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0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智能桌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外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智能桌腿、外壳、第一弹簧、横板、第二滑套、第一滑槽、把手、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壳体、智能桌面、拉环、衔接板、连接杆、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一滑杆、第一滑套、连接块、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杆和滑块的配合使用,解决现有的智能桌子不便于固定的问题,该智能桌子,具备便于固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
本技术涉及智能桌子固定
,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
技术介绍
智能桌子设有屏幕、USB接口、蓝牙和无线网络功能,可以随使用者的心跳自动升降,并提醒使用者转换姿势,此外,它还能监控使用者的身体热量燃烧情况,它由多媒体书桌和配套软件组成,具多点触控、多用户共同使用的特色,多点触摸屛幕内置了硏究人员专门订制的软件,可以与其他书桌联网。桌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比较普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而智能桌子也是桌子中的一种,相比于常规的桌子,智能桌子更多的体现出了智能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处,而智能桌子在安装的时候则需要使用到固定装置,而现有的智能桌子的固定装置更多的体现出了不便于固定和固定效果不好的特点,这给智能桌子的使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具备便于固定的优点,解决现有的智能桌子不便于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智能桌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外壳(3),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4),所述连接杆(15)的底部贯穿至外壳(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连接杆(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11),两个外壳(3)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壳体(11)远离连接杆(1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7)并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智能桌子,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智能桌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外壳(3),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4),所述连接杆(15)的底部贯穿至外壳(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连接杆(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11),两个外壳(3)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壳体(11)远离连接杆(1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7)并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9),两个智能桌腿(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9)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槽(16)和第二限位槽(17),所述第一限位块(10)靠近壳体(11)的一侧贯穿至壳体(1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远离第一限位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所述连接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19),所述第一滑套(19)内壁设置有第一滑杆(18),所述第一滑杆(18)的两侧均与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6),所述第二滑套(6)的内壁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