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佳专利>正文

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81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框架和覆盖设置在大棚框架上侧的空腔,所述空腔为透明设置,所述空腔的两端均设有保温膜,所述保温膜从空腔的在中心部位贯穿空腔设置,且保温膜盖设在大棚框架的表面,所述空腔的下壁上固定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靠近大棚框架的一侧为波浪形设置,所述空腔的下壁和地面之间还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空腔的上侧壁固定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横向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科学合理,利用了气体流速差和压强差的关系,有效防止了在大风天气可能将温室大棚吹起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冬季时能够更好的对大棚内的作物进行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而在农业领域,每当冬季,需要架设起大棚来对农作物进行保温,防止其发生冻害的情况。现存的农业大棚在冬季时,往往需要加盖一层保温膜,来保证大棚内的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该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多人配合来对其进行盖设,同时大棚上的保温膜的固定方式往往是将保温膜靠近地面的一端用泥土等压盖,在大风天气中,常发生保温膜掀起或者破裂的情况发生,造成农作物发生冻害甚至死亡的情况发生,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提出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存的冬季大棚保温效果不足且在大风天气中,大棚可能被吹动掀起的情况发生,而提出的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框架和覆盖设置在大棚框架上侧的空腔,所述空腔为透明设置,所述空腔的两端均设有保温膜,所述保温膜从空腔的在中心部位贯穿空腔设置,且保温膜盖设在大棚框架的表面,所述空腔的下壁上固定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靠近大棚框架的一侧为波浪形设置,所述空腔的下壁和地面之间还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空腔的上侧壁固定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横向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朝向大棚框架设置,且电机的下端固定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隔板并延伸入空腔内设置,所述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斜齿轮设置,所述空腔的内部中心部位转动设有两个转盘,所述转盘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多个轮齿,多个所述轮齿的末端均为弧形设置,且所述轮齿和保温膜之间为摩擦力较大的紧密贴合设置,两个所述转盘上均同心固定设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和第一齿轮相啮合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在第一齿轮的前后设置,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还固定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两侧竖直转动设有相啮合的第四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齿轮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保温膜之间设有导向机构。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杆末端的凸轮,所述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和空腔的底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且所述凸轮和滑杆相抵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机箱的侧壁上固定设有隔热层,且所述电机箱和空腔之间为密封固定设置。优选地,所述空腔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和凸轮为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连接杆和凸轮的表面均涂设有防护漆。优选地,所述滑杆为圆杆状设置,且所述凸轮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为弧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空腔、保温膜、电机和转盘的相互配合,可以在电机工作时,缓慢的将保温膜转动出空腔,并盖合在大棚框架上,直至保温膜的侧边到达地面上,使得对保温膜的盖合过程十分简便,无需多人配合且借助多种工具来对保温膜进行展开盖合过程;2、同时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防止在收放保温膜时,保温膜产生缠绕的情况发生,增加了空腔的空间利用率,且防止保温膜在收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破裂等情况发生;3、同时通过空腔和导风板的相互配合,在大风天气时,因为传统大棚的保温膜呈弧形设置,在风里较大时,保温膜表面的风速较快,导致气压减小,从而容易将保温膜掀起甚至撕裂,该专利技术中,导风板表面的空气流速远大于空腔上侧的空气流速,使得空腔被气压压合在大棚框架上,防止保温膜被掀起,同时保护了保温膜被风撕裂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凸轮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框架、2保温膜、3空腔、4导风板、5伸缩杆、6电机箱、7电机、8隔板、9转动轴、10第一齿轮、11转盘、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连接杆、16凸轮、17滑杆、18弹簧、1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框架1和覆盖设置在大棚框架1上侧的空腔3,空腔3为透明设置,空腔3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亚克力为极佳透明度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板材,透光率达92%以上,其优良的耐候性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很强,即使长时间在日光照射、风吹雨淋也不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抗老化性能好,在室外也能安心使用,空腔3的两端均设有保温膜2,保温膜2从空腔3的在中心部位贯穿空腔3设置,且保温膜2盖设在大棚框架1的表面,空腔3的下壁上固定设有导风板4,导风板4靠近大棚框架1的一侧为波浪形设置,空腔3的下壁和地面之间还固定设有伸缩杆5,空腔3的上侧壁固定设有电机箱6,电机箱6的侧壁上固定设有隔热层,且电机箱6和空腔3之间为密封固定设置,防止电机箱6受到阳光直晒,温度升高使得电机7受到损害,同时密封固定设置防止了外界的水等进入到电机箱6内对电机7产生危害,电机箱6内横向固定设有隔板8,隔板8上固定设有电机7,电机7朝向大棚框架设置,且电机7的下端固定设有转动轴9,转动轴9贯穿隔板8并延伸入空腔3内设置,转动轴9的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为斜齿轮设置,空腔3的内部中心部位转动设有两个转盘11,转盘1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多个轮齿,多个轮齿的末端均为弧形设置,且轮齿和保温膜2之间为摩擦力较大的紧密贴合设置,两个转盘11上均同心固定设有第二齿轮12,两个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10相啮合设置,且两个第二齿轮12分别在第一齿轮10的前后设置,转动轴9的侧壁上还固定设有第三齿轮13,第三齿轮13的两侧竖直转动设有相啮合的第四齿轮14,两个第四齿轮14远离第三齿轮13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杆15,两个连接杆15的另一端和保温膜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5末端的凸轮16,连接杆15和凸轮16为一体成型设置,且连接杆15和凸轮16的表面均涂设有防护漆,使得该结构的稳固性得到提升,且防止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的氧化生锈的情况,空腔3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9,滑槽19内滑动设有滑杆17,滑杆17为圆杆状设置,且凸轮16远离连接杆15的一端为弧形设置,使得滑杆17和凸轮16互相推动时,凸轮16可能发生的偏移的情况发生,有效的对其转动部位进行了限位,滑杆17和空腔3的底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8,且凸轮16和滑杆17相抵设置,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电机7在工作时,使得凸轮16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框架(1)和覆盖设置在大棚框架(1)上侧的空腔(3),所述空腔(3)为透明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的两端均设有保温膜(2),所述保温膜(2)从空腔(3)的在中心部位贯穿空腔(3)设置,且保温膜(2)盖设在大棚框架(1)的表面,所述空腔(3)的下壁上固定设有导风板(4),所述导风板(4)靠近大棚框架(1)的一侧为波浪形设置,所述空腔(3)的下壁和地面之间还固定设有伸缩杆(5),所述空腔(3)的上侧壁固定设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内横向固定设有隔板(8),所述隔板(8)上固定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朝向大棚框架设置,且电机(7)的下端固定设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贯穿隔板(8)并延伸入空腔(3)内设置,所述转动轴(9)的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为斜齿轮设置,所述空腔(3)的内部中心部位转动设有两个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多个轮齿,多个所述轮齿的末端均为弧形设置,且所述轮齿和保温膜(2)之间为摩擦力较大的紧密贴合设置,两个所述转盘(11)上均同心固定设有第二齿轮(12),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10)相啮合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2)分别在第一齿轮(10)的前后设置,所述转动轴(9)的侧壁上还固定设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的两侧竖直转动设有相啮合的第四齿轮(14),两个所述第四齿轮(14)远离第三齿轮(13)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杆(15),两个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和保温膜(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一种冬季抗风能力良好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框架(1)和覆盖设置在大棚框架(1)上侧的空腔(3),所述空腔(3)为透明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的两端均设有保温膜(2),所述保温膜(2)从空腔(3)的在中心部位贯穿空腔(3)设置,且保温膜(2)盖设在大棚框架(1)的表面,所述空腔(3)的下壁上固定设有导风板(4),所述导风板(4)靠近大棚框架(1)的一侧为波浪形设置,所述空腔(3)的下壁和地面之间还固定设有伸缩杆(5),所述空腔(3)的上侧壁固定设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内横向固定设有隔板(8),所述隔板(8)上固定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朝向大棚框架设置,且电机(7)的下端固定设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贯穿隔板(8)并延伸入空腔(3)内设置,所述转动轴(9)的末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为斜齿轮设置,所述空腔(3)的内部中心部位转动设有两个转盘(11),所述转盘(1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多个轮齿,多个所述轮齿的末端均为弧形设置,且所述轮齿和保温膜(2)之间为摩擦力较大的紧密贴合设置,两个所述转盘(11)上均同心固定设有第二齿轮(12),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2)均和第一齿轮(10)相啮合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2)分别在第一齿轮(10)的前后设置,所述转动轴(9)的侧壁上还固定设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刘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