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92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包括:顶板、悬挂钩、导向漏斗、诱芯和圆筒主体;所述悬挂钩固定在所述顶板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漏斗的小口径端通过悬挂绳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所述诱芯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并位于所述导向漏斗小口径端的上面;所述圆筒主体套置在所述导向漏斗和诱芯的外侧,其顶端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导向漏斗的大口径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其通过圆筒主体、导向漏斗、诱芯、防爬筒和捕虫网的设计,可以有效引诱松墨天牛并捕集到捕虫网内,具有有效的防逃逸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害虫诱捕
,特别是涉及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技术介绍
松墨天牛是天牛科墨天牛属的一种昆虫,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侵染的过程中,松墨天牛起着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可危害黑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火炬松、云杉、落叶松、冷杉和雪松等松树。因此,要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关键是要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在林间的种群数量。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松墨天牛诱捕器,这些诱捕器大都通过悬挂的诱芯吸引松墨天牛,并在诱芯的周围设置撞虫板,使飞向诱芯的松墨天牛在撞虫板上撞晕,再落入到集虫器中。这种诱捕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捕杀一定数量的松墨天牛,但捕杀几率低,且撞晕的松墨天牛也容易逃走;还有一些松墨天牛诱捕器在集虫器中放入松墨天牛杀虫剂,如磷化铝等熏蒸剂,以熏死掉入的松墨天牛,防止其逃逸,但这些熏蒸剂是剧毒物质,释放到环境中也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能够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悬挂钩、导向漏斗、诱芯和圆筒主体;所述悬挂钩固定在所述顶板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漏斗的小口径端通过悬挂绳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所述诱芯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并位于所述导向漏斗小口径端的上面;所述圆筒主体套置在所述导向漏斗和诱芯的外侧,其顶端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导向漏斗的大口径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悬挂钩、导向漏斗、诱芯和圆筒主体;所述悬挂钩固定在所述顶板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漏斗的小口径端通过悬挂绳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所述诱芯悬置在所述顶板的正下方并位于所述导向漏斗小口径端的上面;所述圆筒主体套置在所述导向漏斗和诱芯的外侧,其顶端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其底端与所述导向漏斗的大口径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漏斗的小口径端的直径为1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漏斗的大口径端带有向外向上弯曲的卷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带有圆形的卡槽,所述圆筒主体的顶端放置在所述顶板的卡槽内,其底端放置在所述导向漏斗的卷沿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主体的外周粘合有一层仿生树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一吴新红郝德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