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得海专利>正文

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2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操作台、躺板和安装底板,操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和支撑转轴,躺板铰接有固定带,躺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套柱,安装套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和支撑杆,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滑杆和支撑杆的一端均连接有面部放置支架,安装底板的侧面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带,方便对患者进行固定;设置升降柱,方便对操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设置滑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方便根据不同患者面部的大小对面部放置支架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辅助治疗是ICU重症患者重症护理的常用和重要的手段。然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ARDS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患者、气道引流困难等重症患者,常规仰卧位通气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通常此类患者常使用俯卧位通气治疗。俯卧位通气是指患者处于俯卧位,然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主要用于改善呼吸系统病人的氧合。然而,传统的医疗设备在对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皮肤黏膜压迫受损、人工气道、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的压迫、扭曲、移位、脱出、气道阻塞、颜面部水肿、手臂位置不正确导致神经麻痹等潜在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通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操作台(1)、躺板(2)和安装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躺板(2)和安装底板(4)均为板体结构,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10)的相对两侧面设置有转动轴(11)和若干支撑转轴(12),所述支撑转轴(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1)的两侧,所述转动轴(11)和支撑转轴(12)的周侧面均与躺板(2)相连接,所述躺板(2)铰接有固定带(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操作台(1)、躺板(2)和安装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躺板(2)和安装底板(4)均为板体结构,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10)的相对两侧面设置有转动轴(11)和若干支撑转轴(12),所述支撑转轴(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1)的两侧,所述转动轴(11)和支撑转轴(12)的周侧面均与躺板(2)相连接,所述躺板(2)铰接有固定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套柱(28),所述安装套柱(2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套柱(28)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和升降杆(29),所述升降杆(29)安装在开口内,所述升降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13),所述安装盘(13)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17)和支撑杆(14),所述滑槽(17)的位置在支撑杆(14)的一侧,所述滑槽(1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杆(16),所述滑杆(16)和支撑杆(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面部放置支架(15),所述滑杆(16)与滑槽(17)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5),所述电机支架(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电机轴的周侧面设置有主动转轮(7),所述主动转轮(7)的周侧面设置有转动带(9),所述转动带(9)连接有从动转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俯卧位通气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得海张蕊金灵燕
申请(专利权)人:于得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