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护目镜,其包括镜框架(1),所述镜框架(1)上安装有镜片(2),所述镜框架(1)为一体结构,所述镜框架(1)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3)。所述镜框架(1)上还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4)。所述镜片(2)双面镀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伤害皮肤、能跟据脸型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佳、能有效隔离细菌且安全舒适、可以实现全贴合无压痕,不易产生水蒸气,镜片不易起雾,镜面不易模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护目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护目镜。
技术介绍
医用护目镜是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镜片易起雾模糊视线,不利于临床操作,并对医务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隔离作用。目前市面及在应用的护目镜都存在以下问题:①国内外护目镜大同小异:医务工作者长时间使用后都会不同程度的伤害皮肤、鼻梁(每人脸型不同)产品不能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不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细菌仍未有效隔离)。②长时间在工作状态中,热量排放不佳,易产生水蒸气。③高透镜片内外温差易起雾,镜面模糊。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伤害皮肤、能跟据脸型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佳、能有效隔离细菌且安全舒适、可以实现全贴合无压痕,不易产生水蒸气,镜片不易起雾,镜面不易模糊的医用护目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护目镜,其包括镜框架,所述镜框架上安装有镜片,所述镜框架为一体结构,所述镜框架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框架上还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装结构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本体一侧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顶盖,所述安装本体安装于镜框架上,吸附力干燥剂置于第一通孔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安装本体外部设有安装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装结构为一体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装结构的数量为2-6个。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框架上设有用于安装加装结构的第二通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片双面镀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R形气囊的气体控制在35%-70%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镜框架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用于安装R形气囊的凹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2-4个。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医用护目镜还包括弹性带、调节扣、固定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镜框架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镜框架上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加装结构内预装有吸附力干燥剂;镜片双面镀膜。本技术不会伤害皮肤、能跟据脸型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佳、能有效隔离细菌且安全舒适、可以实现全贴合无压痕,不易产生水蒸气,镜片不易起雾,镜面不易模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装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装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镜框架;2—镜片;3—R形气囊;4—加装结构;41—安装本体;42—第一通孔;43—连接柱;44—顶盖;45—安装槽;5—第二通孔;6—凹槽;7—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医用护目镜,其包括镜框架1,所述镜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镜片2,所述镜框架1为一体结构,所述镜框架1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3。所述镜片2双面镀膜,以此来改善雾面模糊的现象。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R形气囊3的气体控制在35%-70%之间,优选地,R形气囊3的气体控制在45%-60%之间。所述镜框架1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用于安装R形气囊3的凹槽6,R形气囊3安装于凹槽6内,有一部分突出在镜框架1外与皮肤接触。在佩戴该医用护目镜紧贴面颊或鼻梁时,气体会在R形气囊3的空间中移到相对空缺的位置,这样会使该医用护目镜能完全贴合皮肤,从而不会对局部造成伤害,且增加安全性及舒适度。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镜框架1上还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4。所述加装结构4包括安装本体41,所述安装本体41内部设有第一通孔42,所述安装本体41一侧设有连接柱43,所述连接柱43上设有顶盖44,所述安装本体41安装于镜框架1上,吸附力干燥剂置于第一通孔42内。所述安装本体41外部设有安装槽45。所述加装结构4为一体结构。所述加装结构4的数量为2-6个,本技术的加装结构4的数量为4个。所述镜框架1上设有用于安装安装本体41的第二通孔5,通过安装本体41外部设有的安装槽45安装于第二通孔5内。所述连接柱43的数量为2-4个,本技术的连接柱43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通孔42的数量为2-6个,本技术的第一通孔42的数量为4个。在加装结构4内加装的吸附力干燥剂可以吸收热而转化的水蒸气。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医用护目镜还包括弹性带、调节扣、固定扣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在镜框架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3;在佩戴该医用护目镜紧贴面颊或鼻梁时,气体会在R形气囊3的空间中移到相对空缺的位置,这样会使该医用护目镜能完全贴合皮肤,从而不会对局部造成伤害,且增加安全性及舒适度,可以实现全贴合无压痕。2、镜框架上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4,加装结构4内预装有吸附力干燥剂;该吸附力干燥剂可以吸收热而转化的水蒸气。3、镜片2双面镀膜,以此来改善雾面模糊的现象。本技术整体创意构思,使本技术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会伤害皮肤、不能跟据脸型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不佳、不能有效隔离细菌,易产生水蒸气,镜片易起雾,镜面易模糊的缺点,达成前述说明书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在镜框架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镜框架上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加装结构内预装有吸附力干燥剂;镜片双面镀膜。本技术不会伤害皮肤、能跟据脸型随行调整、密封效果佳、能有效隔离细菌且安全舒适、可以实现全贴合无压痕,不易产生水蒸气,镜片不易起雾,镜面不易模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护目镜,其包括镜框架(1),所述镜框架(1)上安装有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架(1)为一体结构,所述镜框架(1)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3);所述镜框架(1)上还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4);所述加装结构(4)包括安装本体(41),所述安装本体(41)内部设有第一通孔(42),所述安装本体(41)一侧设有连接柱(43),所述连接柱(43)上设有顶盖(44),所述安装本体(41)安装于镜框架(1)上,吸附力干燥剂置于第一通孔(4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护目镜,其包括镜框架(1),所述镜框架(1)上安装有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架(1)为一体结构,所述镜框架(1)接触皮肤的一面沿边缘设有R形气囊(3);所述镜框架(1)上还设有用于加装吸附力干燥剂的加装结构(4);所述加装结构(4)包括安装本体(41),所述安装本体(41)内部设有第一通孔(42),所述安装本体(41)一侧设有连接柱(43),所述连接柱(43)上设有顶盖(44),所述安装本体(41)安装于镜框架(1)上,吸附力干燥剂置于第一通孔(4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41)外部设有安装槽(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昌融,
申请(专利权)人:谢昌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