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6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包括底座和立体升降杆,销轴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立体升降杆和横向伸缩杆的主杆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等间隔设置的卡孔,立体升降杆和横向伸缩杆的次杆一侧均安装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弹簧按钮,阻尼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艾灸盒,上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至少四个艾灸柱孔,上盖板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通气孔,上盖板的对面为网状面,艾灸盒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单个艾灸柱孔,且其对立面也为网状面,上盖板一侧与艾灸盒的正面一侧均嵌设有相互吸合的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多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部位的艾灸,不需患者移动增加负担,安全舒适;可根据艾灸部位面积大小选择,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艾灸治疗,一般先将点燃的艾灸柱放置在艾灸箱或艾灸盒中,再将艾灸箱或艾灸盒通过绳索捆绑在需要施灸部位,捆绑在身体上患者常感不适,患者无法活动,需保持一个姿势,不舒服,且有些部位,像头颈部,无法捆绑及很好的固定,只能手持艾灸柱直接艾灸,非常不便,且烟灰容易掉落在患者身上,引起烫伤。目前实用的艾灸支架及装置很少,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可以多向调节艾灸角度,避免烫伤,艾灸更安全有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包括底座和立体升降杆,所述立体升降杆的顶部通过销轴安装有销轴连接块,销轴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立体升降杆和横向伸缩杆的主杆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等间隔设置的卡孔,立体升降杆和横向伸缩杆的次杆一侧均安装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弹簧按钮,横向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艾灸盒,艾灸盒的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安装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至少四个艾灸柱孔,上盖板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通气孔,上盖板的对面为网状面,艾灸盒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单个艾灸柱孔,且其对立面也为网状面,上盖板一侧与艾灸盒的正面一侧均嵌设有相互吸合的磁铁。进一步的,所述阻尼转轴的轴心方向与横向伸缩杆相同。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网状面上分别设有与其对立面的艾灸柱腔数量相对应的网状插槽。进一步的,所述网状面为致密的金属网。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通过设有将支架与艾灸盒组合成一套装置,方便操作,立体升降杆和横向伸缩杆及阻尼转轴的设置可实现艾灸盒横向、纵向多角度的调整,可方便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艾灸治疗,不需患者移动增加其负担,舒适度提高;艾灸盒上设有多个艾灸柱孔面和单个艾灸柱孔面,可根据艾灸部位面积大小选择,实用性强,且致密的金属网利用热传导避免烫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的仰视图;图5是艾灸盒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立体升降杆;3、卡孔;4、弹簧按钮;5、销轴;6、销轴连接块;7、横向伸缩杆;8、艾灸盒;9、通气孔;10、艾灸柱孔;11、磁铁;12、上盖板;13、网状面;14、阻尼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包括底座1和立体升降杆2,立体升降杆2的顶部通过销轴5安装有销轴连接块6,销轴连接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7,横向伸缩杆7可通过销轴5实现纵向角度调节;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主杆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等间隔设置的卡孔3,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次杆一侧均安装有与卡孔3相配合的弹簧按钮4,弹簧按钮4通过卡在卡孔3内,实现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伸长和缩短的调节固定;横向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14,阻尼转轴1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艾灸盒8,可带动艾灸盒8实现旋转调节,并可实现带有多个艾灸柱孔10的面与带有多个艾灸柱孔10的面之间的切换以适应艾灸部位面积不同的情况;艾灸盒8的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安装有上盖板12,上盖板12的中部开设有至少四个艾灸柱孔10,应用艾灸部位面积较大情况;上盖板12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通气孔9,用于进气助于艾灸条燃烧,上盖板12的对面为网状面13,艾灸盒8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单个艾灸柱孔10,且其对立面也为网状面13,能够利用热传导和盛放烟灰,避免烫伤,上盖板12一侧与艾灸盒8的正面一侧均嵌设有相互吸合的磁铁11,便于上盖板12的开闭。其中,阻尼转轴14的轴心方向与横向伸缩杆7相同,实现易以横向伸缩杆7为轴带动艾灸盒8转动。其中,两个网状面13上分别设有与其对立面的艾灸柱腔数量相对应的网状插槽,便于艾灸条(柱)的固定。其中,网状面13为致密的金属网,能够进行热传导和盛放烟灰,避免烫伤。其中,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具体工作时,首先打开上盖板12将点燃的艾灸条(柱)插入需要使用的艾灸柱孔10,然后盖上上盖板12,并通过网状插槽进行固定,燃烧的艾灸条(柱)产生的烟气通过金属网进行烟熏,艾灸部位面积大时,则旋转阻尼转轴14使艾灸柱孔10多的面的对立面朝向艾灸部位,若艾灸部位面积较小,则旋转阻尼转轴14使单个艾灸柱孔10的面的对立面朝向艾灸部位,并可根据人体的部位调节横向伸缩杆4的纵向角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可伸缩性来分别调节装置的高度和伸出长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包括底座(1)和立体升降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升降杆(2)的顶部通过销轴(5)安装有销轴连接块(6),销轴连接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7),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主杆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等间隔设置的卡孔(3),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次杆一侧均安装有与卡孔(3)相配合的弹簧按钮(4),横向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14),阻尼转轴(1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艾灸盒(8),艾灸盒(8)的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安装有上盖板(12),上盖板(12)的中部开设有至少四个艾灸柱孔(10),上盖板(12)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通气孔(9),上盖板(12)的对面为网状面(13),艾灸盒(8)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单个艾灸柱孔(10),且其对立面也为网状面(13),上盖板(12)一侧与艾灸盒(8)的正面一侧均嵌设有相互吸合的磁铁(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及便于调节角度的艾灸装置,包括底座(1)和立体升降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升降杆(2)的顶部通过销轴(5)安装有销轴连接块(6),销轴连接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伸缩杆(7),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主杆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均等间隔设置的卡孔(3),立体升降杆(2)和横向伸缩杆(7)的次杆一侧均安装有与卡孔(3)相配合的弹簧按钮(4),横向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阻尼转轴(14),阻尼转轴(1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艾灸盒(8),艾灸盒(8)的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安装有上盖板(12),上盖板(12)的中部开设有至少四个艾灸柱孔(10),上盖板(12)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通气孔(9),上盖板(12)的对面为网状面(13),艾灸盒(8)的一侧面中部开设有单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双双黎普刚吕雪霞张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萧山老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