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防溢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3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防溅防溢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的锅盖本体上设有锅盖把手,所述的锅盖本体中部设有下凹的仓储部,所述的锅盖本体所述的仓储部的底部由设有实现上下翻动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拼合组成,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气压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的侧边向锅盖本体侧设有翻转使用的提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烹饪水平与使用体验,其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家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溅防溢锅盖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设备
,尤其是防溅防溢锅盖。
技术介绍
锅盖作为锅具配套的用具在每个家庭都少不了,它一般由圆形的略隆起的盖体和固定于其中心的把手组成,锅盖的使用可以保证菜品的风味与烹饪的效率。生活中人们进行烹饪时,一般先将油进行加热,之后将富含大量水分的食材以及调味料放入锅中,由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而水同时被加热气化,在放入食材后会使热油飞溅,人们容易被烫伤,造成危险。有人选择用锅盖挡油,一只手拿锅盖,一只手拿要炒的蔬菜,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人的视线,有时候菜会被投到锅外,慌乱下更容易造成危险。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0620106745.7中公开了一种炒锅锅盖由上锅盖体与下锅盖体组成,且上锅盖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上锅盖体下端与下锅盖体上端贯通连接,往锅里添加食材通过喇叭形的上锅盖体将菜从下锅盖体的开口处放入油锅内,从而避免溅油及烫伤,但该产品由于设置了上下锅盖导致体积是普通锅盖的两倍,结构的特殊会造成拿取不便,影响用户体验,且双层锅盖不宜散热在沸腾时会导致溢锅情况的发生,需要用户长期盯着锅内情况,存在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既能防止含水食材下锅发生油溅,又可以防止锅内发生沸腾溢锅的防溅防溢锅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该防溅防溢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的锅盖本体上设有锅盖把手,所述的锅盖本体中部设有下凹的仓储部,所述的锅盖本体所述的仓储部的底部由设有实现上下翻动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拼合组成,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气压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的侧边向锅盖本体侧设有翻转使用的提拉机构。优选地,所述的提拉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端部的电机以及一端固定在锅盖本体上的链条,所述的链条另一端与电机为缠绕式连接传动。优选地,所述的仓储部的两侧壁底部设有活动轴承,所述的两侧活动轴承分别连接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优选地,所述的锅盖把手上设有横跨仓储部固定在锅盖本体的把手梁,所述的把手梁上设有显示温度与气压的LED屏,所述的把手梁中部设有实现空间翻转动作的隔热提手。优选地,所述的锅盖本体上设有围绕中部仓储部的环形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为耐高温的钢化玻璃。优选地,所述的锅盖本体的锅盖边为向外水平延展过渡结构,所述的锅盖边底部设有配合锅体密封的胶圈垫。优选地,所述的锅盖本体上的仓储部为向上开口结构,所述的仓储部的侧壁与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端面均为贴有隔热膜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防溅防溢锅盖通过在锅盖本体上设置上下翻动的托板以及配合使用的传感器,用户可以将食材先放置在托板上,待手部离开锅盖后托板动作食材受重力滑入锅中,随后托板进行复位锅内溅起的油被锅盖阻隔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且锅内发生沸腾时托板可向下动作形成压制气泡的作用,使用空气进入锅内进行减压加快气泡破裂避免溢锅的发生,解决了用户在烹饪时需要盯锅的问题,另外该锅盖本体上设有多种传感器便有对锅内情况的实时掌握,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烹饪水平与使用体验,其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家庭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溅防溢锅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溅防溢锅盖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溅防溢锅盖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锅盖本体1、观察窗11、胶圈垫12、锅盖把手2、把手梁21、LED屏22、隔热提手23、仓储部3、活动轴承31、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气压传感器34、第一托板4、第二托板5、提拉机构6、电机61、链条6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防溅防溢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所述的锅盖本体1上设有锅盖把手2,所述的锅盖本体1中部设有下凹的仓储部3,所述的锅盖本体1上设有围绕中部仓储部3的环形观察窗11,所述的观察窗11为耐高温的钢化玻璃,便于用户直接观察锅内情况,所述的锅盖本体1所述的仓储部3的底部由设有实现上下翻动的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拼合组成,所述的仓储部3的两侧壁底部设有活动轴承31,所述的两侧活动轴承31分别连接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所述的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上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32,所述的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33与气压传感器34,所述的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的侧边向锅盖本体1侧设有翻转使用的提拉机构6,通过在锅盖本体上设置上下翻动的托板以及配合使用的传感器,用户可以将食材先放置在托板上,待手部离开锅盖后托板动作食材受重力滑入锅中,随后托板进行复位锅内溅起的油被锅盖阻隔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提拉机构6包括安装在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端部的电机61以及一端固定在锅盖本体1上的链条62,所述的链条62另一端与电机61为缠绕式连接传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锅盖把手2上设有横跨仓储部3固定在锅盖本体1的把手梁21,所述的把手梁21上设有显示温度与气压的LED屏22,所述的把手梁21中部设有实现空间翻转动作的隔热提手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锅盖本体1的锅盖边为向外水平延展过渡结构,所述的锅盖边底部设有配合锅体密封的胶圈垫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锅盖本体1上的仓储部3为向上开口结构,所述的仓储部3的侧壁与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上端面均为贴有隔热膜材料。工作时,压力传感器32检测到第一托板4与第二托板5上的食材,提拉机构6动作食材滑入锅体内,在烹饪过程中,温度传感器33与气压传感器34检测锅内的实施情况,当锅内发生沸腾且溢锅反应时提拉机构6再次动作,将溢锅的气泡消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溅防溢锅盖在锅内发生沸腾时托板可向下动作形成压制气泡的作用,使用空气进入锅内进行减压加快气泡破裂避免溢锅的发生,解决了用户在烹饪时需要盯锅的问题,另外该锅盖本体上设有多种传感器便有对锅内情况的实时掌握,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烹饪水平与使用体验,其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家庭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溅防溢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的锅盖本体上设有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本体中部设有下凹的仓储部,所述的锅盖本体所述的仓储部的底部由设有实现上下翻动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拼合组成,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气压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的侧边向锅盖本体侧设有翻转使用的提拉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溅防溢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的锅盖本体上设有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本体中部设有下凹的仓储部,所述的锅盖本体所述的仓储部的底部由设有实现上下翻动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拼合组成,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下端面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气压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的侧边向锅盖本体侧设有翻转使用的提拉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拉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端部的电机以及一端固定在锅盖本体上的链条,所述的链条另一端与电机为缠绕式连接传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溅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仓储部的两侧壁底部设有活动轴承,所述的两侧活动轴承分别连接第一托板与第二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宗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东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