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8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包括支架主体、滑槽、第一滑板、第一螺柱和支撑块,所述支架主体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柱,并且第一螺柱底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螺柱一侧的滑槽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柱,且第二螺柱底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支架主体底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且支撑块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且螺纹杆远离支架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活动拉钩的实用性,提升活动拉钩的适用范围,还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
技术介绍
前,在胸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通过狭窄的肋间隙进入胸腔完成手术,现有的手术活动拉钩常常需要人工向外用力拉,然后再进行定位。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难以固定至手术台上,活动拉钩易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导致活动拉钩的实用性不强;(2)现有的此类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通常是由医护人员手工牵拉扩撑,这样操作费时费力,医务人员劳动强度高,工作难度大;(3)现有的此类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在使用时难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相应的调节,降低了活动拉钩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活动拉钩的实用性不强、医务人员使用时劳动强度高以及活动拉钩适用范围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包括支架主体(1)、滑槽(2)、第一滑板(3)、第一螺柱(4)和支撑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2),且滑槽(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柱(4),并且第一螺柱(4)底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螺柱(4)一侧的滑槽(2)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柱(9),且第二螺柱(9)底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滑板(10),所述支架主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支撑块(7),支撑块(7)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11),且支撑块(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一端与第一滑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且螺纹杆(5)远离支架主体(1)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包括支架主体(1)、滑槽(2)、第一滑板(3)、第一螺柱(4)和支撑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2),且滑槽(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柱(4),并且第一螺柱(4)底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螺柱(4)一侧的滑槽(2)内部安装有第二螺柱(9),且第二螺柱(9)底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滑板(10),所述支架主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支撑块(7),支撑块(7)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11),且支撑块(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一端与第一滑板(3)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且螺纹杆(5)远离支架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块(8),且第一连接块(8)顶端的一侧安装有丝杆(19),丝杆(19)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连接块(8)的外部,并且丝杆(19)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手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槽(15),且限制槽(15)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限制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10)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13),且第二连接块(13)远离第二滑板(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拉钩(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手术用活动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限位框(1101)、电机(1102)、转轴(1103)、第一锥齿轮(1104)、第一螺纹轴(1105)、第一活动臂(1106)、第一限位块(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卯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弈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