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施,特别涉及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集中育秧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合作社的首选。随着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育秧管理已经成为水稻种植农事作业中关键的种植技术,经验的缺乏和技术细节的疏漏,会导致育秧环节的毁灭性灾难,从而有可能对整个水稻种植农事作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集中育秧带来的水稻机插秧苗的商品化,必然导致水稻育秧过程的规范化管控和精细化管理,达到水稻秧苗的成苗规格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有机稻机插秧苗的成功率,稳定农田产量。由于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盘的基质少,蓄温蓄水能力相对较差,基质所能提供的营养也不足,因此需要提供独立的液态有机肥。常规的水肥机不能提供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过程中对水的灌溉需求,水的灌溉管理以及有机肥的施用需求。硬地育秧基质比较薄,秧苗容易缺水。但秧苗的灌施方案不仅要配合农事需要,小范围调整成苗的时间,同时也需要通过灌施控制秧苗的株高,秧苗茎的粗度以及根系的发育程度等。穴盘式育秧秧苗的基质厚度较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灌溉渠和设置在棚内的秧苗盘,秧苗盘包括上层基质盘(27)和下层的盘下基质(26),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喷灌系统、地灌系统和沼液系统,均由就地控制中心(9)控制并通过电磁阀的调节实现功能转换;喷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灌溉泵(18)、一级过滤装置(20)、二级过滤装置(16)、增压泵(15)、喷灌管路(2),喷灌管路(2)与秧苗盘连通;地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二级过滤装置(16)、地灌管路(28),地灌管路(28)与秧苗盘连通;沼液系统包括沼液泵(17)和地灌管路(28);就地控制中心(9)与工业路由(8)连接,工业路由(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灌溉渠和设置在棚内的秧苗盘,秧苗盘包括上层基质盘(27)和下层的盘下基质(26),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喷灌系统、地灌系统和沼液系统,均由就地控制中心(9)控制并通过电磁阀的调节实现功能转换;喷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灌溉泵(18)、一级过滤装置(20)、二级过滤装置(16)、增压泵(15)、喷灌管路(2),喷灌管路(2)与秧苗盘连通;地灌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二级过滤装置(16)、地灌管路(28),地灌管路(28)与秧苗盘连通;沼液系统包括沼液泵(17)和地灌管路(28);就地控制中心(9)与工业路由(8)连接,工业路由(8)连接云控制中心(1),云控制中心(1)与移动客户端(7)连接;秧苗盘内设置摄像头组(5)和土壤水分传感器(24),获取到的数据传输给无线传输模块网关(10)和云控制中心(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渠隔离出灌溉池(22)和沼液池(23),分别安装灌溉泵(18)和沼液泵(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式有机稻硬地育秧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控制中心(9)独立运行水肥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给灌溉泵(18)、喷灌电磁阀(19)、地灌电磁阀(21)的总线驱动器(25)以及增压泵(15)的变频控制器(14),变频控制器(14)与压力传感器(13)连接,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喷灌管路(2)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宇,严方,崔明,陈仕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