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96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包括齿圈、电机和送油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齿圈内侧设置了送油机构,在齿圈转动时,齿圈会与油棉芯前端相接触,使油棉芯上端的润滑油粘附于齿圈上端,并且齿圈与齿轮相啮合,能够对齿轮进行润滑,达到了能够快速对齿圈与齿轮进行润滑的优点;通过在送油机构上端设置了排油机构,当顶珠往前端移动时,会压动密封珠往储油框内侧移动,使密封珠解除对储油框上端的密封,从而使储油框内部的润滑油滴落至到油棉芯上端,当顶珠往后端移动时,复位弹簧会通过恢复形变的弹性势能带动密封珠对储油框排油口进行密封,达到了能够快速对润滑油进行输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桌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阶段,狠多餐饮行业中,餐桌上都配置转盘,用于盛放菜品,客人需要食用哪个菜品,则需要手动转动转盘,如此一来,比较费力,而且转动转盘的力道如果控制不好,会发生带汤汁的菜品溢出的情况,甚至会发生烫伤,又或者菜盘移位,菜盘之间发生碰撞或者撞裂,这给用餐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这时候往往会增设感应转盘餐桌,使转盘能够自动的转动,转盘自动转动需要驱动机构的驱动,现在的驱动机构一般结构简单,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往往需要在齿轮上端添加润滑油,使齿轮转动不会有异响,现有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不易在齿轮转动时自动对润滑油进行添加,导致润滑油添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该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框、齿轮、齿圈、电机和送油机构,所述底板与固定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右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端安装有按钮,所述送油机构安装固定于齿轮左前端,所述送油机构包括安装框、凸轮机构、排油机构和油棉芯,所述安装框与固定框顶部右前端相固定,所述凸轮机构安装固定于安装框内部右端,所述排油机构与安装框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油机构下端设置有油棉芯。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后端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固定框内部右端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齿轮中部相连接,所述齿轮与齿圈内部边缘啮合传动,所述齿圈与转圈内部转动配合。优选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转动轴、凸轮、顶轮、活动座、连接片、推杆、压簧、限位片和顶珠,所述凸轮通过转动轴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与顶轮右后端相接触,所述顶轮通过铰链轴与活动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与连接片后端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片通过电焊与推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上端套接有压簧,所述推杆与限位片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推杆前端下侧活动嵌套有顶珠。优选的,所述排油机构包括储油框、排油管、凸块、复位弹簧和密封珠,所述储油框与安装框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框与排油管下端相连通,所述储油框内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凸块,所述密封珠活动嵌套于储油框内部右下端,所述密封珠通过复位弹簧与凸块下端弹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凸块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凸块上端均呈倾斜状,且凸块表面呈光滑状。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和限位片尺寸相同,并且连接片和限位片相互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推杆呈圆柱体状,并且推杆贯穿于限位片中部。优选的,所述顶轮表面设置有条形防滑纹,并且顶轮嵌入于活动座内侧。优选的,所述储油框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并且储油框内部呈空腔状。优选的,所述油棉芯呈圆柱体状,并且油棉芯与齿圈内部边缘右前端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密封珠为不锈钢材质,抗腐蚀性强,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为弹簧钢材质,弹性势能优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通过在齿圈内侧设置了送油机构,在齿圈转动时,齿圈会与油棉芯前端相接触,使油棉芯上端的润滑油粘附于齿圈上端,并且齿圈与齿轮相啮合,能够对齿轮进行润滑,达到了能够快速对齿圈与齿轮进行润滑的优点。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通过在送油机构上端设置了凸轮机构,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凸轮进行转动,使凸轮推动顶轮和推杆往限位片前端往复移动,在推杆往前移动使,会带动顶珠往前端对密封珠进行压动,达到了能够快速带动顶珠进行往复移动的优点。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通过在送油机构上端设置了排油机构,当顶珠往前端移动时,会压动密封珠往储油框内侧移动,使密封珠解除对储油框上端的密封,从而使储油框内部的润滑油滴落至到油棉芯上端,当顶珠往后端移动时,复位弹簧会通过恢复形变的弹性势能带动密封珠对储油框排油口进行密封,达到了能够快速对润滑油进行输送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送油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凸轮机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排油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底板-1、固定框-2、控制面板-3、按钮-4、电源导线-5、齿轮-6、齿圈-7、转圈-8、送油机构-9、电机-10、安装框-91、凸轮机构-92、排油机构-93、油棉芯-94、转动轴-921、凸轮-922、顶轮-923、活动座-924、连接片-925、推杆-926、压簧-927、限位片-928、顶珠-929、储油框-931、排油管-932、凸块-933、复位弹簧-934、密封珠-9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框2、齿轮6、齿圈7、电机10和送油机构9,底板1与固定框2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框2右端设置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前端安装有按钮4,送油机构9安装固定于齿轮6左前端,固定框2后端固定有电源导线5,固定框2内部右端螺栓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与齿轮6中部相连接,齿轮6与齿圈7内部边缘啮合传动,齿圈7与转圈8内部转动配合。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送油机构9包括安装框91、凸轮机构92、排油机构93和油棉芯94,安装框91与固定框2顶部右前端相固定,凸轮机构92安装固定于安装框91内部右端,排油机构93与安装框91左上端固定连接,排油机构93下端设置有油棉芯94。请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凸轮机构92包括转动轴921、凸轮922、顶轮923、活动座924、连接片925、推杆926、压簧927、限位片928和顶珠929,凸轮922通过转动轴921与电机10转动连接,凸轮922与顶轮923右后端相接触,顶轮923通过铰链轴与活动座924中部转动连接,活动座924与连接片925后端焊接固定,连接片925通过电焊与推杆926后端固定连接,推杆926上端套接有压簧927,推杆926与限位片928内侧壁滑动配合,推杆926前端下侧活动嵌套有顶珠929,连接片925和限位片928尺寸相同,并且连接片925和限位片928相互平行分布,推杆926呈圆柱体状,并且推杆926贯穿于限位片928中部,顶轮923表面设置有条形防滑纹,并且顶轮923嵌入于活动座924内侧,利于起到进行防滑的作用。请参阅图5,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排油机构93包括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框(2)、齿轮(6)、齿圈(7)和电机(10),所述底板(1)与固定框(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右端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前端安装有按钮(4);/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油机构(9),所述送油机构(9)安装固定于齿轮(6)左前端,所述送油机构(9)包括安装框(91)、凸轮机构(92)、排油机构(93)和油棉芯(94),所述安装框(91)与固定框(2)顶部右前端相固定,所述凸轮机构(92)安装固定于安装框(91)内部右端,所述排油机构(93)与安装框(91)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油机构(93)下端设置有油棉芯(9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固定框(2)、齿轮(6)、齿圈(7)和电机(10),所述底板(1)与固定框(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2)右端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前端安装有按钮(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油机构(9),所述送油机构(9)安装固定于齿轮(6)左前端,所述送油机构(9)包括安装框(91)、凸轮机构(92)、排油机构(93)和油棉芯(94),所述安装框(91)与固定框(2)顶部右前端相固定,所述凸轮机构(92)安装固定于安装框(91)内部右端,所述排油机构(93)与安装框(91)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排油机构(93)下端设置有油棉芯(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后端固定有电源导线(5),所述固定框(2)内部右端螺栓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与齿轮(6)中部相连接,所述齿轮(6)与齿圈(7)内部边缘啮合传动,所述齿圈(7)与转圈(8)内部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感应转盘餐桌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92)包括转动轴(921)、凸轮(922)、顶轮(923)、活动座(924)、连接片(925)、推杆(926)、压簧(927)、限位片(928)和顶珠(929),所述凸轮(922)通过转动轴(921)与电机(10)转动连接,所述凸轮(922)与顶轮(923)右后端相接触,所述顶轮(923)通过铰链轴与活动座(924)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924)与连接片(925)后端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片(925)通过电焊与推杆(926)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926)上端套接有压簧(927),所述推杆(926)与限位片(928)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推杆(9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坤福张明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武平致青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