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6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放置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软枕,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启动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清屏按钮,所述清屏按钮的下方设置有停止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与盖体,使检测装置、显示装置与供电装置能够相结合,减小了脉象检测装置的体积,便于医生携带与使用脉象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软枕,患者可以将手掌部位放置在软枕上,增加了患者在检测过程中的舒适度,使患者能够更好的使用脉象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
技术介绍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切脉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脉象检测装置的体积较大,且脉象检测装置的检测装置、供电装置与显示装置不能相结合,不便于医生携带与使用脉象检测装置。2、传统脉象检测装置没有手掌部位放置区,长时间的把脉容易造成患者手掌部位酸痛,不便于患者使用脉象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解决了传统脉象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与没有手掌部位放置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纽扣,所述壳体前端面远离纽扣的一侧设置有手提带,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放置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穿孔,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软枕,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扣盖,所述盖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盖体前端面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区域,所述控制区域的前端面设置有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清屏按钮,所述清屏按钮的下方设置有停止按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放置区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另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提带与纽扣均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前端面,所述穿孔固定连接于检测装置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枕活动连接于壳体的内侧面,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上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体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上端面,所述固定带固定连接于盖体的上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扣盖固定连接于固定带的一端,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区域均固定连接于扣盖的前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启动按钮、清屏按钮与停止按钮均活动连接于控制区域的前端面,所述纽扣与扣盖的数量均为两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纽扣关于壳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扣盖关于盖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通过设置壳体与盖体,使检测装置、显示装置与供电装置能够相结合,减小了脉象检测装置的体积,便于医生携带与使用脉象检测装置。2、该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通过设置软枕,患者可以将手掌部位放置在软枕上,增加了患者在检测过程中的舒适度,使患者能够更好的使用脉象检测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壳体;2、手提带;3、转动轴;4、盖体;5、显示屏;6、启动按钮;7、电源放置区;8、控制区域;9、软枕;10、检测装置;11、穿孔;12、纽扣;13、扣盖;14、固定带;15、停止按钮;16、清屏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纽扣12,壳体1前端面远离纽扣12的一侧设置有手提带2,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放置区7,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的一侧设置有穿孔11,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软枕9,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4,盖体4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带14,固定带14的一端设置有扣盖13,盖体4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5,盖体4前端面远离显示屏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区域8,控制区域8的前端面设置有启动按钮6,启动按钮6的下方设置有清屏按钮16,清屏按钮16的下方设置有停止按钮15。本实施方案中,转动轴3能够连接壳体1与盖体4,壳体1与盖体4为脉象检测装置的保护装置,清屏按钮16能够将显示屏5上的脉象图清除,便于对下一个病人进行检测。具体的,电源放置区7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一侧,检测装置10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电源放置区7用于存放供电装置,检测装置10能够检测患者的脉搏。具体的,手提带2与纽扣12均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前端面,穿孔11固定连接于检测装置1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医生能够通过手提带2能够移动脉象检测装置,患者通过穿孔11将手臂放入检测装置10中。具体的,软枕9活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侧面,转动轴3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上端面。本实施例中,软枕9用于放置患者的手掌部位,转动轴3能够带动盖体4转动。具体的,盖体4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的上端面,固定带14固定连接于盖体4的上端面。本实施例中,盖体4能够确定显示屏5与控制区域8的位置,固定带14能够带动扣盖13移动。具体的,扣盖13固定连接于固定带14的一端,显示屏5与控制区域8均固定连接于扣盖13的前端面。本实施例中,扣盖13为脉象检测装置的闭合装置,显示屏5用于展示患者的脉象波动图。具体的,启动按钮6、清屏按钮16与停止按钮15均活动连接于控制区域8的前端面,纽扣12与扣盖13的数量均为两组。本实施例中,启动按钮6用于启动脉象检测装置,停止按钮15能够使脉象检测装置停止工作。具体的,纽扣12关于壳体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扣盖13关于盖体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纽扣12与扣盖13相结合能够使脉象检测装置闭合,纽扣12与扣盖13能够闭合脉象检测装置的不同部位。本实施例中启动按钮6、停止按钮15、清屏按钮16、显示屏5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启动按钮6的型号为LA167-B2-EA11,停止按钮15的型号为LA167-B2-EA21,清屏按钮16的型号为LA167-B2-EA31,显示屏5的型号为243V7Q。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医生通过手提带2将脉象检测装置拿到患者的身旁,打开盖体4,患者将手臂从穿孔11放入到检测装置中,手掌部位放在软枕9上,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按动启动按钮6,使脉象检测装置开始工作,医生可以根据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纽扣(12),所述壳体(1)前端面远离纽扣(12)的一侧设置有手提带(2),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放置区(7),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装置(10)的一侧设置有穿孔(11),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软枕(9),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4),所述盖体(4)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的一端设置有扣盖(13),所述盖体(4)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盖体(4)前端面远离显示屏(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区域(8),所述控制区域(8)的前端面设置有启动按钮(6),所述启动按钮(6)的下方设置有清屏按钮(16),所述清屏按钮(16)的下方设置有停止按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纽扣(12),所述壳体(1)前端面远离纽扣(12)的一侧设置有手提带(2),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放置区(7),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10),所述检测装置(10)的一侧设置有穿孔(11),所述壳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软枕(9),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4),所述盖体(4)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的一端设置有扣盖(13),所述盖体(4)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盖体(4)前端面远离显示屏(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区域(8),所述控制区域(8)的前端面设置有启动按钮(6),所述启动按钮(6)的下方设置有清屏按钮(16),所述清屏按钮(16)的下方设置有停止按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放置区(7)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10)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脉象检测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带(2)与纽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