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实现卡介苗接种及其诊断的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22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实现卡介苗接种及其诊断的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包括微针阵列和药贴贴片,微针阵列置于药贴贴片上;微针包括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和不溶性微针支撑端,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为卡介苗、结核菌素微球、可溶性辅料混合经冷冻干燥制备而得,结核菌素微球采用缓释辅料与结核菌素组合制成,通过将卡介苗和结核菌素同时聚集在可溶性微针载药尖端,通过缓释微球技术控制结核菌素的释放时间,从而实现一次给药既可达到卡介苗的接种又可诊断卡介苗是否接种成功的两种给药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贴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实现卡介苗接种及其诊断的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同时实现卡介苗接种及其诊断的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一款批准用于结核病防治的疫苗。通过扩大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范围能很好地控制肺结核的流行,卡介苗接种目前采用注射器对新生儿进行皮内注射接种,这种皮内注射通常需要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才能进行,并且往往不可靠,通常有大约5%的卡介苗接种注射到皮下而导致接种失败和化脓性感染,这种皮内注射的方式对卡介苗接种者或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风险。另外,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通常还需在接种3个月后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进行PPD试验,如果显阳性则接种成功,否则接种失败。众所周知,皮内注射通过会引起剧痛,意外的针穿刺伤、严重的皮肤感染和留下伤疤等副作用,这些因素将大大降低接种者的接种顺应性。此外卡介苗和结核菌素均需在低温下保存、运输,这给卡介苗及结核菌素药物的贮藏和运输带来了不便,增加了流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皮内注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阵列和药贴贴片,所述微针阵列置于所述药贴贴片上;所述微针阵列的微针包括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和不溶性微针支撑端,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为卡介苗、结核菌素微球、可溶性辅料混合经冷冻干燥制备而得,所述结核菌素微球采用缓释辅料与结核菌素组合制成,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置于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为不溶性微针阵列基底,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位于所述微针阵列基底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9 CN 20201035419021.一种两段式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阵列和药贴贴片,所述微针阵列置于所述药贴贴片上;所述微针阵列的微针包括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和不溶性微针支撑端,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为卡介苗、结核菌素微球、可溶性辅料混合经冷冻干燥制备而得,所述结核菌素微球采用缓释辅料与结核菌素组合制成,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置于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上,所述微针阵列基底为不溶性微针阵列基底,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位于所述微针阵列基底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为四棱锥形微针尖端,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为圆柱形微针支撑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辅料为蔗糖、聚乙烯醇或透明质酸,
或者,所述可溶性辅料为蔗糖或透明质酸与聚乙烯醇按照比例1:2~3:2组成的混和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辅料为羧甲基壳聚糖与聚乳酸-聚甲基共聚物以重量比为2:1~3:2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可以为PMMA或不锈钢、陶瓷等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按照10*10排列,所述可溶性载药微针尖端高度为200至400微米,所述不溶性微针支撑端高度不超过4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针阵列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贴贴片包括压敏胶带和吸收垫圈;所述压敏胶带用于皮肤与所述微针阵列的粘贴;所述吸收垫圈的中空部分置入所述微针阵列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江克刚蒋乐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