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02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包括手持本体、装设于手持本体内的控制单元及至少两个用于按摩或美容的功能头,该功能头的端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极片,所述手持本体装设有万向底座,该万向底座的一端与手持本体固定连接,该万向底座的另一端与功能头的内端固定连接。使用者手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美容仪,将功能头与人体的面部皮肤接触以实现功能头的按摩或美容功能,由于万向底座的可转向设计,功能头在与面部皮肤接触时,会根据功能头的端面与面部皮肤的接触情况进行方向的自适应调整,使之贴合紧密,从而有效提高功能头的美容或按摩功效,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
本技术涉及美容仪器
,尤其是指一种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美丽,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以及越来越多的男性都经常性地进行面部的按摩或美容。现有的面部美容的方法较多,除了在面部每天涂抹护肤和保湿品外,还要定期的在面部粘贴或涂覆各种面膜,面部按摩仪是针对面部皮肤开发的护理设备,其通常具备一个手柄以及固定在手柄端部的功能头,或者仅具有一个功能头,使用时需要按压在脸部并保持移动状态才能发挥作用,且功能单一,无法在光疗的同时进行按摩功能,且现有的美容部件不能较好地与人体面部贴合,影响美容功效,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美容或按摩功能,且功能头部能更好贴合人体皮肤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包括手持本体、装设于手持本体内的控制单元及至少两个用于按摩或美容的功能头,该功能头的端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极片,所述手持本体装设有万向底座,该万向底座的一端与手持本体固定连接,该万向底座的另一端与功能头的内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为弹簧柱、软质气囊或软胶材料制成的软胶座。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一端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的横截面。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中段的横截面小于两端的横截面。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包括安装于手持本体的固定座和设置于功能头内端面的活动座,该固定座和活动座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br>另一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包括安装于手持本体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的球头和设置于功能头内端面的球碗套,球头活动嵌设于球碗套内。优选的,所述万向底座包括安装于手持本体的上部的固定座和两端均设有球头的连杆,所述功能头的内端面和固定座的外侧面均开设有球碗套,连杆一端的球头活动嵌设于固定座的球碗套内,连杆另一端的球头活动嵌设于功能头的球碗套内。优选的,所述功能头内部装设有振动马达、电热片和/或磁性件,所述手持本体装设有光疗组件,该光疗组件位于万向底座周边或相邻的两个功能头之间。优选的,所述手持本体的外壁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导电条。优选的,所述手持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伸出角,所述万向底座的内端固定于伸出角的端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所述手持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伸出角,所述万向底座的内端固定于伸出角的端面。电极片用于对人体的面部进行低频脉冲按摩,或通过微电流实现对人体面部的污物导出和美容液导出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手持本技术的美容仪,将功能头与人体的面部皮肤接触以实现功能头的按摩或美容功能,由于万向底座的可转向设计,功能头在与面部皮肤接触时,会根据功能头的端面与面部皮肤的接触情况进行方向的自适应调整,使之贴合紧密,从而有效提高功能头的美容或按摩功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持美容仪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持美容仪中功能头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七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八中万向底座和功能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的实施例一,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包括手持本体1、装设于手持本体1内的控制单元及至少两个用于按摩或美容的功能头2,该功能头2的端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极片21,所述手持本体1装设有万向底座3,该万向底座3的一端与手持本体1固定连接,该万向底座3的另一端与功能头2的内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伸出角12,所述万向底座3的内端固定于伸出角12的端面。电极片21用于对人体的面部进行低频脉冲按摩,或通过微电流实现对人体面部的污物导出和美容液导出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手持本技术的美容仪,将功能头2与人体的面部皮肤接触以实现功能头2的按摩或美容功能,由于万向底座3的可转向设计,功能头2在与面部皮肤接触时,会根据功能头2的端面与面部皮肤的接触情况进行方向的自适应调整,使之贴合紧密,从而有效提高功能头2的美容或按摩功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底座3为软胶材料制成的软胶座31,软胶座31一端的横截面也可以等于另一端的横截面,该软胶座31为圆柱状,在功能头2的自适应过程中,软胶座31能提供较好的弹性形变,大大提高了功能头2的端面与面部皮肤之间的接触贴合紧密性。如图2所示,所述功能头2内部装设有振动马达22、电热片23和/或磁性件24,所述手持本体1装设有光疗组件13,该光疗组件13位于万向底座3周边或相邻的两个功能头2之间。通过振动马达22,采用机械振动电压刺激的方式,能使面部肌肤收紧,增加自身弹性,增强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通过电热片23的设计,在温热状态下按摩能促进皮肤吸收,是肌肤纹理得到舒展,肌肤变得更饱满;此外,磁性件24产生的磁场可以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如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功能更加多样化。光疗组件13为蓝光LED、红光LED和/或橙光LED。红光LED能产生640nm至650nm的红光,能深入真皮层,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增生,减少皱纹,恢复肌肤年轻活力;蓝光LED产生的蓝光能镇痘抚平痘痘紧致毛孔、粉刺、闭口、泛红等,帮助净菌。优选的,所述手持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导电条11。手持式美容仪工作原理如下:在本技术的应用中,使用者将美容模块贴合在脸部,电极片21能与面部皮肤进行紧密接触并导电,导电条11可以与人体接触导电,从而在控制单元的驱动作用下,电极片21和导电条11之间形成电流回路;控制单元4开始工作后,在电极片21和人体面部之间产生100μA至700μA的微电流,并且电极片21带正电;众所周知,人体面部及其毛孔内的污垢均带有负电荷,利用正负电荷离子异性相吸的原理,人体面部毛孔内的污垢与带正电的电极片21相互吸引而被引导带出附着在带正电的电极片21上,从而达到深层清洁毛孔内污物的技术效果,实际应用中,在电极片21上固定一片卸妆棉,被导出的污垢附着在卸妆棉上,方便清理,可操作性强。在美肤状态下,使用者先将美容液涂抹在面部,再将美容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包括手持本体(1)、装设于手持本体(1)内的控制单元及至少两个用于按摩或美容的功能头(2),该功能头(2)的端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极片(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本体(1)装设有万向底座(3),该万向底座(3)的一端与手持本体(1)固定连接,该万向底座(3)的另一端与功能头(2)的内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包括手持本体(1)、装设于手持本体(1)内的控制单元及至少两个用于按摩或美容的功能头(2),该功能头(2)的端面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极片(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本体(1)装设有万向底座(3),该万向底座(3)的一端与手持本体(1)固定连接,该万向底座(3)的另一端与功能头(2)的内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底座(3)为弹簧柱(32)、软质气囊(33)或软胶材料制成的软胶座(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底座(3)一端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另一端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底座(3)中段的横截面小于两端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底座(3)包括安装于手持本体(1)的固定座(34)和设置于功能头(2)内端面的活动座(35),该固定座(34)和活动座(35)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自适应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底座(3)包括安装于手持本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未雨绸缪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