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MUC1 CAR‑T细胞治疗靶向药物及其应用与药物组合和分子标志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靶向药物为RAF/MEK/ERK通路抑制剂,抑制剂可降低MUC1基因甲基化从而促进其表达、降低MUC1胞外段糖基化程度促进抗原表位的暴露,用于提高肿瘤细胞MUC1肿瘤抗原的表达,从而提高MUC1 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CA15‑3作为肿瘤细胞MUC1脱落于体液的存在形式,可作为预测MUC1 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靶向药物及其应用与药物组合和分子标志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靶向药物及其应用与药物组合和分子标志物。
技术介绍
目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中被证实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是在实体瘤的应用仍存在疗效不确切、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尤其是实体瘤的高度异质性等特点使CAR-T细胞治疗充满挑战。由于实体瘤的抗原表达并不均一,其不仅表现在肿瘤内(肿瘤内异质性)和患者间(肿瘤间异质性),治疗前后、原始与复发病灶之间也可能不同。部分肿瘤细胞因抗原表达较低、暴露不足容易产生抗原逃逸并致使复发。因此要解决CAR-T细胞在实体瘤的应用壁垒,增强并稳定肿瘤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靶点是重要途径之一。MUC1是一种高分子量跨膜糖蛋白,正常生理情况下分布于上皮细胞管腔面,具有保护和润滑的功能。在上皮细胞肿瘤中,MUC1表达异常增加,并失去极性,遍布于整个细胞表面。特别地,在肿瘤细胞中MUC1糖基化减少或变异,暴露了原有的蛋白主干分子结构并形成新的短小糖链结构。这种异常的糖基化改变使得肿瘤MUC1的抗原表位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由于肿瘤细胞过度表达异常糖基化的MUC1可以通过MHCI/II类分子递呈诱导T细胞,杀伤MUC1阳性的肿瘤细胞,使MUC1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候选靶分子。然而MUC1作为一种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的靶点,亦存在表达异质性高、抗原暴露不充分、个体差异大等问题,目前对其转化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探索。对于晚期肿瘤患者,针对MUC1的CAR-T治疗具有很好的前景,但其作用尚需大规模的基础、转化及临床研究。靶向治疗由于疗效确切、精准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而成为化疗后新兴的抗癌药物。靶向药物通常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传导通路,当靶向药物阻断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之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该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基因表达会发生改变。因此,临床上有必要筛选出可稳定并促进MUC1肿瘤抗原的靶向药物,以此药物作为MUC1CAR-T细胞治疗的增敏剂,提高肿瘤对MUC1CAR-T细胞治疗的敏感性和临床效果。由于血清CA15-3已被FDA批准用于监测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远端转移及预后评价,并且CA15-3作为肿瘤细胞MUC1脱落于体液的存在形式,与肿瘤细胞MUC1同属同一转录本且可获得性强,因此有必要验证CA15-3是否可作为预测MUC1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靶向药物及其应用与药物组合和分子标志物,解决现有MUC1CAR-T细胞治疗抗原表达较低、暴露不足容易产生抗原逃逸并致使复发的技术问题并提供表征治疗效果的标志物。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的靶向药物,所述靶向药物为RAF/MEK/ERK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其中,所述MUC1CAR-T细胞治疗为靶向所有MUC1分子的CAR-T细胞治疗,其抗原靶标为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的MUC1;所述RAF/MEK/ERK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抑制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在常规作用浓度和作用3-5天的前提下,可提高肿瘤细胞MUC1抗原表达,以增加肿瘤细胞对MUC1CAR-T细胞治疗的敏感性。所述小分子抑制剂选自达拉非尼、索拉菲尼、维罗非尼、曲美替尼、司美替尼、Binimetinib、Cobimetinib或其他FDA批准的或未批准的RAF/MEK/ERK通路抑制剂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上述靶向药物在MUC1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三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MUC1CAR-T细胞治疗的药物组合,包括(1)上述用于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的靶向药物;(2)用于MUC1CAR-T细胞治疗的药物。所述MUC1CAR-T细胞包括5E5CAR-T细胞、S28zCAR-T细胞、H28zCAR-T细胞、HDF28zCAR-T细胞、HDFTrCAR-T细胞或MUC28zCAR-T细胞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UC1CAR-T细胞不限于一代、二代、三代或四代CAR-T细胞,不限于其单链抗体以IgE、IgA、IgD、IgM、IgG结构存在,不限于同时进行其他基因编辑处理。上述靶向药物及其药物组合可应用于癌症治疗中,所述癌症包括卵巢癌、腹膜肿瘤、输卵管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实体瘤、膀胱癌、小细胞肺癌、胃癌、移行细胞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样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胶质母细胞瘤、间皮瘤、肾癌、尿道癌、葡萄膜黑色素瘤、胆管癌、尤文肉瘤或结直肠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达拉非尼可作为5E5CAR-T细胞治疗的增敏剂,在体外实验中,建立肿瘤细胞与CAR-T细胞共培养体系,将5uM达拉非尼处理的肿瘤细胞系与5E5CAR-T细胞共培养8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被杀伤的肿瘤细胞、ELISA实验检测CAR-T细胞IFN-γ释放,实验结果均提示达拉非尼可提高5E5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并且这种现象在乳腺癌细胞系、肺癌细胞系、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均得到体现。在体内实验中,利用黑色素瘤细胞系建立CDX小鼠模型及肺癌组织建立PDX小鼠模型,在给小鼠输注MUC1CAR-T细胞前灌胃5天剂量为30mg/kg/d的达拉非尼,肿瘤体积可得到明显控制。体内实验及体外实验均表明达拉非尼可增强5E5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一方面可降低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转录活性,减少MUC1基因甲基化从而提高了MUC1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降低了COSMC的表达,由于COSMC为MUC1胞外段糖链延长的关键酶,因此RAF/MEK/ERK通路抑制剂阻碍了MUC1胞外段糖链的延长,暴露了更多MUC1CAR-T细胞识别的抗原位点。上述实施例的结果说明,RAF/MEK/ERK通路的不同抑制剂促进肿瘤细胞MUC1的表达在机制上是同等的,因此RAF/MEK/ERK通路抑制剂与达拉非尼理应对MUC1CAR-T细胞治疗具有同等的增强作用。RAF/MEK/ERK通路抑制剂作用后对肿瘤细胞MUC1特征性改变,一方面促进其表达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降低其糖基化程度从而减少CAR-T细胞单链抗体与抗原识别的空间位阻,因此RAF/MEK/ERK通路抑制剂对MUC1CAR-T细胞治疗的增强作用理应适用于所有抗原位点在于肿瘤细胞MUC1的CAR-T细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肿瘤细胞MUC1的上调作用体现在不同肿瘤的细胞系、原代细胞及动物模型中,因此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对MUC1CAR-T细胞治疗的增强作用不依赖于该肿瘤是否具有其相应的靶点突变和特定的癌种限制,而在癌症的应用中存在广泛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强MUC1 CAR-T细胞治疗的靶向药物,所述靶向药物为RAF/MEK/ERK通路抑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的靶向药物,所述靶向药物为RAF/MEK/ERK通路抑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增强MUC1CAR-T细胞治疗的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AF/MEK/ERK通路抑制剂包括达拉非尼、索拉菲尼、维罗非尼、曲美替尼、司美替尼、Binimetinib或Cobimetinib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靶向药物在MUC1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4.一种用于MUC1CAR-T细胞治疗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增强MUC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朱英华,罗曼莉,周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