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臭鞋,包括鞋面与鞋底,鞋底包括复合结构中药层,复合结构中药层包括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合夹层,复合夹层包括两片无纺布,无纺布的边沿通过第一缝制线固定连接,两片无纺布的内侧通过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固定连接,第一缝制线、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三者配合使得两片无纺布之间形成若干相互不连通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中药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中药分别置于两层独立的结构中,并且每个独立的结构中均进一步的设置有独立的容纳腔,将中药粉末隔离设置,大大的降低了中药粉末在脚踏过程中的流动性,避免出现鞋底不平整的状况,保证舒适性以及除臭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鞋
本技术涉及防臭布鞋
,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具有防臭、杀菌、散发香气等功能的布鞋,在公开号为″CN204733978U″的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中药保健布鞋,其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包括鞋面1和鞋底2,鞋底2为缝制固定的多层结构,按由上至下的顺序,包括表层21、纯棉无纺布层22、加浆布层23、海绵透气层24、双层棉布中药粉夹层25、手工鞋底层26以及牛筋底层27,其中手工鞋底层26为用麻线缝制在一起的多层手工鞋底261,每相邻两个手工鞋底261中间均抹有浆糊;双层棉布中药粉夹层25包括边口缝制固定于一体的两层无纺布251,且在两层无纺布251之间设置有中药粉,其中双层棉布中药粉夹层25中的中药粉252配料为白芷、冰片、樟脑、苦参、大黄、艾草等18味中药;鞋面1布料为礼服呢,在穿上述的布鞋出门的时候,内置的中药能够起到保健除臭的功能,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所有的中药均被包裹在两层无纺布围合成的一个空间内,所以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内部的中药会存在明显的移位现象,不仅使得鞋底不平整,造成脚部不适,而且影响中药的作用,并且一般为了保证中药的药效,中药层需要一定的厚度,这进一步使得上述的情况变得严重,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将旧鞋淘汰,大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臭鞋,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臭鞋,包括鞋面与鞋底,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纯棉无纺布层、加浆布层、海绵透气层、复合结构中药层、手工鞋底层以及牛筋底层,所述复合结构中药层包括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合夹层,复合夹层包括两片叠放在一起的无纺布,两片无纺布的边沿通过第一缝制线固定连接,两片无纺布的内侧通过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缝制线、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三者配合使得两片无纺布之间形成若干相互不连通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中药粉。进一步,所述表层、纯棉无纺布层、加浆布层、海绵透气层、两个复合夹层、手工鞋底层以及牛筋底层的边沿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复合结构中药层与传统防臭鞋中的中药层的厚度差不多,但是其将中药分别置于两层独立的结构中,并且每个独立的结构中均进一步的设置有独立的容纳腔,将中药粉末隔离设置,大大的降低了中药粉末在脚踏过程中的流动性,避免出现鞋底不平整的状况,保证舒适性以及除臭保健效果,延长布鞋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臭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臭鞋的双层棉布中药粉夹层具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复合结构中药层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复合夹层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臭鞋,包括鞋面100与鞋底200,鞋底2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210、纯棉无纺布层220、加浆布层230、海绵透气层240、复合结构中药层250、手工鞋底层260以及牛筋底层270,上述结构为市面上已有的防臭鞋的结构,本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改进结构如下:复合结构中药层250包括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合夹层251,复合夹层251包括两片叠放在一起的无纺布251a,两片无纺布251a的边沿通过第一缝制线251b固定连接,两片无纺布251a的内侧通过横向缝制线251c与纵向缝制线251d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第一缝制线251b、横向缝制线251c与纵向缝制线251d三者配合使得两片无纺布251a之间形成若干相互不连通的容纳腔251e,容纳腔251e内设置有中药粉251f,当然,出于加工以及实际情况的考虑,某些位于边角处的较小的容纳腔251e中无需添加中药粉251f(如图6中右上角位置)。表层210、纯棉无纺布层220、加浆布层230、海绵透气层240、两个复合夹层251、手工鞋底层260以及牛筋底层270的边沿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该缝制线的轮廓与上述的第一缝制线251b的轮廓形状相同,其可以位于第一缝制线251b外侧0.5-2mm处。上述的中药粉的具体配方,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中药配方,如
技术介绍
中的配方,也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4287287B″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的配方,即:托玛琳35份、明矾7份、丁香4份、苦参5份、葛根3份、马齿苋4份、赤石脂6份、红花8份、麻黄根7份、牡荆子叶22份、黄柏5份。本技术中的复合结构中药层与传统防臭鞋中的中药层的厚度差不多,但是其将中药分别置于两层独立的结构中,并且每个独立的结构中均进一步的设置有独立的容纳腔,将中药粉末隔离设置,大大的降低了中药粉末在脚踏过程中的流动性,避免出现鞋底不平整的状况,保证舒适性以及除臭保健效果,延长布鞋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臭鞋,包括鞋面与鞋底,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纯棉无纺布层、加浆布层、海绵透气层、复合结构中药层、手工鞋底层以及牛筋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中药层包括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合夹层,复合夹层包括两片叠放在一起的无纺布,两片无纺布的边沿通过第一缝制线固定连接,两片无纺布的内侧通过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缝制线、横向缝制线与纵向缝制线三者配合使得两片无纺布之间形成若干相互不连通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中药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鞋,包括鞋面与鞋底,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纯棉无纺布层、加浆布层、海绵透气层、复合结构中药层、手工鞋底层以及牛筋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中药层包括上下叠放设置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合夹层,复合夹层包括两片叠放在一起的无纺布,两片无纺布的边沿通过第一缝制线固定连接,两片无纺布的内侧通过横向缝制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江彦,
申请(专利权)人:汪江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