稳固导向入针结构,所述密封接头的内部插接有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密闭接口、传导引向管、管内清洁接口、保护翼板、弹性延伸带、医用胶带和固定板,所述配合密闭接口的下端注塑成型有传导引向管,所述传导引向管的一侧注塑成型有管内清洁接口,所述传导引向管的一端热熔固定有保护翼板,所述保护翼板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延伸带,所述弹性延伸带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胶粘连接有医用胶带。优选的,所述稳固导向入针结构包括滞留针头固定块、引流针头、紧固装配孔、携动滑块、导向固定杆和胶固软垫,所述滞留针头固定块的底端固定有引流针头,所述滞留针头固定块的四周的内部均开设有紧固装配孔,所述紧固装配孔的内部固定有螺钉,所述螺钉通过螺纹链接有携动滑块,所述携动滑块的一侧通过滑动连接有导向固定杆,所述导向固定杆的底端固定有胶固软垫。优选的,所述携动滑块的一侧开设有跟随滑动槽,所述导向固定杆的表面焊接有导向滑动轨,所述跟随滑动槽与导向滑动轨为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胶固软垫的材质为医用硅胶,所述胶固软垫的底端胶粘固定有医用胶带。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头及配合密闭接口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密封接头的内径与配合密闭接口的外径为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螺钉的旋转固定使得携动滑块、导向固定杆及胶固软垫固定与滞留针头固定块的四周,通过胶固软垫低端的医用胶带将导向固定杆粘贴固定与下针处的四边,使得入针处处于引流针头的正下方,此时通过携动滑块与导向固定杆之间的滑动连接在滞留针头固定块受力向下运动时带动引流针头沿着导向滑动轨进行稳定的位移,由于滑动形成的受力限制,使得引流针头只能跟随滑动受力方向移动,大大提高了稳定性,在结束入针后,通过旋转螺钉将携动滑块、导向固定杆及胶固软垫从滞留针头固定块的四周脱离,避免影响接下在工作,使得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入针的过程中可以更便捷的定位,更稳定的入针,降低了手臂晃动带来的影响。(2)本技术通过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两端的配合密闭接口与倒流管端头的密封接头进行相互配合插接,通过配合密闭接口与密封接头的材质形成自动的润滑连接,使得插接更加稳定,利用医用胶带的延伸性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人形成环绕包覆更便于倒流管的固定,在环绕后通过医用胶带粘贴至患者皮肤进行固定,由于是分段连接,液体只能一个方向运动,在需要对倒流管的内部进行清洁时,打开管内清洁接口处的封口,通过管内清洁接口处向内部注入双氧水,通过双氧水的冲刷倒流管的内壁形成清洁,使得倒流管在通过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获得便于固定的同时便于分段清洁,大大提高了引流过程中的卫生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稳固导向入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导出存储罐;2、增压气囊;3、放气塞;4、倒流管;5、密封接头;6、配合密闭接口;7、传导引向管;8、管内清洁接口;9、保护翼板;10、弹性延伸带;11、医用胶带;12、固定板;13、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4、滞留针头固定块;15、引流针头;16、紧固装配孔;17、携动滑块;18、导向固定杆;19、胶固软垫;20、稳固导向入针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引流导出存储罐1,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一侧通过气管固定有增压气囊2,增压气囊2的一端固定有放气塞3,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顶端插接有倒流管4,倒流管4的轴侧面固定有密封接头5,倒流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稳固导向入针结构20,密封接头5的内部插接有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3,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3包括配合密闭接口6、传导引向管7、管内清洁接口8、保护翼板9、弹性延伸带10、医用胶带11和固定板12,密封接头5及配合密闭接口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密封接头5的内径与配合密闭接口6的外径为过盈配合,便于形成自动润滑,从而更好的密封,配合密闭接口6的下端注塑成型有传导引向管7,传导引向管7的一侧注塑成型有管内清洁接口8,传导引向管7的一端热熔固定有保护翼板9,保护翼板9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延伸带10,弹性延伸带1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胶粘连接有医用胶带11,便于在固定倒流管4的同时使得倒流管4可以进行分段的内部清洁;稳固导向入针结构20包括滞留针头固定块14、引流针头15、紧固装配孔16、携动滑块17、导向固定杆18和胶固软垫19,滞留针头固定块14的底端固定有引流针头15,滞留针头固定块14的四周的内部均开设有紧固装配孔16,紧固装配孔16的内部固定有螺钉,螺钉通过螺纹链接有携动滑块17,携动滑块17的一侧通过滑动连接有导向固定杆18,携动滑块17的一侧开设有跟随滑动槽,导向固定杆18的表面焊接有导向滑动轨,跟随滑动槽与导向滑动轨为间隙配合,便于通过携动滑块17与导向固定杆18的配合带动引流针头15向身体内部进入,导向固定杆18的底端固定有胶固软垫19,便于快捷、稳定的对引流针头15的进入进行导向,胶固软垫19的材质为医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引流导出存储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一侧通过气管固定有增压气囊(2),所述增压气囊(2)的一端固定有放气塞(3),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顶端插接有倒流管(4),所述倒流管(4)的轴侧面固定有密封接头(5),所述倒流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稳固导向入针结构(20),所述密封接头(5)的内部插接有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引流导出存储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一侧通过气管固定有增压气囊(2),所述增压气囊(2)的一端固定有放气塞(3),所述引流导出存储罐(1)的顶端插接有倒流管(4),所述倒流管(4)的轴侧面固定有密封接头(5),所述倒流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稳固导向入针结构(20),所述密封接头(5)的内部插接有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清洁的转接固定结构(13)包括配合密闭接口(6)、传导引向管(7)、管内清洁接口(8)、保护翼板(9)、弹性延伸带(10)、医用胶带(11)和固定板(12),所述配合密闭接口(6)的下端注塑成型有传导引向管(7),所述传导引向管(7)的一侧注塑成型有管内清洁接口(8),所述传导引向管(7)的一端热熔固定有保护翼板(9),所述保护翼板(9)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延伸带(10),所述弹性延伸带(1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胶粘连接有医用胶带(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外科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宁田波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