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耐磨鞋底,涉及鞋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外圈环,且外圈环的内侧设置有内圈环,鞋底本体的前脚掌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大防滑圆环,鞋底本体的后脚跟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小防滑圆环,小防滑圆环与大防滑圆环之间的鞋底本体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中心防滑块,且中心防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槽,内圈环的内侧、大防滑圆环、小防滑圆环以及中心防滑块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结构,解决了现阶段中防滑性能高的鞋底自重较大,在穿着时会产生较大的不适感,而且鞋底较硬弯折效果较差不利于行走;同时质量较轻的鞋底其防滑性能又较差而且不耐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耐磨鞋底
本技术属于鞋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耐磨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然而现阶段中防滑性能高的鞋底自重较大,在穿着时会产生较大的不适感,而且鞋底较硬弯折效果较差不利于行走;同时质量较轻的鞋底其防滑性能又较差而且不耐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耐磨鞋底,通过环保橡胶、空气橡胶、硬质橡胶以及加碳橡胶,解决了现阶段中防滑性能高的鞋底自重较大,在穿着时会产生较大的不适感,而且鞋底较硬弯折效果较差不利于行走;同时质量较轻的鞋底其防滑性能又较差而且不耐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外圈环,且外圈环的内侧设置有内圈环,所述内圈环的内侧、鞋底本体的前脚掌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大防滑圆环,且大防滑圆环的内侧设置有大圈空槽,所述大防滑圆环与大圈空槽之间的鞋底本体上设置有防滑片,所述内圈环的内侧、鞋底本体的后脚跟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小防滑圆环,且小防滑圆环的内侧设置有小圈空槽,所述小防滑圆环与大防滑圆环之间的鞋底本体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中心防滑块,且中心防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内圈环的内侧、大防滑圆环、小防滑圆环以及中心防滑块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槽。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环保橡胶层,且第一环保橡胶层通过空气橡胶层与第二环保橡胶层粘接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保橡胶层的底部设置有硬质橡胶,且硬质橡胶的底部外壁上包裹有加碳橡胶。进一步地,所述鞋底本体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脚槽,且脚槽的内侧的鞋底本体的上方外壁上设置有方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小防滑圆环的内侧、小圈空槽的外侧的鞋底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片,且小防滑圆环的直径为大防滑圆环的直径的三分之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保橡胶层的底部外壁与硬质橡胶的上方外壁粘接设置,且硬质橡胶的厚度为第二环保橡胶层的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加碳橡胶通过高温熔化与硬质橡胶的底部外壁粘合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环保橡胶、空气橡胶,环保橡胶不但具有环保的功效,同时其质量适中也较软舒适性高,同时空气橡胶减震效果极佳,自重也小,解决了现阶段中防滑性能高的鞋底自重较大,在穿着时会产生较大的不适感,而且鞋底较硬弯折效果较差不利于行走。2、本技术通过设置硬质橡胶以及加碳橡胶,硬质橡胶和加碳橡胶具有极强的耐磨性,同时搭配上鞋底本体底部的防滑纹路可扩大其防滑效果,解决了现阶段中的质量较轻的鞋底其防滑性能又较差而且不耐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滑耐磨鞋底的底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鞋底本体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滑耐磨鞋底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鞋底本体;2、外圈环;3、内圈环;4、大防滑圆环;5、大圈空槽;6、防滑片;7、小防滑圆环;8、小圈空槽;9、中心防滑块;10、圆形槽;11、镂空槽;12、第一环保橡胶层;13、第二环保橡胶层;14、空气橡胶层;15、硬质橡胶;16、加碳橡胶;17、脚槽;18、方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外圈环2,且外圈环2的内侧设置有内圈环3,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大防滑圆环4,且大防滑圆环4的内侧设置有大圈空槽5,大防滑圆环4可为前脚掌的鞋底本体1部位提供防滑效果,大防滑圆环4与大圈空槽5之间的鞋底本体1上设置有防滑片6,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后脚跟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小防滑圆环7,且小防滑圆环7的内侧设置有小圈空槽8,小防滑圆环7可为脚后跟的鞋底本体1部位提供防滑效果,小防滑圆环7与大防滑圆环4之间的鞋底本体1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中心防滑块9,且中心防滑块9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槽10,内圈环3的内侧、大防滑圆环4、小防滑圆环7以及中心防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槽11,镂空槽11可有效的降低鞋底本体1的自重,提高鞋底本体1的舒适性。其中如图2所示,鞋底本体1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环保橡胶层12、空气橡胶层14、第二环保橡胶层13、硬质橡胶15以及加碳橡胶16,且其相互间粘合连接,第一环保橡胶层12的厚度与第二环保橡胶层13的厚度相同,同时第二环保橡胶层13的厚度为硬质橡胶15的厚度的两倍。其中如图1、3所示,脚槽17的内侧的鞋底本体1的上方外壁上开设有方形槽18,方形槽18的内部空心设置,且方形槽18开设在第一环保橡胶层12的外壁上,使其形成镂空状态,减少了鞋底本体1的自身重量,同时脚槽17的外沿侧壁与鞋底本体1呈垂直状结构设置,进而便于鞋面缝合工作进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外圈环(2),且外圈环(2)的内侧设置有内圈环(3),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大防滑圆环(4),且大防滑圆环(4)的内侧设置有大圈空槽(5),所述大防滑圆环(4)与大圈空槽(5)之间的鞋底本体(1)上设置有防滑片(6),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后脚跟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小防滑圆环(7),且小防滑圆环(7)的内侧设置有小圈空槽(8),所述小防滑圆环(7)与大防滑圆环(4)之间的鞋底本体(1)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中心防滑块(9),且中心防滑块(9)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槽(10),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大防滑圆环(4)、小防滑圆环(7)以及中心防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外圈环(2),且外圈环(2)的内侧设置有内圈环(3),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大防滑圆环(4),且大防滑圆环(4)的内侧设置有大圈空槽(5),所述大防滑圆环(4)与大圈空槽(5)之间的鞋底本体(1)上设置有防滑片(6),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鞋底本体(1)的后脚跟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小防滑圆环(7),且小防滑圆环(7)的内侧设置有小圈空槽(8),所述小防滑圆环(7)与大防滑圆环(4)之间的鞋底本体(1)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中心防滑块(9),且中心防滑块(9)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槽(10),所述内圈环(3)的内侧、大防滑圆环(4)、小防滑圆环(7)以及中心防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镂空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环保橡胶层(12),且第一环保橡胶层(12)通过空气橡胶层(14)与第二环保橡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育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寻质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