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1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涉及医疗护理领域,针对现有的神经外科病人护理时由于术后疼痛感较重易产生情绪失控现象,导致护理操作难以进行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U型,且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的U型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斜杆,且所述斜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不同身材的患者进行肢体以及躯干的限位固定,防止患者由于术后疼痛感导致情绪失控而做出的非正确性行为,从而使得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外科病人护理时由于术后疼痛感较重易产生情绪失控现象,导致护理操作难以进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U型,且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的U型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斜杆,且所述斜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压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上缠绕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固定板远离斜杆的一侧安装有束缚带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转动环,且所述转动环的底端滑动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铰接有铰接杆。优选的,所述压板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压板的外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铰接杆的底端铰接。优选的,所述转动环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限位槽,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部。优选的,所述缠绕辊的两端转轴均安装有扭簧。优选的,所述束缚带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转动杆以及抵紧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斜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L型的固定架,且所述固定架的竖直段螺纹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贯穿固定架的竖直段。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滑动安装有呈竖向的抵紧板,抵紧板贯穿固定架的水平段,且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抵紧板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转动调节杆能够使其推动夹板与安装板配合,从而将该装置稳定的安装在病床上,并且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其推动横板以及压板向下运动,然后再通过调节转动环,使其推动铰接杆,继而推动压板,能够将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限位固定。2、通过挂环将束缚带从固定板内部抽出,然后再挂在病床的另一侧,通过向下推动抵紧板,再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推动抵紧板挤压束缚带,从而能够对束缚带进行固定,完成对患者躯干位置的限位。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对不同身材的患者进行肢体以及躯干的限位固定,防止患者由于术后疼痛感导致情绪失控而做出的非正确性行为,从而使得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更加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横板与压板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安装板、2调节杆、3夹板、4斜杆、5固定板、6螺纹杆、7缠绕辊、8挂环、9固定架、10转动杆、11抵紧板、12束缚带、13转动环、14铰接杆、15滑块、16滑槽、17压板、18横板、19连接块、20限位块、2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呈U型,且所述安装板1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调节杆2,且所述调节杆2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1的U型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板3,所述安装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斜杆4,且所述斜杆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平行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且所述螺纹杆6贯穿固定板5,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横板18,所述横板18的两侧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压板17,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缠绕辊7,所述缠绕辊7上缠绕有束缚带12,所述束缚带12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挂环8,所述固定板5远离斜杆4的一侧安装有束缚带固定装置,所述螺纹杆6上螺纹安装有转动环13,且所述转动环13的底端滑动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底端铰接有铰接杆14,所述压板17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压板17的外弧壁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5,且所述滑块15与铰接杆14的底端铰接,所述转动环13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限位槽21,所述连接块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且所述限位块20滑动安装在限位槽21内部,所述缠绕辊7的两端转轴均安装有扭簧,所述束缚带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9、转动杆10以及抵紧板11,所述固定板5远离斜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L型的固定架9,且所述固定架9的竖直段螺纹安装有转动杆10,且转动杆10贯穿固定架9的竖直段,所述固定架9上滑动安装有呈竖向的抵紧板11,抵紧板11贯穿固定架9的水平段,且所述转动杆10的端部与抵紧板11接触。实施例: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安装板1卡在病床的一侧,然后再转动调节杆2,使得调节杆2推动夹板3向上运动,从而通过夹板3与安装板1的配合能够将该装置稳定的夹持在病床上,然后再旋转转动环13,使得转动环13在螺纹杆6上上下移动,转动环13带动铰接杆14,铰接杆14再带动滑块15在滑槽16内部滑动,从而能够使得压板17与横板18的角度发生变化,当两个压板17能够与患者的肢体围度匹配时,此时再转动螺纹杆6,使得螺纹杆6向下运动,并且推动横板18以及压板17向下运动,从而能够将其压紧在患者的肢体上,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然后再拉动挂环8,使得挂环8将束缚带12从固定板5内部抽出,然后将束缚带12端部的挂环8挂在病床的另一侧,此时再向下推动抵紧板11,使得抵紧板11对束缚带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将其压在患者的躯干部位,然后再旋转转动杆10,转动杆10会推动抵紧板11,使得抵紧板11递进束缚带12,防止束缚带12松动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呈U型,且所述安装板(1)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调节杆(2),且所述调节杆(2)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1)的U型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板(3),所述安装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斜杆(4),且所述斜杆(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平行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且所述螺纹杆(6)贯穿固定板(5),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横板(18),所述横板(18)的两侧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压板(17),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缠绕辊(7),所述缠绕辊(7)上缠绕有束缚带(12),所述束缚带(12)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挂环(8),所述固定板(5)远离斜杆(4)的一侧安装有束缚带固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呈U型,且所述安装板(1)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调节杆(2),且所述调节杆(2)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1)的U型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板(3),所述安装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斜杆(4),且所述斜杆(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平行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6),且所述螺纹杆(6)贯穿固定板(5),所述螺纹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横板(18),所述横板(18)的两侧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压板(17),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缠绕辊(7),所述缠绕辊(7)上缠绕有束缚带(12),所述束缚带(12)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挂环(8),所述固定板(5)远离斜杆(4)的一侧安装有束缚带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上螺纹安装有转动环(13),且所述转动环(13)的底端滑动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底端铰接有铰接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肢体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霞王慧梅陈琴芬赵和兰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