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4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放置槽、第一压板、第一滑杆、第一齿条、第一让位槽、第二压板、第二滑杆、第二齿条、第二让位槽、电机、旋转轴、齿轮,该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医护人员用手即可实现患者头部的固定,以此便于医护人员给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处理,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当医护人员需要给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时,此时,医护人员用一只手将患者的头部进行位置固定,医护人员再使用另一只手给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处理,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了患者检查的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放置槽、第一压板、第一滑杆、第一齿条、第一让位槽、第二压板、第二滑杆、第二齿条、第二让位槽、电机、旋转轴、齿轮,所述的放置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放置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杆位于第一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一滑杆与第一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滑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杆位于第二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二滑杆与第二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齿条位于第二滑杆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齿条与第二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右侧,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床体与床体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旋转轴,所述的齿轮与旋转轴紧配相连,且所述的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轮齿啮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底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床体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底部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床体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床体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杆内部下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为通孔。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滑杆内部上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的第二让位孔为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已仰卧的姿势移至床体上,并将患者的头部处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开启电机,此时,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齿轮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通过齿轮顺时针旋转的作用,使得齿轮带动第一齿条连同第一滑杆以及第一压板沿着放置槽的方向做由后向前移动,同步,齿轮带动第二齿条连同第二滑杆以及第二压板沿着放置槽的方向做由前向后移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向而行,以此让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患者头部的左右两侧实行挤压力,即让患者的头部处于固定的状态,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患者头部的挤压力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一开关,停止电机的工作,医护人员再给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处理即可,当患者的眼部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用手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开启电机,此时,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齿轮做逆时针旋转运动,通过齿轮逆时针旋转的作用,使得齿轮带动第一齿条连同第一滑杆以及第一压板沿着放置槽的方向做由前向后移动,同步,齿轮带动第二齿条连同第二滑杆以及第二压板沿着放置槽的方向做由后向前移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背而行,以此让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患者头部的左右两侧实行挤压力消失,医护人员再给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即可,该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医护人员用手即可实现患者头部的固定,以此便于医护人员给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处理,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进度,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与电机、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导线相连,所述的电机为低速自锁电机其型号优选为A58SW,第一让位槽和第一让位孔是为了让出第二齿条的移动空间,第二让位槽和第二让位孔是为了让出第一齿条的移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图2是床体的内部左视剖视图。床体1、放置槽2、第一压板3、第一滑杆4、第一齿条5、第一让位槽6、第二压板7、第二滑杆8、第二齿条9、第二让位槽10、电机11、旋转轴12、齿轮13、第一开关101、第二开关102、蓄电池103、第一让位孔401、第二让位孔8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所示,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放置槽2、第一压板3、第一滑杆4、第一齿条5、第一让位槽6、第二压板7、第二滑杆8、第二齿条9、第二让位槽10、电机11、旋转轴12、齿轮13,所述的放置槽2位于床体1内部左侧,所述的放置槽2与床体1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压板3位于床体1顶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压板3与床体1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杆4位于第一压板3底部,所述的第一滑杆4与第一压板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滑杆4与放置槽2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条5位于第一滑杆4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齿条5与第一滑杆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让位槽6位于床体1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让位槽6与床体1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7位于床体1顶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压板7与床体1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杆8位于第二压板7底部,所述的第二滑杆8与第二压板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杆8与放置槽2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齿条9位于第二滑杆8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齿条9与第二滑杆8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让位槽10位于床体1内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让位槽10与床体1一体相连,所述的电机11位于床体1内部左侧,所述的电机11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12位于电机11右侧,所述的旋转轴12与电机11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12贯穿床体1与床体1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13贯穿于旋转轴12,所述的齿轮13与旋转轴12紧配相连,且所述的齿轮13分别与第一齿条5和第二齿条9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床体1底部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101,所述的第一开关101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底部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102,所述的第二开关102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床体1底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3,所述的蓄电池103与床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杆4内部下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401,所述的第一让位孔401为通孔,所述的第二滑杆8内部上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801,所述的第二让位孔801为通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放置槽、第一压板、第一滑杆、第一齿条、第一让位槽、第二压板、第二滑杆、第二齿条、第二让位槽、电机、旋转轴、齿轮,所述的放置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放置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杆位于第一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一滑杆与第一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滑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杆位于第二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二滑杆与第二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齿条位于第二滑杆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齿条与第二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右侧,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床体与床体转动相连,所述的齿轮贯穿于旋转轴,所述的齿轮与旋转轴紧配相连,且所述的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轮齿啮合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学眼科检查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放置槽、第一压板、第一滑杆、第一齿条、第一让位槽、第二压板、第二滑杆、第二齿条、第二让位槽、电机、旋转轴、齿轮,所述的放置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放置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杆位于第一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一滑杆与第一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滑杆前端上侧,所述的第一齿条与第一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后端,所述的第一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位于床体顶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压板与床体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杆位于第二压板底部,所述的第二滑杆与第二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杆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齿条位于第二滑杆后端下侧,所述的第二齿条与第二滑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位于床体内部左侧前端,所述的第二让位槽与床体一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床体内部左侧,所述的电机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娟黄同列杨薛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