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分娩球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4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圈、分娩球、背架、按摩球、扶手和输液架,所述定位圈设置在底座上方,定位圈通过若干根竖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分娩球放置在定位圈内,所述背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和定位圈上,背架的前侧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按摩球,所述背架两侧设置扶手,所述输液架竖直安装在扶手旁侧,输液架上设有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既可以保障产妇运动时的安全,又可以缓解产妇腰背部的不适感,让产妇可以倚靠休息,缓解疲劳,增加舒适感,同时使产妇在输液时也能进行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分娩球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分娩球椅,属于医用辅助器械设计

技术介绍
分娩球运动是加速产程的常用手段,在第一、第二产程中,如果产妇经一段时间宫缩加强,宫口开大,但胎头下降无明显改善,就可以选择让产妇坐分娩球,这样有利于胎头下降。分娩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可以活动产妇的身体,改善呼吸、循环、协调盆底肌肉韧带,减轻盆底不适感,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由于分娩球是圆形的,需要放在分娩球架上进行固定,然而现今的分娩球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功能较单一,只能起到固定分娩球来保障产妇安全的作用,不能缓解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腰酸背部痛等不适感;2、产妇在坐分娩球时要长时间的保持直立体位,不能倚靠休息,极易疲劳,也不安全;3、对于需要输液的产妇来说,输液和坐分娩球很难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既可以保障产妇运动时的安全,又可以缓解产妇腰背部的不适感,让产妇可以倚靠休息,缓解疲劳,增加舒适感,同时使产妇在输液时也能进行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圈、分娩球、背架、按摩球、扶手和输液架,所述定位圈设置在底座上方,定位圈通过若干根竖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分娩球放置在定位圈内,所述背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和定位圈上,背架的前侧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按摩球,所述背架两侧设置扶手,所述输液架竖直安装在扶手旁侧,输液架上设有挂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共有四根,分别为两根前竖杆和两根后竖杆,所述背架包括半圆形扶手架、背板和加强撑杆,所述半圆形扶手架设置在定位圈上方,两根后竖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半圆形扶手架,半圆形扶手架的两端构成所述扶手;所述背板是水平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弯板,背板下端固定在半圆形扶手架的中部;所述加强撑杆设置在定位圈两侧,加强撑杆下端与定位圈外侧边固定连接,加强撑杆上端与半圆形扶手架两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撑杆为向靠背方向弯曲的圆弧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上部宽度一致,背板下部宽度自上向下逐渐增大并平滑过渡至半圆形扶手架两端的上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的前端上表面安装有竖向握把,所述竖向握把的形状与手掌握紧时的形状吻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球设有充气口,按摩球表面设有按摩凸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圈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防扩圈,所述限位防扩圈位于若干个所述竖杆围成的区域内,限位防扩圈与竖杆之间焊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外侧边设置有输液杆支架,所述输液杆支架上贯穿开设有输液杆穿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输液杆穿孔竖向同轴共线的输液杆插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插槽底部设置有磁铁,所述输液架下端安装有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可调式防滑支撑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分娩球通过定位圈和底座的相互配合而得到可靠的固定,产妇可以稳稳地坐在分娩球上进行运动,保障产妇运动时的安全;产妇在长时间直立体位运动后可以倚靠于背架上休息,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增加舒适感;按摩球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腰酸背痛等不适感;而且由于设置有输液架,使得产妇在输液的状态下也能进行运动,并且运动时安全有可靠保障。2)、本专利技术中背架的结构精巧,背板的形状与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形状适配,包裹性更好,舒适度更高,同时结构牢固,稳定性更好;加强撑杆为向靠背方向弯曲的圆弧形,产妇还可以取前胸朝向椅背的反座位,这样就能够趴在椅背上缓解疲劳和不适,此时产妇的两腿正好放在加强撑的弧形区域内,不用费力大幅度分开,非常舒适自然。3)、本专利技术中的扶手的前端上表面安装有竖向握把,产妇运动时可双手握持竖向握把以保证身体重心平衡。4)、本专利技术中的输液架只有在产妇需要输液时才安装上,平时不用时可以快速拆卸下来,以避免影响产妇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拿掉分娩球后的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拿掉分娩球和输液架后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拿掉分娩球和输液架后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定位圈、3-分娩球、4-背架、4.1-半圆形扶手架、4.2-背板、4.3-加强撑杆、5-按摩球、5a-按摩凸点、6-输液架、7-竖杆、7.1-前竖杆、7.2-后竖杆、8-扶手、9-挂钩、10-竖向握把、11-限位防扩圈、12-输液杆支架、13-输液杆插槽、14-磁铁、15-金属块、16-可调式防滑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分娩球椅,包括底座1、定位圈2、分娩球3、背架4、按摩球5和输液架6,所述定位圈2设置在底座1上方,定位圈2通过若干根竖杆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分娩球3放置在定位圈2内,所述背架4固定连接在底座1和定位圈2上,背架4的前侧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按摩球5,所述背架4两侧设置扶手8,所述输液架6竖直安装在扶手8旁侧,输液架6上设有挂钩9。具体使用时,分娩球3放置在定位圈2内,通过定位圈2和底座1的相互配合而得到可靠的固定,分娩球3不会滚动,产妇可以稳稳地坐在分娩球3上进行运动,不会因重心不稳出现歪斜、乱跑的现象,保障产妇运动时的安全。产妇在长时间直立体位运动后,背部可以倚靠于背架4上休息,有助于缓解运动疲劳,增加舒适感;此时背架4上的按摩球5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腰酸背痛等不适感。对于需要输液的产妇来说,输液瓶可以直接挂在输液架6的挂钩9上,这样产妇在输液的状态下也能进行运动,并且运动时安全有可靠保障。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7共有四根,分别为两根前竖杆7.1和两根后竖杆7.2,所述背架4包括半圆形扶手架4.1、背板4.2和加强撑杆4.3,所述半圆形扶手架4.1设置在定位圈2上方,两根后竖杆7.2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半圆形扶手架4.1,半圆形扶手架4.1的两端构成所述扶手8;所述背板4.2是水平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弯板,背板4.2下端固定在半圆形扶手架4.1的中部;所述加强撑杆4.3设置在定位圈2两侧,加强撑杆4.3下端与定位圈2外侧边固定连接,加强撑杆4.3上端与半圆形扶手架4.1两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背板4.2的形状与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形状适配,背板4.2的包裹性更好,舒适度更高。半圆形扶手架4.1通过两根后竖杆7.2和两个加强撑杆4.3进行安装固定,结构牢固,稳定性更好。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撑杆4.3为向靠背方向弯曲的圆弧形。如此设置,产妇还可以取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圈(2)、分娩球(3)、背架(4)、按摩球(5)、扶手(8)和输液架(6),所述定位圈(2)设置在底座(1)上方,定位圈(2)通过若干根竖杆(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分娩球(3)放置在定位圈(2)内,所述背架(4)固定连接在底座(1)和定位圈(2)上,背架(4)的前侧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按摩球(5),所述背架(4)两侧设置扶手(8),所述输液架(6)竖直安装在扶手(8)旁侧,输液架(6)上设有挂钩(9)。/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圈(2)、分娩球(3)、背架(4)、按摩球(5)、扶手(8)和输液架(6),所述定位圈(2)设置在底座(1)上方,定位圈(2)通过若干根竖杆(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分娩球(3)放置在定位圈(2)内,所述背架(4)固定连接在底座(1)和定位圈(2)上,背架(4)的前侧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按摩球(5),所述背架(4)两侧设置扶手(8),所述输液架(6)竖直安装在扶手(8)旁侧,输液架(6)上设有挂钩(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7)共有四根,分别为两根前竖杆(7.1)和两根后竖杆(7.2),所述背架(4)包括半圆形扶手架(4.1)、背板(4.2)和加强撑杆(4.3),所述半圆形扶手架(4.1)设置在定位圈(2)上方,两根后竖杆(7.2)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半圆形扶手架(4.1),半圆形扶手架(4.1)的两端构成所述扶手(8);所述背板(4.2)是水平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弯板,背板(4.2)下端固定在半圆形扶手架(4.1)的中部;所述加强撑杆(4.3)设置在定位圈(2)两侧,加强撑杆(4.3)下端与定位圈(2)外侧边固定连接,加强撑杆(4.3)上端与半圆形扶手架(4.1)两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分娩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撑杆(4.3)为向靠背方向弯曲的圆弧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