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88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绿化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及装置,包括种植容器主体和种植杯;所述种植容器主体包括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所述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周成顶部敞开的种植空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种植杯具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种植杯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种植杯的顶部高于底部,所述种植杯的底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因此种植杯的开口高于种植杯底部,因此可防止种植容器主体内的水分从开口处外溢,并且种植杯开口倾斜向上可向中上承托植物茎部,提高植物种植牢固性,防止植物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及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化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竖直面植物种植的立体绿化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绿化方式是在地面、建筑顶部等水平平面种植绿色植物。而为了提高城市或建筑的绿化率,近些年出现了较多的立体绿化案例。立体绿化是指沿着建筑的外墙等竖直面种植绿色植物。在立体绿化中通常需要使用立体绿化种植容器,立体绿化种植容器沿竖直面固定,种植容器内部填充植物培养基,在种植容器的前面板设置有多个用于植物种植的开口,绿色植物种植于种植容器的前面板的开口中。立体绿化可充分利用建筑的外立面,可有效提高建筑的绿化率,但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立体绿化种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种植容器的前面板设置有多个开口,绿色植物直接种植于种植容器前面板开口内,种植容器内的水分易从种植开口向外溢出;2、由于新种植的植物根系较少,植物在种植容器的前面板固定不稳,易从种植容器前面板掉落;3、植物种植时,需要通过前面板的开口在培养基上挖种植坑,然后再开口内种入植物,不方便种植操作,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绿化方式易向外溢水,植物种植不稳易掉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包括:种植容器主体和种植杯;所述种植容器主体包括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所述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周成顶部敞开的种植空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种植杯顶部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种植杯的顶部高于底部,所述种植杯的底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培养基和杯培养基;所述主培养基设置于所述种植空间内,所述杯培养基设置于所述种植杯内,所述杯培养基的底部埋入所述主培养基内或贴着所述主培养基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容器主体与所述种植杯为塑料材料的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杯轴线与面板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进一步的,所述主培养基和所述杯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述主培养基靠近所述杯培养面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杯培养基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种植杯,所述种植容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面板上与所述固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的上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卡槽,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接头,所述种植容器主体的底部可伸入另一所述种植容器主体顶部,并且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顶部设置有侧开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绿化种植装置,包括种植幕墙和水循环装置;所述种植幕墙包括多个种植容器,多个所述种植容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列以上,每列在竖直方向层叠设置有两层以上,其中,所述种植容器为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接水槽和滴灌管,所述滴灌管设置于最顶层种植容器的上方,所述滴灌管上设置有多个滴灌喷嘴;所述接水槽设置于最底层种植容器的下方。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包括种植容器主体和种植杯,其中种植杯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植物种植于种植杯内,由于种植杯开口倾斜向上,因此种植杯的开口高于种植杯底部(即种植容器主体面板的开口),因此可防止种植容器主体内的水分从开口处外溢,并且种植杯开口倾斜向上可向中上承托植物茎部,提高植物种植牢固性,防止植物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单个所述植物种植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主培养基和杯培养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种植容器的背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种植容器的俯视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面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植物种植容器;11、容器主体;111、侧开口;112、固定孔;113、隔板;114、卡槽;115、卡接头;116、排水孔;117、避让槽;118、面板;12、种植杯;13、主培养基;131、凹槽;14、杯培养基;141、第一基体;142、第二基体;143、种植孔;2、接水槽;3、滴灌管;31、滴灌喷嘴;4、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及装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包括:种植容器主体11和种植杯12。其中,种植容器主体11包括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所述底板、侧板、面板118和背板周成顶部敞开的种植空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116。所述种植杯12具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种植杯12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118上,所述种植杯12的底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所述种植容器主体11可以为矩形结构,种植容器主体11的背板和面板的面积大于两个侧板的面积。所述种植容器主体11的背板用于与墙外等竖直面贴合并固定,面板为种植容器1的种植面,种植杯12位于面板上。如图1所示,在所述背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12,可通过螺栓、针子等固定件穿过固定孔112将种植容器主体11固定于竖直面上。为了方便种植容器主体11固定操作,可以将背板的高度设置成高于面板,或在所述面板118上与所述固定孔11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117。在种植容器主体11的内部以及种植杯12内均填充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其中,位于种植容器主体11内部的主培养基13,位于种植杯12内的杯培养基14,其中杯培养基是指位于种植杯12内的培养基。种植容器主体11的顶部开口为水分流入口,主种植容器11内部多余的水分由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口116排出进入下一层的种植容器主体11中。植物种植在种植杯12中,植物的根部可位于种植杯12内的杯培养基14内,植物的茎叶部由种植杯12伸出外部。主培养基13内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可进入根培养基14,进而被植物吸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系可向下生长进入主培养基13内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直接将植物的根部种植于种植容器主体11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杯12为正多边形管状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种植杯12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的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种植杯12在面板上倾斜向上设置,种植杯12的轴线与种植容器主体11的面板形成一定范围的夹角,从而使种植杯12的顶部开口高于种植杯12的底部(即与面板连接部)。由于种植杯12倾斜向上设置,使种植容器主体11内的水分很难从种植杯顶部溢出,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容器主体和种植杯;/n所述种植容器主体包括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所述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围成顶部敞开的种植空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n所述种植杯顶部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种植杯的顶部高于底部,所述种植杯的底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容器主体和种植杯;
所述种植容器主体包括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所述底板、侧板、面板和背板围成顶部敞开的种植空间,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种植杯顶部开口倾斜向上的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种植杯的顶部高于底部,所述种植杯的底部与所述种植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培养基和杯培养基;
所述主培养基设置于所述种植空间内,所述杯培养基设置于所述种植杯内,所述杯培养基的底部埋入所述主培养基内或贴着所述主培养基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容器主体与所述种植杯为塑料材料的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杯轴线与面板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培养基和所述杯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述主培养基靠近所述杯培养面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杯培养基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绿化种植容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生华方燕姬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乐亿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