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8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和在支撑架上竖向滑动的壳体,壳体与支撑架经竖向设置的丝杠机构连接,构成壳体经丝杠机构的传动而在支撑架上竖向滑动的结构;所述的壳体上有竖向滑动的推杆,推杆的上端置于壳体内侧,推杆的下端置于壳体上方,壳体内侧有置于推杆上方的开关;所述的推杆上有置于壳体下方的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实现了以患者自身发力为主的主动式力量训练,和以跟随升降为辅的被动式关节活动训练,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综合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锻炼装置,特别是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重症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由于其身体状态虚弱,因此针对该类患者采取的康复锻炼强度不宜过大,且应当尽可能保证患者自身安全;现有的康复锻炼装置分为主动式锻炼装置和被动式锻炼装置,主动式锻炼装置对全身协调性和力量性要求较高,锻炼强度过大,显然不适用于重症患者,被动锻炼装置侧重于局部血液循环的促进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隐患,但患者难以充分参与其中,身体各部位之间缺乏积极的联动,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无法适用于重症患者,难以为重症患者提供有效锻炼方式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和在支撑架上竖向滑动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圆柱形壳体,所述的壳体与支撑架经轴线竖向设置的丝杠机构传动连接,丝杠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构成壳体经丝杠机构的传动而在支撑架上竖向滑动的结构;所述的壳体上有竖向滑动的推杆,推杆的上端置于壳体内侧,推杆的下端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在支撑架(1)上竖向滑动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与支撑架(1)经竖向设置的丝杠机构(3)连接,构成壳体(2)经丝杠机构(3)的传动而在支撑架(1)上竖向滑动的结构;所述的壳体(2)上有竖向滑动的推杆(4),推杆(4)的上端置于壳体(2)内侧,推杆(4)的下端置于壳体(2)上方,壳体(2)内侧有置于推杆(4)上方的开关(5);所述的推杆(4)上有置于壳体(2)下方的把手(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在支撑架(1)上竖向滑动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与支撑架(1)经竖向设置的丝杠机构(3)连接,构成壳体(2)经丝杠机构(3)的传动而在支撑架(1)上竖向滑动的结构;所述的壳体(2)上有竖向滑动的推杆(4),推杆(4)的上端置于壳体(2)内侧,推杆(4)的下端置于壳体(2)上方,壳体(2)内侧有置于推杆(4)上方的开关(5);所述的推杆(4)上有置于壳体(2)下方的把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有置于壳体(2)内侧的环形挡圈(7),推杆(4)上有与环形挡圈(7)匹配的凸缘(8),推杆(4)上有置于所述凸缘(8)上方的上推环(9)和置于所述凸缘(8)下方的下推环(10),所述的壳体(2)内侧有置于上推环(9)上方的上行弹簧(11)和置于下推环(10)下方的下行弹簧(12),所述上推环(9)在上行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与所述环形挡圈(7)挤压接触,所述下推环(10)在下行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环形挡圈(7)挤压接触;所述的壳体(2)上有置于下推环(10)下方的下行开关(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侧有置于推杆(4)上方的调节块(14),所述调节块(14)与壳体(2)经螺纹同轴连接,调节块(14)与推杆(4)经上行弹簧(11)连接,所述的开关(5)置于调节块(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侧有置于推杆(4)上方的调节块(14),所述调节块(14)为环形并与壳体(2)经螺纹同轴连接,调节块(14)与推杆(4)经上行弹簧(11)连接;所述的壳体(2)上有同轴置于调节块(14)上方的支撑环(15),支撑环(15)上有与支撑环(15)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盘(16),转盘(16)上有同轴置于转盘(16)下方的连接柱(17),所述的开关(5)置于调节块(14)的环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京左方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