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716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涉及医疗护理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固定奶瓶的万向支架和血氧检测器,万向支架上设置有奶嘴拔出机构,奶瓶包括保温式瓶体和瓶盖,瓶盖上端连接有奶嘴,奶嘴与瓶体通过设置在瓶盖内的奶液通道连通,奶液通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血氧检测器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流量控制机构、奶嘴拔出机构和血氧异常报警器连接。解决了现有医院儿科中给新生儿患者喂奶不能离人导致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同时通过万向支架可以连接安抚新生儿患者的无孔奶嘴,能够在患儿进行有创操作以及禁食时进行安抚,降低了有创操作的风险,提高了患儿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辅助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
技术介绍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在出生后需要转到新生儿科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每日的奶液都是使用奶瓶由医护人员轮流进行喂养,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高,每名医护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多名新生儿,需要在完成一名新生儿的喂养后才能喂养下一名新生儿,使得新生儿饥饿以后不能及时进行喂养。在喂养过程中,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一些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奶瓶进行喂养,很容易在吃奶过程中出现呛奶或者误吸,造成呼吸异常甚至窒息,所以在给新生儿奶瓶喂奶过程中不能离人,但这样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另外目前对于患有各种疾病如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患者不能进行喂养的患儿,以及需要进行各种有创操作如静脉穿刺、抽血等的患儿,其安抚问题还没有很好的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解决了现有医院新生儿科中给新生儿患者喂奶只能一对一进行,导致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包括用于固定奶瓶的万向支架和血氧检测器,万向支架上设置有奶嘴拔出机构,奶瓶包括保温式瓶体和瓶盖,瓶盖上端连接有奶嘴,奶嘴与瓶体通过设置在瓶盖内的奶液通道连通,奶液通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血氧检测器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流量控制机构、奶嘴拔出机构和血氧异常报警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奶瓶通过万向支架固定,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节奶瓶的位置和倾斜角度,在喂养婴儿时,能够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将奶瓶调整到最合适喂奶的位置。新生儿在吃奶过程中,血氧检测器实时监测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在其血氧饱和度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将信号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奶嘴拔出机构将奶嘴从婴儿口里拔出,同时控制器控制流量控制机构将奶液通道关闭并启动血氧异常报警器报警,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婴儿有可能呛奶或者误吸,并及时将奶嘴移走和关闭奶液通道防止使事态进一步严重,提高了安全性,使的真正能够代替医护人员对儿科的众多新生儿喂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喂养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奶嘴拔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流量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奶瓶;11、瓶体;12、瓶盖;13、奶嘴;2、万向支架;21、长形挠性件;22、支架底座;221、螺杆;222、第一夹板;223、第二夹板;224、紧固螺套;23、万向节;3、血氧检测器;4、奶嘴拔出机构;41、托架;411、凸条;412、弧形凹槽;42、连杆机构;421、第一连杆;422、第二连杆;43、套环;44、电动拉伸器;441、牵引绳;442、绕线器;443、电动机;5、流量控制机构;51、弹性气囊;52、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该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包括用于固定奶瓶1的万向支架2和血氧检测器3,万向支架2上设置有奶嘴拔出机构4,奶瓶1包括保温式瓶体11和瓶盖12,瓶盖12上端连接有奶嘴13,奶嘴13与瓶体11通过设置在瓶盖12内的奶液通道连通,奶液通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5,血氧检测器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流量控制机构5、奶嘴拔出机构4和血氧异常报警器连接。如图3所示,流量控制机构5包括沿奶嘴13内壁固定的弹性气囊51,瓶盖12内安装有向弹性气囊51充放气的气泵52,气泵52与控制器连接。弹性气囊51为覆盖在奶嘴13内壁上的0.2~0.5毫米厚的硅胶弹性薄膜,该弹性薄膜的边缘与奶嘴13内壁固定。气泵52优选型号为HT0520E-DC12V的微型气泵,控制器能够启动气泵52向弹性气囊51中瞬间充入足够量的气体来使弹性气囊51膨胀而封闭奶嘴13的孔颈处,使奶液不再继续进入到婴儿的嘴里;同时,如果有需要,通过控制气泵52的充气量,可以改变奶嘴13内孔径的大小进而改变奶液的流量。上述流量控制机构5能够在婴儿发生呛奶等紧急情况时才启动,在婴儿正常吃奶的时候,由于弹性气囊51是覆盖在奶嘴13内壁上的一层薄薄的硅胶,无毒无害,与现有技术中的奶嘴所不同的就是奶嘴壁变厚了,不会额外增加婴儿吸奶的负担,这点对于本就体弱的新生儿非常重要。万向支架2包括用于夹持固定的支架底座22和连接于支架底座22上的长形挠性件21,长形挠性件21远离支架底座22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23。通过支架底座22将万向支架2固定在婴儿床或保温箱侧板等易于夹持固定的地方。长形挠性件21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长形挠性件21优选铝合金软管,其韧性强,耐弯耐折不断裂,又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奶瓶。万向节23为球头万向节,能够提供360°旋转,使奶瓶位置的调节更加方便。支架底座22包括螺杆221,螺杆221的底端垂直固定有第一夹板222,螺杆221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夹板223,螺杆22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套224,第二夹板223位于第一夹板222的上方,紧固螺套224位于第二夹板223的上方。第一夹板222位于夹持台面的下方,第二夹板223位移夹持台面的上方,紧固螺套224往下旋转能够将第二夹板223与夹持台面抵紧,从而使支架底座22能够固定于夹持台面上。紧固螺套224外表面圆滑,能够提高婴儿所处环境的安全性。万向支架2能够支撑奶瓶1,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奶瓶1的位置,同时通过万向支架可以连接安抚新生儿患者的无孔奶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胶布将无孔奶嘴固定在新生儿患者的面部等位置进行固定,往往出现胶布脱落、新生儿对胶布过敏以及胶布粘贴伤等现象,通过万向支架固定无孔奶嘴,能够在患儿进行有创操作以及禁食时进行安抚,降低了有创操作的风险,提高了患儿的舒适性,为患儿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如图1和图2所示,奶嘴拔出机构4包括连接于万向支架2上的托架41,托架41内侧与瓶体11枢轴连接,托架41通过连杆机构42连接有套接于奶嘴13上的套环43,邻近套环43处的连杆机构42上设置有电动拉伸器44。给躺着的婴儿喂奶时,奶瓶的最佳位置是奶嘴朝下45°左右倾斜,瓶体11通过托架41支撑,套环43从奶嘴13的小径端套入,套环43直径小于瓶盖12的直径,能够套在瓶盖12与奶嘴13的交界处,对奶瓶1进行固定。当控制器通过血氧传感器检测到婴儿有可能呛奶时,控制电动拉伸器44拉动连杆机构42邻近套环43的一端,将奶嘴13从婴儿的嘴里拉出,使婴儿嘴里腾空,能够进行咳嗽等自救行为,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及时地处理婴儿的呛奶。托架41成半圆形,在托架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奶瓶(1)的万向支架(2)和血氧检测器(3),所述万向支架(2)上设置有奶嘴拔出机构(4),所述奶瓶(1)包括保温式瓶体(11)和瓶盖(12),所述瓶盖(12)上端连接有奶嘴(13),所述奶嘴(13)与所述瓶体(11)通过设置在所述瓶盖(12)内的奶液通道连通,所述奶液通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血氧检测器(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奶嘴拔出机构(4)和血氧异常报警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奶瓶(1)的万向支架(2)和血氧检测器(3),所述万向支架(2)上设置有奶嘴拔出机构(4),所述奶瓶(1)包括保温式瓶体(11)和瓶盖(12),所述瓶盖(12)上端连接有奶嘴(13),所述奶嘴(13)与所述瓶体(11)通过设置在所述瓶盖(12)内的奶液通道连通,所述奶液通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血氧检测器(3)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奶嘴拔出机构(4)和血氧异常报警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包括沿所述奶嘴(13)内壁固定的弹性气囊(51),所述瓶盖(12)内安装有向所述弹性气囊(51)充放气的气泵(52),所述气泵(52)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支架(2)包括用于夹持固定的支架底座(22)和连接于支架底座(22)上的长形挠性件(21),所述长形挠性件(21)远离所述支架底座(22)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科奶瓶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22)包括螺杆(221),所述螺杆(221)的底端垂直固定有第一夹板(222),所述螺杆(221)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夹板(223),所述螺杆(221)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套(224),所述第二夹板(223)位于所述第一夹板(222)的上方,所述紧固螺套(224)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绍玉张秀娟曾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