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絮茹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88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0
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包括主体箱、集水箱、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伺服电机、输水管、连接管、回收件和喷头;第二卡环固定在绳索上并套在第一卡环上;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主体箱上并穿过主体箱向外延伸与第二行走轮连接;集水箱设置在主体箱上,水管一端设置在转盘上并与输水管连通;伺服电机设置在主体箱上,电机轴与主动齿轮动力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连接管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并与第二连接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装置移动自动放出水管和收回水管,减少水管破损,减轻作业人员负担,对喷头洒落的水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防止水溅到作业人员身上而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水资源也越来越紧张,节水设备等环保设备越来越普及,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对有计划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越来越重视;节水灌溉装置是指具有节水功能用于灌溉的机械设备的统称,其种类主要有喷灌式、微灌式、全塑节水灌溉系统,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及物力资源,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逐渐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农业的一个主流,节水灌溉是一基现代化的工程式技术,无论是工程节水,还是农艺节水、管理节水都必须建立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是大规模及节水灌溉必须解决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市场上部分的节水灌溉装置采用水管接水到装置上,在灌溉移动时,水管在地下拖行,长期会造成水管破损,作业时不方便,且完成工作后需要人工整理,增加作业人员负担;喷头在喷洒时,有水滴漏,长时间的工作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容易打湿作业人员衣服,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可根据装置移动自动放出水管和收回水管,减少水管破损,减轻作业人员负担,对喷头洒落的水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防止水溅到作业人员身上而造成不适。(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包括主体箱、集水箱、第一行走轮、第一转轴、第二行走轮、第二转轴、水管、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电机轴、伺服电机、输水管、第一连接件、连接管、第二连接件、回收件、喷头、活动板、滑块和第二卡环;主体箱上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活动板上设有滑块,活动板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卡环,活动板设有第二卡环转盘,第二卡环固定在绳索上并套在第一卡环上;主体箱底部设有支架,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主体箱上设有转盘,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主体箱上并穿过主体箱向外延伸与第二行走轮连接;集水箱设置在主体箱上,输水管设置在主体箱上并穿过集水箱向外延伸,水管一端设置在转盘上并与输水管连通,水管其余部分缠绕在第二转轴上;伺服电机设置在主体箱上并位于集水箱下方,电机轴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并与主动齿轮动力连接,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喷管设置在输水管上并与其连通,回收件活动设置在喷管上,第一连接件穿过主体箱与集水箱连通,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回收件上并与其连通;连接管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并与第二连接件连通;喷头上设有外螺纹并与喷管螺纹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轴辊,轴辊转动设置在主体箱上并位于第二转轴的上方。优选的,还包括手动单向阀;手动单向阀设置在喷管上。优选的,手动单向阀的数目为两组,且分别位于输水管的两侧。优选的,第一连接件和集水箱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和集水箱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的,第二连接件与回收件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连接件和回收件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的,连接管为软管。优选的,喷头上设有多组喷孔,且喷孔可调节水量大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工作时,先拉动第二卡环,将活动板拉起,并将第二卡环挂在第一卡环上,然后将水管与水泵连通,更加方便取出水管;根据灌溉情况选择性打开手动单向阀,装置更加灵活,节约用水;然后启动水泵,水从水管进入输水管在通过喷管和喷头喷出进行灌溉,然后根据水量要求调节喷头喷出合适水量,最后再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工作并带动电机轴转动,设置在电机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由于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所以第二转轴转动,一是带动第二行走轮转动,在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共同作用下,主体箱移动;此时由于水管固定在转盘上,由于水管缠绕方向和第二行走轮转动方向相反,所以第二转轴转动时,水管卸出,也就是主体箱向前移动式,水管卸出,主体箱往回移动式,水管缠绕到第二转轴上;此装置不需要手动收拾水管,增加灌溉速度,减少水管拖在地上而造成的造成磨损,保护水管;设置在喷管上的回收件将喷头滴落的水喝溅出的水收集并通过连接管回收到集水箱中,节约水资源,更加环保,灌溉时水撒到工作人员身上而造成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中固定板和活动板的连接示意图(左视)。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中固定板和活动板的连接示意图(俯视)。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主体箱;2、集水箱;3、第一行走轮;4、支架;5、第一转轴;6、第二行走轮;7、第二转轴;8、转盘;9、水管;10、从动齿轮;11、轴辊;12、喷管;13、主动齿轮;14、电机轴;15、伺服电机;16、输水管;17、手动单向阀;18、第一连接件;19、连接管;20、第二连接件;21、回收件;22、喷头;23、固定板;24、活动板;25、滑块;26、第一卡环;27、第二卡环;28、第二卡环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包括主体箱1、集水箱2、第一行走轮3、第一转轴5、第二行走轮6、第二转轴7、水管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3、电机轴14、伺服电机15、输水管16、第一连接件18、连接管19、第二连接件20、回收件21、喷头22、活动板24、滑块25和第二卡环27;主体箱1上设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上设有滑槽,活动板24上设有滑块25,活动板24与固定板23滑动连接;固定板23上设有第一卡环26,活动板24设有第二卡环转盘28,第二卡环27固定在绳索上并套在第一卡环26上;主体箱1底部设有支架4,第一行走轮3通过第一转轴5与支架4转动连接;主体箱1上设有转盘8,第二转轴7转动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主体箱1向外延伸与第二行走轮6连接;集水箱2设置在主体箱1上,输水管16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集水箱2向外延伸,水管9一端设置在转盘8上并与输水管16连通,水管9其余部分缠绕在第二转轴7上;伺服电机15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位于集水箱2下方,电机轴14设置在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并与主动齿轮13动力连接,从动齿轮10设置在第二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集水箱(2)、第一行走轮(3)、第一转轴(5)、第二行走轮(6)、第二转轴(7)、水管(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3)、电机轴(14)、伺服电机(15)、输水管(16)、第一连接件(18)、连接管(19)、第二连接件(20)、回收件(21)、喷头(22)、活动板(24)、滑块(25)和第二卡环(27);/n主体箱(1)上设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上设有滑槽,活动板(24)上设有滑块(25),活动板(24)与固定板(23)滑动连接;固定板(23)上设有第一卡环(26),活动板(24)设有第二卡环转盘(28),第二卡环(27)固定在绳索上并套在第一卡环(26)上;/n主体箱(1)底部设有支架(4),第一行走轮(3)通过第一转轴(5)与支架(4)转动连接;主体箱(1)上设有转盘(8),第二转轴(7)转动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主体箱(1)向外延伸与第二行走轮(6)连接;集水箱(2)设置在主体箱(1)上,输水管(16)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集水箱(2)向外延伸,水管(9)一端设置在转盘(8)上并与输水管(16)连通,水管(9)其余部分缠绕在第二转轴(7)上;伺服电机(15)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位于集水箱(2)下方,电机轴(14)设置在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并与主动齿轮(13)动力连接,从动齿轮(10)设置在第二转轴(7)上并与主动齿轮(13)啮合传动连接;/n喷管(12)设置在输水管(16)上并与其连通,回收件(21)活动设置在喷管(12)上,第一连接件(18)穿过主体箱(1)与集水箱(2)连通,第二连接件(20)设置在回收件(21)上并与其连通;连接管(19)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8)上并与第二连接件(20)连通;喷头(22)上设有外螺纹并与喷管(1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用节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集水箱(2)、第一行走轮(3)、第一转轴(5)、第二行走轮(6)、第二转轴(7)、水管(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3)、电机轴(14)、伺服电机(15)、输水管(16)、第一连接件(18)、连接管(19)、第二连接件(20)、回收件(21)、喷头(22)、活动板(24)、滑块(25)和第二卡环(27);
主体箱(1)上设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上设有滑槽,活动板(24)上设有滑块(25),活动板(24)与固定板(23)滑动连接;固定板(23)上设有第一卡环(26),活动板(24)设有第二卡环转盘(28),第二卡环(27)固定在绳索上并套在第一卡环(26)上;
主体箱(1)底部设有支架(4),第一行走轮(3)通过第一转轴(5)与支架(4)转动连接;主体箱(1)上设有转盘(8),第二转轴(7)转动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主体箱(1)向外延伸与第二行走轮(6)连接;集水箱(2)设置在主体箱(1)上,输水管(16)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穿过集水箱(2)向外延伸,水管(9)一端设置在转盘(8)上并与输水管(16)连通,水管(9)其余部分缠绕在第二转轴(7)上;伺服电机(15)设置在主体箱(1)上并位于集水箱(2)下方,电机轴(14)设置在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并与主动齿轮(13)动力连接,从动齿轮(10)设置在第二转轴(7)上并与主动齿轮(13)啮合传动连接;
喷管(12)设置在输水管(16)上并与其连通,回收件(21)活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絮茹刘程
申请(专利权)人:杨絮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