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江平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8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包括针套和若干针芯,所述针芯择一嵌插在所述针套中,所述针套与所述针芯尾部配合连接,所述针芯前部伸出所述针套前部;所述针套前部设置有斜截面,且其前端设置有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穿刺针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穿刺针芯可以实现一套穿刺针可以适应所有的组织穿刺,在穿刺路径中也可以更换针芯,适应不同组织穿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无法同时穿刺肌肉软组织和骨组织,并容易导致目标组织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到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穿刺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穿刺针。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微创和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经皮穿刺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推崇,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和各种微创治疗手段均需要经皮穿刺针建立通道,所以经皮穿刺针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体结构复杂,经皮穿刺活检时常需要经过有柔软的肌肉组织、坚硬的骨组织和害怕损伤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例如,穿刺肺组织时经常会碰到肋骨的遮挡,无法顺利穿刺到肺组织的问题。现有穿刺针结构单一,不能同时适用人体各组织的穿刺,且完全需要医生的个人经验来躲避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临床工作中急需一种可以同时穿刺肌肉组织和骨组织,并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的穿刺针,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组合式穿刺针,以适应人体不同结构和组织的穿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包括针套和若干针芯,所述针芯择一嵌插在所述针套中,所述针套与所述针芯尾部配合连接,所述针芯前部伸出所述针套前部;所述针套前部设置有第一斜截面,且其前端设置有第一坡口。进一步地,所述针套上部为针套柄,所述针套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为圆锥针芯,所述圆锥针芯下部为圆锥状,上部包括第一防滑针尾,所述第一防滑针尾为帽状结构,其内侧设置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为三棱针芯,所述三棱针芯的下部为三棱锥状,上部包括第一防滑针尾,所述第一防滑针尾为帽状结构,其内侧设置有内螺纹。<br>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为椭圆针芯,所述椭圆针芯为中空结构,所述椭圆针芯下端设置有第三坡口,所述第三坡口为圆滑曲面;所述椭圆针芯上部包括第二防滑针尾和针尾盖,所述第二防滑针尾的横截面为H型,且其上端以及下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针尾盖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防滑针尾上端与所述针尾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针套柄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针芯定位槽;所述针芯为切割针芯,所述切割针芯下部设置有第二斜截面,且其下端设置有第二坡口;所述切割针芯上部包括钻头夹持部,所述钻头夹持部下端延伸有与针芯定位槽相适配的针芯定位杆,所述钻头夹持部外侧的形状与常用骨钻钻头安装口内侧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针套和所述针芯为偏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针套柄外侧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针芯定位槽;所述针芯为活检针芯,所述活检针芯下部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旋切壳和活检针尖,所述活检针尖为三棱锥状,所述旋切壳横截面为螺旋状,且端口未封闭,所述旋切壳的边缘设置有旋切刃;所述活检针芯上部设置有第二防滑针尾,第二防滑针尾下端设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凸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坡口为圆滑曲面。进一步地,所述针套下部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长度标识。本技术的组合式穿刺针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穿刺针芯可以实现一套穿刺针可以适应所有的组织穿刺,在穿刺路径中也可以更换针芯,并可以顺利连接医用骨钻,适应不同组织穿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无法同时穿刺肌肉软组织和骨组织,并容易导致目标组织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到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针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针套尾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针套尾部剖面视图;图4为针套前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切割针芯结构示意图;图6为针套和切割针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针套和切割针芯组合后尾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针套和切割针芯组合后尾部剖面视图;图9为针套和切割针芯组合后前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钻头夹持部的俯视图;图11为针套和针芯组合后旋转切割轨迹示意图;图12为圆锥针芯结构示意图;图13为针套和圆锥针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4为针套和圆锥针芯组合后尾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为针套和圆锥针芯组合后尾部剖面视图;图16为针套和圆锥针芯组合后前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三棱针芯结构示意图;图18为针套和三棱针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9为针套和三棱针芯组合后前部结构示意图;图20为椭圆针芯结构示意图;图21为针套和椭圆针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2为针套和椭圆针芯组合后尾部结构示意图;图23为针套和椭圆针芯组合后尾部剖面视图;图24为圆锥针芯的尾盖结构示意图;图25为针套和椭圆针芯的组合后取下尾盖后的剖面视图;图26为针套和圆锥针芯的组合后前部结构示意图;图27为活检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针套和活检针芯组合后结构示意图;图29为活检针芯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旋切壳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1为针套和活检针芯组合后前部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0-切割旋转中心;1-针套;11-针套杆;12-第一斜截面;13-第一坡口;14-针套柄;15-钻头卡槽;16-针芯定位槽;17-凸起;18-长度标识;2-切割针芯;21-切割针芯杆;22-第二斜截面;23-第二坡口;24-切割针芯柄;25-钻头夹持部;26-针芯定位杆;27-凹槽;3-圆锥针芯;31-圆锥针芯杆;32-圆锥针芯柄;33-第一防滑针尾;34-圆锥针尖;4-三棱针芯;41-三棱针芯杆;42-三棱针芯柄;43-三棱针尖;5-椭圆针芯;51-椭圆针芯杆;52-椭圆针芯柄;53-第二防滑针尾;54-针尾盖;55-第三坡口;6-活检针芯;61-活检针芯杆;62-活检针芯柄;63-旋切壳;64-活检针尖;65-旋切刃;66-第二防滑针尾;67-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人体结构复杂,经皮穿刺活检时常需要经过有柔软的肌肉组织、坚硬的骨组织和害怕损伤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单一,根据穿刺针针芯前部的形状不同,可分为切割针芯、圆锥针芯、三棱针芯以及椭圆针芯等。穿刺经过不同的组织采用不同的针芯,例如,穿刺经过坚硬的骨组织时需要用骨钻配合切割穿刺针,穿刺经过柔软的肌肉组织时一般采用圆锥穿刺针或者三棱穿刺针,用手直接刺穿;而穿过害怕损伤的血管和神经组织时一般采用椭圆穿刺针,用以躲避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结构单一,不能同时适用人体各组织的穿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包括针套1和若干针芯,若干针芯择一嵌插在针套1中,针套1与针芯的尾部配合连接,针芯前部伸出针套前部,如图5所示,针套1下部设置有第一斜截面12,并且针套1下端设置有第一坡口13。其中针芯可包括切割针芯、圆锥针芯、三棱针芯以及椭圆针芯等,当将针芯插入到针套1中时,针芯前部伸出针套1,由于针套1下部设置有第一斜截面12,能够与切割针芯配合完成切割坚硬骨组织,第一坡口13的设置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包括针套和若干针芯,所述针芯择一嵌插在所述针套中,所述针套与所述针芯尾部配合连接,所述针芯前部伸出所述针套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前部设置有第一斜截面,且其前端设置有第一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穿刺针,包括针套和若干针芯,所述针芯择一嵌插在所述针套中,所述针套与所述针芯尾部配合连接,所述针芯前部伸出所述针套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前部设置有第一斜截面,且其前端设置有第一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上部为针套柄,所述针套柄上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为圆锥针芯,所述圆锥针芯下部为圆锥状,上部包括第一防滑针尾,所述第一防滑针尾为帽状结构,其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为三棱针芯,所述三棱针芯的下部为三棱锥状,上部包括第一防滑针尾,所述第一防滑针尾为帽状结构,其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为椭圆针芯,所述椭圆针芯为中空结构,所述椭圆针芯下端设置有第三坡口,所述第三坡口为圆滑曲面;所述椭圆针芯上部包括第二防滑针尾和针尾盖,所述第二防滑针尾的横截面为H型,且其上端以及下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针尾盖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防滑针尾上端与所述针尾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江平张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于江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