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03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及其工作方法;健康监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上设置有医疗模组、蓝牙模块,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其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S2、在手机APP上选择登录模式或离线模式,然后旋转检测体温,红外测温探头将体温检测结果发送到手机APP上;S3、在手机APP上选择检测ECG、PPG、呼吸率,用手指触摸健康检测触摸屏,健康检测触摸屏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测试传感器得到各项检测结果并发送到手机APP上;S4、手机APP在得到全部检测结果后评定出人体的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健康检测与健康监控的产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但是现有的健康监控产品均体积较大,不便于人们的携带,无法实现实时测量监控的效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及其工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呈前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状,手机壳本体上设置有医疗模组,手机壳本体内设置有蓝牙模块,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所述医疗模组包括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红外测温探头设置在手机壳本体顶端,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均嵌接在手机壳本体后端端面内,健康检测触摸屏与健康测试传感器线路连接,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均与蓝牙模块线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本体顶端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顶端设置有安置腔体,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固定连接在安置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健康检测触摸屏内设置有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进一步的,所述健康测试传感器的型号为MT6381。进一步的,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EFR32BG1。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温探头的型号为NIR007。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本体后端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线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本体后端设置有磁吸接头,磁吸接头的一端与充电母座磁性连接;磁吸接头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线路连接,充电接头位于手机壳本体底端且其与手机底端的充电接口插接。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手机,按动控制开关打开医疗模组,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S2、在手机APP上选择登录模块或离线模式,然后选择检测体温,并将红外测温探头对准额头,红外测温探头进行体温检测并将体温检测结果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到手机APP上;S3、在手机APP上选择检测ECG、PPG和呼吸率,然后用手指触摸健康检测触摸屏,健康检测触摸屏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测试传感器根据检测信号得到ECG检测结果、PPG检测结果和呼吸率检测结果并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到手机APP上;S4、手机APP在得到人体体温检测结果、ECG检测结果、PPG检测结果、呼吸率检测结果后评定出人体的健康状态并根据该健康状态给出建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手机壳本体上设置医疗模组的设计,使得在进行健康检测时,人们只需用手指触碰到健康检测触摸屏上,健康检测触摸屏内的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红外线信号,经过手指皮肤、血液的反射后被健康检测触摸屏内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传输给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测试传感器通过检测信号得到人体的ECG、PPG、呼吸率数据,同时通过红外测温探头可以简单快捷的检测到人体温度数据,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将这些健康数据传输给手机APP,人们从手机APP上即可清楚明了的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从而实现了实时了解自身健康信息的效果;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与手机壳相结合的设计,明显缩小了健康检测装置的体积,不需要人们另外携带健康检测仪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手机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所述手机壳本体1呈前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状,手机壳本体1后端设置有与手机摄像头位置相对应的摄像头通孔101以及与手机后端感应开机触摸屏相对应的触摸屏通孔102;手机壳本体1上设置有医疗模组,手机壳本体1内设置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的型号为EFR32BG1;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所述医疗模组包括红外测温探头108、健康测试传感器103、健康检测触摸屏104,红外测温探头108设置在手机壳本体1顶端,手机壳本体1顶端设置有连接凸起105,连接凸起105顶端设置有安置腔体,所述红外测温探头108固定连接在安置腔体内;红外测温探头108的型号为NIR007;所述健康测试传感器103、健康检测触摸屏104均嵌接在手机壳本体1后端端面内,健康测试传感器103的型号为MT6381;健康检测触摸屏104内设置有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健康检测触摸屏104与健康测试传感器103线路连接,红外测温探头108、健康测试传感器103均与蓝牙模块线路连接;手机壳本体1内设置有电池并通过电池为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红外测温探头108、健康测试传感器103、蓝牙模块供电;所述手机壳本体1后端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06,控制开关106分别与红外测温探头108、健康测试传感器103、健康检测触摸屏104线路连接。所述手机壳本体1后端设置有磁吸接头107,磁吸接头107的一端与充电母座磁性连接;磁吸接头107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头线路连接,充电接头位于手机壳本体1底端且其与手机底端的充电接口插接。磁吸接头的设计使得手机在进行充电时只需将磁吸接头与充电母座相吸合即可,充电母座与电源电性连接,在进行充电操作时,电源通过充电母座与磁吸接头电性连接,磁吸接头上的电流经过充电接头后进入手机底端的充电接口内,从而实现为手机充电的功能,其使得手机的充电操作可以更加便捷,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健康监测手机壳的工作步骤如下:S1、打开手机,按动控制开关106打开医疗模组,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S2、在手机APP上选择登录模块或离线模式,然后选择检测体温,并将红外测温探头108对准额头,红外测温探头108进行体温检测并将体温检测结果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到手机APP上;S3、在手机APP上选择检测ECG、PPG、呼吸率,然后用手指触摸健康检测触摸屏104,健康检测触摸屏104将检测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呈前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状,手机壳本体上设置有医疗模组,手机壳本体内设置有蓝牙模块,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所述医疗模组包括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红外测温探头设置在手机壳本体顶端,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均嵌接在手机壳本体后端端面内,健康检测触摸屏与健康测试传感器线路连接,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均与蓝牙模块线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监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呈前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状,手机壳本体上设置有医疗模组,手机壳本体内设置有蓝牙模块,医疗模组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所述医疗模组包括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红外测温探头设置在手机壳本体顶端,健康测试传感器、健康检测触摸屏均嵌接在手机壳本体后端端面内,健康检测触摸屏与健康测试传感器线路连接,红外测温探头、健康测试传感器均与蓝牙模块线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本体顶端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顶端设置有安置腔体,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固定连接在安置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检测触摸屏内设置有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红外线的红外接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测试传感器的型号为MT638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EFR32BG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康监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探头的型号为NIR007。


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经纬张俊瑶刘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百通力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